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联合读创
原作名: Under The Sea-Wind
译者: 尹萍
出版年: 2018-7-1
页数: 280
定价: 4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17408
内容简介 · · · · · ·
◎1941年在美国出版以来,被译成20多种文字,发行范围遍布全球,近80年畅销不衰;出版初期,《纽约时报》榜冠持续39周。
◎海洋学家的观察、哲学家的思考、艺术家的感受、文学家的表达。书写的生命故事深刻隽永,被认为是后世自然写作的标竿,充满新鲜活力,如诗又如散文。
◎ 时代背景下的现实意义。时代的变迁,让如今的海洋生态环境与卡森时期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海洋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滨鸟的迁徙、 鲭鱼的洄游,潮汐的永恒。
《海风下》是美国最伟大的自然作家蕾切尔·卡森的第一部作品,比《寂静的春天》早了二十年。这部充满新鲜活力,如诗又如散文般的作品,让我们了解大海边缘生命的流动与循环,以及海洋、海鸟、鱼类无尽的美与神秘,随后也成为后世自然写作的标竿。
卡森在书中以生物的视角写作,透过视野不断转换,描绘海岸大环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泼而完整的面貌。写下的生命故事深...
◎1941年在美国出版以来,被译成20多种文字,发行范围遍布全球,近80年畅销不衰;出版初期,《纽约时报》榜冠持续39周。
◎海洋学家的观察、哲学家的思考、艺术家的感受、文学家的表达。书写的生命故事深刻隽永,被认为是后世自然写作的标竿,充满新鲜活力,如诗又如散文。
◎ 时代背景下的现实意义。时代的变迁,让如今的海洋生态环境与卡森时期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海洋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滨鸟的迁徙、 鲭鱼的洄游,潮汐的永恒。
《海风下》是美国最伟大的自然作家蕾切尔·卡森的第一部作品,比《寂静的春天》早了二十年。这部充满新鲜活力,如诗又如散文般的作品,让我们了解大海边缘生命的流动与循环,以及海洋、海鸟、鱼类无尽的美与神秘,随后也成为后世自然写作的标竿。
卡森在书中以生物的视角写作,透过视野不断转换,描绘海岸大环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泼而完整的面貌。写下的生命故事深刻而隽永,如同海风千万年不曾停止吹拂海岸,亘古不变。
海风下的创作者
· · · · · ·
-
蕾切尔·卡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蕾切尔·卡森-----著
Rachel Carson,1907-1964
海洋生物学家,美国20世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自然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海风下》(1941)《大蓝海洋》(1951)《海之滨》(1955)和《寂静的春天》(1962)等。1963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80年被追授“总统自由勋章”。美国《时代》杂志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美国《生活》杂志二十世纪100名最重要的美国人之一。
尹萍-----译
著名女作家、翻译家。著作包括《永夜·不黑:边缘欧洲万里浪游》(2015)、《凝视:霍荣龄作品》(2015)、《武士家族》(2012)、《出走新西兰》(1996)等。译作包括《故事造型师》(2014)、《超棒小说这样写》(2013)、《山居岁月:普罗旺斯的一年》(1993)等多部。现居新西兰。
目录 · · · · · ·
第一部 海的边缘
第一章 潮汐
峡湾小岛
夜间合唱队
沙滩雌龟
嗜血的野鼠
春虫试演
溯河之旅
河口刺网
鳗族的大餐
渔人靴声
第二章 春日翱翔
三趾鹬北返
鸟的战争
“船滩”海岬
鬼蟹夜袭
池沼雪鹭
杓鹬寻栖
满月的夜晚
春潮大涨
向北进发
第三章 集结在北极
旅鼠的穴室
未孵出的雪鸮
雪封北极
光秃的泥滩地
融雪盈湖泊
三趾鹬夫妻
穷尽一生的绚烂
雏鸟破壳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海水在柔美的月色下泛着银光,许多鱿鱼受光的吸引,心醉神迷地浮出海面,面向月光,在海上载浮载沉。它们轻轻地吸水、吐水,凝视着月光后退,那么专注,竟不知自己已漂入了危险的滩头,直到沙粒磨身才惊觉。倒霉的鱿鱼受困于浅滩,拼命喷水,却把自己推到水已退得只余沙之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满月的夜晚 -
