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新加坡开国元首生前绝笔,洞察天下与人生,精装珍藏版全新上市。
这本书绝不是枯燥的地缘政治论述,也不是全球事务迂回曲折发展的专题报告。
李光耀一生密切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本书中,他凭借其丰富经验和深刻洞察力,对今天世界的形势和20年后世界可能展现的面貌提出看法。相反,在横跨美国、中国、亚洲和欧洲的广博叙述中,他剖析了它们的社会、探究其人民的心理,并提出了有关这些国家未来的结论。
李光耀在书中表达的坦率且往往令人惊讶的观点,使本书成为一本新鲜生动又引人入胜的读物;也探讨了他长久以来最关切的新加坡的未来,并让读者一窥他的私人生活和他对死亡的观点。每章中还穿插了他接受《海峡时报》访谈的问答录,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他的观点。
李光耀观天下的创作者
· · · · · ·
-
李光耀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光耀
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为新加坡的独立及崛起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新加坡国父”。不仅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也是亚洲乃至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2015年3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
目录 · · · · · ·
序
鸣谢
一、中国: 一个强大的中央
一个强大的中央
韬光养晦: 不露锋芒,保持谦逊
新中国: 人民、社会、经济
二、美国: 陷入困境但优势仍在
三、欧洲: 衰退与分歧
四、日本、朝韩和印度
日本: 走向平庸
朝韩: 偷天换日
印度: 受种姓制度羁绊
五、东南亚
马来西亚: 分道扬镳
印度尼西亚: 偏离中央
泰国: 苏醒的社会底层
越南: 解不开的社会主义思维枷锁
缅甸: 将领改变路向
六、新加坡:处在十字路口
政治
人口政策
经济
七、中东: 春残无夏
八、全球经济: 何去何从?
九、能源和气候变化: 做好最坏的打算
十、个人生活: 选择何时而去
十一、老朋友的对话
· · · · · · (收起)
鸣谢
一、中国: 一个强大的中央
一个强大的中央
韬光养晦: 不露锋芒,保持谦逊
新中国: 人民、社会、经济
二、美国: 陷入困境但优势仍在
三、欧洲: 衰退与分歧
四、日本、朝韩和印度
日本: 走向平庸
朝韩: 偷天换日
印度: 受种姓制度羁绊
五、东南亚
马来西亚: 分道扬镳
印度尼西亚: 偏离中央
泰国: 苏醒的社会底层
越南: 解不开的社会主义思维枷锁
缅甸: 将领改变路向
六、新加坡:处在十字路口
政治
人口政策
经济
七、中东: 春残无夏
八、全球经济: 何去何从?
九、能源和气候变化: 做好最坏的打算
十、个人生活: 选择何时而去
十一、老朋友的对话
· · · · · · (收起)
"李光耀观天下"试读 · · · · · ·
我在1962年第一次访问美国,那是在二战结束后没多久。欧洲的经济正处于半崩溃的状态,英国的实力在下降而中国还未振兴,美国成了占据支配地位的强国。我当时遇到的美国人充满自信,英国人已经将掌握世界权力的重任移交给他们。两个国家都是英语系国家,所以移交过程相当顺利,没有多大的争执,也没有多大的裂痕。英国明白它大势已去。美国出手将它从德国威胁中救出,它要付出代价的,这个...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五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只要中央政权是强大的,这个国家就安全。如果中央虚弱了,国家就会紊乱。一个强大的中央会带来一个和平繁荣的中国。每个中国人都这样认为,这是他们从根深蒂固的历史教训中吸取的基本原则。在短期内,人们不可能背离这一原则。这种心态比共产主义的历史要长,已存在数个世纪,甚至数千年了。 西方一些人希望看到中国实现西方传统的民主,这是不可能的事。美国人认为,如果不实现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以及每隔数年更换总统和改选议会,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国家。这是他们对世界先入为主的看法。中国人从来没有这样的传统。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拥有13亿人口、人民具有不同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国家。它将会走自己的道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个强大的中央 -
中国人确实有过农民领导造反或起义的传统,但那是在生活难以忍受的情况下发生的。目前普通人民的生活正在不断改善。他们凭什么需要革命?他们知道,一场革命可以把邓小平使中国开放后取得的所有进步都毁了。对年轻的中国人来说,经济前景从来没有比现在更好。生活水平每天都在提高,中国的国家地位正在加强。我不相信,他们会愿意打破现状。被剥夺公民权利的农村劳动力为数并不很多,而且没有被组织起来。他们渴望能加入城市的中产阶层,改善生活。而中产阶层却急于想进入社会的上层。在他们设法进入新阶层并稳固地位后,就有可能要求更多的透明度,要求在国家治理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但是这可能是若千年后的事。总之,目前的制度需要逐渐演变,但还没有到崩溃的边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个强大的中央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李光耀观天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李光耀观天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李光耀观天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1 条 )

