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哲学史方法论”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三十余年来的经典课程,由哲学系老前辈萧萐父、陈修斋、杨祖陶等人创立。该课程的学术信念是,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把哲学史和哲学看作是一致的(即历史和逻辑的一致)。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一古典哲学传统与西方现代哲学,特别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新思路进行了融合,并致力于使学生们意识到,现代西方哲学并未与“古典”哲学脱离,而恰恰是它的存在使古典哲学中的精华得以展现自身生命的全部潜能。本次再版,作者对全书进行了整体修订,并补全了原“第十三讲”中未完成部分,使讲稿拥有了更完整的面貌。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的创作者
· · · · · ·
-
邓晓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邓晓芒
1948 年生,初中毕业即下乡插队当知青,1974 年回城当搬运工,1979 年考上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研究生,1982 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 年被评为教授。2009 年转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2018 年被聘为湖北大学资深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杂志主编,专攻德国哲学,同时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
目录 · · · · · ·
第三版序言
第一讲 绪 论
第二讲 哲学史方法论新探
第三讲 论历史感
——现代解释学的启示
第四讲 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
第五讲 中西辩证法的生存论差异
第六讲 辩证逻辑的本质
第七讲 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第八讲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义和非实体主义
第九讲 胡塞尔现象学导引
第十讲 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
第十一讲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
第十二讲 让哲学说汉语
——从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说起
第十三讲 对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实用主义偏向的检讨
第十四讲 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的十大文化错位
后 记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讲 绪 论
第二讲 哲学史方法论新探
第三讲 论历史感
——现代解释学的启示
第四讲 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
第五讲 中西辩证法的生存论差异
第六讲 辩证逻辑的本质
第七讲 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第八讲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义和非实体主义
第九讲 胡塞尔现象学导引
第十讲 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
第十一讲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
第十二讲 让哲学说汉语
——从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说起
第十三讲 对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实用主义偏向的检讨
第十四讲 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的十大文化错位
后 记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三联讲坛丛书(共2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增订版)》
等
。
喜欢读"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的人也喜欢 · · · · · ·
- 思辨的张力 9.3
- 黑格尔哲学讲演录 8.9
- 康德哲学讲演录 9.1
-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 9.5
- 哲学的历程 (第四版) 9.5
- 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 9.0
-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 9.0
- 走向语言学之后 9.5
-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句读 9.5
- 分道而行 9.1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融汇中哲与西哲的一本好书
总的说,这本书观点鲜明,语言通俗活泼,基本上只要有哲学史基础的人都能看懂,还能颇有所获,这里的颇有所获是针对很多人来说的,无论是哲学入门还是有自以为得道者。虽然较厚实,但是读起来轻松 很值得一读。 邓晓芒先生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文化批评,一针见血,能读皆可以懂。...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9.1分 235人读过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9.3分 15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学人文丛-邓晓芒 (白露@思勉)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邓晓芒 (太常引)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的评论:
feed: rss 2.0
60 有用 萱萱 2019-09-18 15:25:49
这么好的书为什么没有一个评论啊啊啊!中西对比语言通俗易懂,作为中国还是西方的哲学入门书籍都是极好的啊!!五星推荐!
5 有用 moria 2020-06-30 16:14:20
在邓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透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爱。作为中国人、特别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国人,如果固步自封到无法接受任何指摘,那才是国学最大的不幸吧。
6 有用 天亮 2020-07-26 23:19:48
看很多评论,有点被捧的过高。在我看来,方法论重点在于你读了,可以掌握到一种有效的社会科学方法和理解社会现象的思路,显然邓不是如此。他重点在于思想阐释,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名实分离,历史辩证法,十大错位。
1 有用 Y 2024-09-29 09:16:55 北京
作为北大系哲学科班生,对贵武大系给予高度评价(谁问你了),不愧是残雪的哥哥!话说,哪个国内的哲学生,第一次读康德,不是邓老师的译本呢,那个绿色的封皮三本,康德无量🙏🏻
1 有用 轻舞飞扬 2024-02-29 10:27:29 广东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否定之否定,量变质变,对立统一,德国语言思辨性,动词名词化实体主义,中国名词动词化,实用主义学以致用,马克思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