第一章 潮 汐 暮色迅速西移。不过,位于峡湾东面的这座岛,暮霭之色似乎更深沉些。岛西面逼仄的滩岸上,湿沙映出灰白的天光,延伸至海面,像在这座岛与地平线之间铺设了一条光辉大道。水与沙都是镀了银的铁色,海陆的界线遂难以分辨了。 一座很小的岛,鸥鸟振翅十几下便可飞越。但黑夜还是先到达北滨和东缘,那里有水草坚挺地浸立在海水中,低矮的杉木与冬青郁郁苍苍。 与夜幕同时降临的,是一只陌生的鸟。这只鸟来自外海浅滩的筑巢地,两翼纯黑,伸展开来宽过男人的臂长。它毫不犹豫地稳稳飞越峡湾,那胸有成竹向前推进的模样,恰似暮色一点一滴深沉下来,昏暗了透亮的海水。这是一只黑剪嘴鸥[1],名叫“灵巧”。 快到岸边时,它顺势滑落近海面,那黑色的身影在灰纸似的水面的衬托下,倒像高空有只看不见的大鸟飞过,留这黑白分明的影子在海上,它悄然攲近。击翅的声音,如果有,也被推送贝壳上滩的浪潮声淹没了。 · 峡湾小岛 这是春季的最后一次大潮。薄薄的新月带来潮水,一遍一遍舔舐岸边沙丘上的海燕麦。灵巧一族来到峡湾与海之间一片长条形的离岸沙洲上。它们是从度冬的尤卡坦(Yucatan,墨西哥东南部)海滨,一路北飞而来。到六月,太阳把沙地晒得暖暖的,它们会在岛上或沙洲上产卵,孵出毛色淡黄的雏鸟。但现在,经过长途飞行,它们累了。白天,它们在潮水退去的沙岸上休息;夜晚,则在峡湾与沼泽的上空回旋。 月还未圆,灵巧已把这座岛摸熟记清了。它躺在南大西洋岸边平静的峡湾里,北面隔一条深海沟与大陆相望,退潮时海水在沟中横冲直撞。南面是沙滩,坡度平缓,渔人可以涉水在软沙上拾贝,或拽着长网捞鱼,走出半英里[2]远,海水才漫过腋下。在这样的浅水处,仔鱼成群,以水中小生物为食,小虾拍尾倒游。剪嘴鸥虽在岸上栖息,夜间却受浅水区丰富食物的吸引,在水面上滑翔取食。 潮水是日落时分退去的,现在重新涨起,淹没了剪嘴鸥下午栖息的地盘,更沿海口而入,盈满沼泽。剪嘴鸥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潮汐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海风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海风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海风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海风下》: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的动人生命!

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我不把它当作科普读物

《海风下》:一部海洋上的《森林报》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Penguin (Non-Classics) (1996)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8.5分 68人读过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8.5分 23人读过
-
海洋出版社 (2016)8.6分 2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8 豆瓣新书 (梦游的松鼠)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8 (普照)
- 电子书 (woodeallen)
- 书单|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 (在建) (连木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海风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Blah 2021-04-27 01:28:51
这种纸面上活生生的诗意正在死亡。本书语言的宽度和广度可能就是当年寂静的春天引发舆论海啸的终极力量泉源。
0 有用 阴阴 2022-02-11 15:36:52
蕾切尔·卡森笔下的大自然总是那样的生动形象,让人沉迷
2 有用 徐大果 2021-04-26 20:37:17
非常有画面感。鲭鱼史康波是其中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喜欢的故事。
11 有用 滋养丰富风味绝 2020-09-23 21:23:02
很像纪录片里的语言。一旦接受这个设定我就觉得自己在看纪录片。
1 有用 陈太懒 2022-02-12 20:26:04
造物主太神奇了,各种生物的进化成长生存过程好不可思议。但我还是不爱这类题材,鱼类、水域、植物、鸟类、迁徙路径看得吃力又记不住,只想尽快草草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