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Plume Books
副标题: A History of Financial Speculation
出版年: 1998-12-31
页数: 400
定价: GBP 8.57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452281806
内容简介 · · · · · ·
Is your investment in that new Internet stock a sign of stock market savvy or an act of peculiarly American speculative folly? How has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changed--and not changed--over the last five hundred years? Edward Chancellor examines the nature of speculation--from medieval Europe to the Tulip mania of the 1630s to today's Internet stock craze. A contributing wr...
Is your investment in that new Internet stock a sign of stock market savvy or an act of peculiarly American speculative folly? How has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changed--and not changed--over the last five hundred years? Edward Chancellor examines the nature of speculation--from medieval Europe to the Tulip mania of the 1630s to today's Internet stock craze. A contributing writer to The Financial Times and The Economist , Chancellor looks at both the psychological and economic forces that drive people to "bet" their money in markets; how markets are made, unmade, and manipulated; and who wins when speculation runs rampant. Drawing colorfully on the words of such speculators as Sir Isaac Newton, Daniel Defoe, Ivan Boesky, and Hillary Rodham Clinton, Devil Take the Hindmost is part history, part social science, and purely illuminating: an erudite and hugely entertaining book that is more timely today than ever before.
"Entertaining, useful, admirable scholarship . . . Chancellor seems to have read everything." --Adam Smith,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Anyone contemplating a stock market venture and certainly anyone now involved should read this book."--John Kenneth Gailbraith
作者简介 · · · · · ·
爱德华•钱塞勒
(Edward Chancellor)
现任GMO投资管理公司全球策略师,身兼历史学家与银行家的双重身份。
钱塞勒曾在剑桥和牛津研读历史。20世纪90年代早期,他进入拉扎德投资银行工作,之后为《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撰稿。
喜欢读"Devil Take the Hindmost"的人也喜欢 · · · · · ·
Devil Take the Hindmost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目前的A股必须深入理解投机的模式

内容丰富、发人深醒 ,立场不敢苟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价值观上讲,这是一部反投机的作品。 按照它的讲法,只要是“赌”,就算可鄙的投机。以这个标准,别说投资,就连经营本身全是投机:没有任何经营者敢打包票,生产一定能换取收入。相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如恒河沙数。 可经济,就是在这赔率无穷大的冒险上一步一步建构的...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8.0分 206人读过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8.8分 22人读过
-
時報文化 (1999年10月25日)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Farrar Straus Giroux (199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金融市场的历史 (浪子回头)
- Barton Biggs的书单 (zdg)
- Wall Street (北北)
- William Bernstein的投资书单 (KFC miamiamia)
- T (dhc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Devil Take the Hindmost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Kevin Lee 2019-02-27 18:44:43
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南海泡沫,美国大萧条,日本经济泡沫。一部金融投机史,除了一般人认为的大众心理的原因,还特别强调了政府在历次投机中的作用。
1 有用 Mr. L 2021-04-07 09:14:26
很有意思的一点: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最好通过启蒙运动引发的理性主义发展为背景来理解,可以从理性主义应用于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角度推到。他说资本主义可能与克制,或至少是理性控制非理性冲动等价。从一方面这是对的,因为保险,精算都是建立在那个时代的巨人们(如牛顿和Pepys及一大批数学家们)的理论基石上,而正因为有了以理性为基础的概率论作为铺垫,保险行业的兴起才让国家... 很有意思的一点: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最好通过启蒙运动引发的理性主义发展为背景来理解,可以从理性主义应用于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角度推到。他说资本主义可能与克制,或至少是理性控制非理性冲动等价。从一方面这是对的,因为保险,精算都是建立在那个时代的巨人们(如牛顿和Pepys及一大批数学家们)的理论基石上,而正因为有了以理性为基础的概率论作为铺垫,保险行业的兴起才让国家/富人资助的大航海冒险变成可能,从而催生了新大陆的发现和现代化的发展。然而除了资本主义中极端的非理性泡沫外,即便是“理性”基于过去数据的定价模型的高杠杆应用,依然远糟于最坏的融资股权杠杆投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LTCM。因此资本主义或是理性和非理性两极间摇摆的球,非黑即白是无从谈起的。 (展开)
0 有用 xhxyfd 2022-07-10 14:26:45
边读边惊诧,作者真的读了好多书啊
0 有用 katrina 2018-03-02 16:19:43
值得一讀再讀
0 有用 蛋吉吉 2020-01-29 14:16:41
好看。比较老的case比较有意思,近代的都看腻了。
0 有用 xhxyfd 2022-07-10 14:26:45
边读边惊诧,作者真的读了好多书啊
1 有用 Mr. L 2021-04-07 09:14:26
很有意思的一点: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最好通过启蒙运动引发的理性主义发展为背景来理解,可以从理性主义应用于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角度推到。他说资本主义可能与克制,或至少是理性控制非理性冲动等价。从一方面这是对的,因为保险,精算都是建立在那个时代的巨人们(如牛顿和Pepys及一大批数学家们)的理论基石上,而正因为有了以理性为基础的概率论作为铺垫,保险行业的兴起才让国家... 很有意思的一点: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最好通过启蒙运动引发的理性主义发展为背景来理解,可以从理性主义应用于解决生活基本问题的角度推到。他说资本主义可能与克制,或至少是理性控制非理性冲动等价。从一方面这是对的,因为保险,精算都是建立在那个时代的巨人们(如牛顿和Pepys及一大批数学家们)的理论基石上,而正因为有了以理性为基础的概率论作为铺垫,保险行业的兴起才让国家/富人资助的大航海冒险变成可能,从而催生了新大陆的发现和现代化的发展。然而除了资本主义中极端的非理性泡沫外,即便是“理性”基于过去数据的定价模型的高杠杆应用,依然远糟于最坏的融资股权杠杆投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LTCM。因此资本主义或是理性和非理性两极间摇摆的球,非黑即白是无从谈起的。 (展开)
0 有用 Derek 2020-10-29 20:24:29
Another one of those books I finally got my hands on. Very good
0 有用 蛋吉吉 2020-01-29 14:16:41
好看。比较老的case比较有意思,近代的都看腻了。
1 有用 Kevin Lee 2019-02-27 18:44:43
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南海泡沫,美国大萧条,日本经济泡沫。一部金融投机史,除了一般人认为的大众心理的原因,还特别强调了政府在历次投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