内容简介 · · · · · ·
《失踪者》(?Der Verschollene?,一译《生死不明的人》),又名《美国》(?Amerika?),是卡夫卡在创作上进入旺盛期后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12 年至1914 年。小说的主人公卡尔·罗斯曼出生于布拉格一个富有人家,他十六岁时被一个中年女仆引诱导致其怀孕,被父亲逐出家门送去了美国。在美国,他在舅舅的帮助下进入上流社会,而后却经历种种窘境,身份地位每况愈下,最终沦为奴仆和跑腿。
失踪者的创作者
· · · · · ·
-
弗兰茨·卡夫卡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20世纪初叶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与乔伊斯、普鲁斯特等同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长篇《城堡》、《诉讼》及中篇《变形记》等为他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广泛、不朽的声誉。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晚季的布拉格,父亲个性刚毅、严酷,这一特定的时代和家庭环境在卡夫卡的个性和创作中打下鲜明的烙印:奥匈帝国的专制主义与欧洲现代潮流的悖逆,犹太民族的无家可归与受歧视、受压抑的处境,以及父亲家长制的威权,这一切都导致卡夫卡对现实世界的陌生感和异己感,他在自己的生命中深切地感受到黑格尔、克尔凯郭尔哲学中所指出的现实世界的“异化”,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完整地反映了出来。
卡夫卡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多为底层不知姓名的人物,他们深受帝国官僚体制的挤压,内心充满孤独、恐惧、迷惘与不安,情节多支离破碎,从中折射出帝国末季的社会矛盾及众生世相,成为那...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20世纪初叶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与乔伊斯、普鲁斯特等同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长篇《城堡》、《诉讼》及中篇《变形记》等为他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广泛、不朽的声誉。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晚季的布拉格,父亲个性刚毅、严酷,这一特定的时代和家庭环境在卡夫卡的个性和创作中打下鲜明的烙印:奥匈帝国的专制主义与欧洲现代潮流的悖逆,犹太民族的无家可归与受歧视、受压抑的处境,以及父亲家长制的威权,这一切都导致卡夫卡对现实世界的陌生感和异己感,他在自己的生命中深切地感受到黑格尔、克尔凯郭尔哲学中所指出的现实世界的“异化”,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完整地反映了出来。
卡夫卡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多为底层不知姓名的人物,他们深受帝国官僚体制的挤压,内心充满孤独、恐惧、迷惘与不安,情节多支离破碎,从中折射出帝国末季的社会矛盾及众生世相,成为那个时代的典范之作。
目录 · · · · · ·
舅 舅 026
纽约近郊乡村别墅 037
通往拉美西斯之路 066
西方饭店 088
鲁滨孙事件 109
避 难 141
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 185
附录1 残稿 202
附录2 原出版者后记 21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水手长一个箭步往下跳入小艇,艇内的水手们起立敬礼。正当参议员提醒卡尔往下走时要小心谨慎,卡尔竟在最高一级梯级上嚎啕大哭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司 炉 003 -
这条街道在两排全然不连贯的房屋之间笔直地延伸,所以看上去似乎向后倾斜着伸向远方,远处雾气缭绕中一座大教堂的轮廓巍然耸立。早晨、晚上以及在夜晚的梦里,这条街上永远交通拥堵,从上面看,那是一个由扭曲了的人的形象和各色各样车辆顶盖组成的、不断重新组合着的混合物,从中还升腾着一个新的、猛烈增加的、更狂乱的由喧闹声、尘土和各种气味组成的混合物,而这一切则被一束巨大的光线攫住和渗透,它一再被大量物件分散带走并且又热情地带回来,对于受迷惑的眼睛来说它显得十分有质感,仿佛在这条街的上空一块盖住一切的玻璃板每时每刻都一再被人用全力打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舅 舅 026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失踪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失踪者"的人也喜欢 · · · · · ·
失踪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失踪的人》——一个无法理解不可理喻的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失踪的人》、《审判》、《地堡》,这是卡夫卡不得不提的三本书。在这当中我只读完了《失踪的人》,《审判》读了三章,觉得并不如前者有趣。(额外提一句,本文比较适合阅读非常仔细的人看,也就是看完这本书但想寻找一下解读或者他人思考的人看) 《失踪的人》这本书很有趣,... (展开)
卡夫卡式悖论便是圣洁之人必死


卡夫卡的发疯日常|他在写我,写你,写我们大家!
> 更多书评 3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8.5分 1591人读过
-
RANDOM CENTURY (1998)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7)8.3分 560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2)8.0分 40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失踪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orukia 2022-11-08 22:55:03 北京
译本不行,这才叫佶屈聱牙,好像一个没学过汉语的机器生硬拼凑的。回头借其他版本看
0 有用 乔迁 2021-04-04 14:46:39
孤独三部曲之一,个人进入人类社会的问题。
0 有用 风知 2023-12-05 15:30:18 江苏
与伍尔夫不同,也与卡夫卡后来的作品不同,卡夫卡在《失踪者》的写作中试着寻找一种安慰,蕴含着一种踬扑不破的勇气和倔强。书写由此成为一种鼓励和见证。当绝望愈深,书写就愈从自我的表达走向对非我的描写,以及一种最深处的呼喊。 司炉至鲁滨孙事件(长篇还得一口气读)
0 有用 Sangpapa 2021-03-16 21:56:04
没有由来没有结局。一个总是莫名其妙跌倒的年轻人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并且有机会成为梦想中的工程师。不过算是一个happy ending吗?卡尔最后出现时已经丢掉了身份证,录取时丢掉了名字,也离开了纽约去到了未知的俄克拉荷马。2021.3.16,人生读完了第一本卡夫卡。
0 有用 雾上山头 2022-12-15 17:16:05 浙江
太真实了,又让我回想起刚出社会那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