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 是《李光耀观天下》这本书的英文名。这本书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于90岁时写的,书中极为坦诚且(几乎)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观察与反思。 因为坦诚,所以读来非常过瘾;因为毫无保留,所以让普通老百姓都得以窥见:一个政... (展开)



一位八十九岁政治家的思考题
今年3月23日,李光耀先生逝世。 李先生出生在1923年,从政五十多年。他经历过英国殖民年代、日据时代、与马来亚的分分合合、建国、经济和制度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大潮。在2010年,他失去了相伴63年的妻子;2011年目睹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选举挫折,并在同年退出新加坡内阁...
(展开)


一个国家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本书还是得着甚多的,因为能够去知道了解别人的想法总是有益处的,更何况还是一位见多识广,有着自身阅历的长者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尤其是对中东和东南亚的看法。但是,这毕竟是一本“务实主义者观天下”,所以对自己没什么价值的非洲和拉丁美洲,自然就不会感兴趣了。读... (展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9.2分 19081人读过
-
Straits Times Press (2013)9.4分 501人读过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9.3分 474人读过
-
Straits Times Press (2014)9.2分 1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我偶然看到…… (明生)
- 阶梯阅读书目第一期 (白宇极)
- 书架中最满意的那几本 (alph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62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李光耀观天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冉泽 2020-11-14 11:48:12
几乎想要全文标注 一针见血的洞见 很现实 没有美化或者鼓吹的成分 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书
2 有用 -乱 2024-04-20 01:32:45 陕西
2024.4.20凌晨1:20分读完,畅快淋漓,对于政治家这个词有了更具体化的认识,跟着李光耀先生短暂开启了一段统治者视角的旅程,体验很棒,李光耀确实伟大
13 有用 blue 2020-07-19 09:48:42
读的时候感觉讲的不错,读完感觉什么也没留下,这是怎么回事
5 有用 Abbie 2020-02-15 13:14:18
核心内容: 1.李光耀“观天下”的方法论是什么?他判断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没有竞争力的标准是什么?人口、语言、传统和贸易。 2.李光耀是怎么看未来世界,特别是未来世界几个大块头之间的相互角力的?他对中美两国的评分最高。中美未来的竞争会持续到21世纪后期。而因为欧元缺乏财政整合,欧洲面临分歧。欧洲的高福利制度也制约了经济的活力。 3.如何评价李光耀的“英语至上主义”,他在中美之间的平衡之术,以及他领... 核心内容: 1.李光耀“观天下”的方法论是什么?他判断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没有竞争力的标准是什么?人口、语言、传统和贸易。 2.李光耀是怎么看未来世界,特别是未来世界几个大块头之间的相互角力的?他对中美两国的评分最高。中美未来的竞争会持续到21世纪后期。而因为欧元缺乏财政整合,欧洲面临分歧。欧洲的高福利制度也制约了经济的活力。 3.如何评价李光耀的“英语至上主义”,他在中美之间的平衡之术,以及他领导新加坡取得的成就?新加坡的双语政策既是实用主义的选择,也是新加坡凝聚国家意识的重要工具,还是新加坡保持自身独特性并在东西方世界维持均衡战略的重要选择。李光耀反对在新加坡实行两党制,从人才战略的角度来考虑,这是避免精英人才资源分散的重要努力。 (展开)
4 有用 六条 2022-03-27 18:34:52
真能捧~而且还是删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