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9-1
页数: 552
定价: 1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ISBN: 9787108063465
内容简介 · · · · · ·
艺术史研究中长期以“仕女画”或“美人画”来表述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术语不仅相对晚出,在形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画科定位和评论取向,也无法囊括所有围绕“女性”产生的绘画作品。本书中,巫鸿先生提出了“女性题材绘画”这个概念,并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核心,意图把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到它们所属的图画、建筑和社会环境中去。
围绕“女性空间”,作者梳理了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主题绘画的发展状况——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青楼名妓的自我表现到展现理想化美人的《十二美人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女性”在各种绘画场景和时代中的不同呈现,重构其所从属的原作;结合艺术评论、时代背景等因素,深度挖掘作品背后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影响,进而思考女性题材绘画在社会、宗教与文化环境中的意义。
作者简介 · · · · · ·
巫鸿 196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博士,现任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部终身教授,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同时介入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展览策划。主要著作包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1989);《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1996);《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2005)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缘起:灵魂旅行与宇宙女神(战国~汉)
第二章 女性楷模:空间的说教(汉~南北朝)
第三章 山水神女:欲望的空间(南北朝)
第四章 宫闱丽人:女性空间的独立(东周~唐)
第五章 异邦的杨贵妃:再造性别空间(五代~辽)
· · · · · · (更多)
第一章 缘起:灵魂旅行与宇宙女神(战国~汉)
第二章 女性楷模:空间的说教(汉~南北朝)
第三章 山水神女:欲望的空间(南北朝)
第四章 宫闱丽人:女性空间的独立(东周~唐)
第五章 异邦的杨贵妃:再造性别空间(五代~辽)
第六章 织——女功、女德与女性政治空间(宋)
第七章 青楼图像:表现与自我表现(明~清)
第八章 美人画:程式与话语(明~清)
第九章 古与今的协商:陈洪绶的女性世界
第十章 现实与虚拟之间:皇帝的幻想后宫(清)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本书讨论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女性题材绘画。但为什么不将这些画径直称为“仕女画”或“美人画”?又为什么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概念核心? 总括地说,女性题材绘画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滥觞于东周,至魏晋隋唐发展成一个宏大的艺术传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画家和名作。而“仕女画”和“美人画”则是相对晚出的词汇,前者从宋代成为人物画中的次级画科称谓,后者在明清时期广泛流行反映了这个画科的进一步通俗化和商业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绪 论 为什么要重新研究女性题材绘画? -
这个意义上的“女性空间”因此与“仕女”或“美人”有着本质区别:它指的不是单独的图像或广义上的画科,而是特定的空间构成。这种构成可以是二维的图画空间或三维的器物和建筑空间,也可以是这种种空间的集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绪 论 为什么要重新研究女性题材绘画?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重塑绘画史的女性空间,也可能是“乾隆的幻想美人”
> 更多书评 8篇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这本书讨论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女性题材绘画。但为什么不将这些画径直称为“仕女画”或“美人画”?又为什么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概念核心? 总括地说,女性题材绘画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滥觞于东周,至魏晋隋唐发展成一个宏大的艺术传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画家和名作。而“仕女画”和“美人画”则是相对晚出的词汇,前者从宋代成为人物画中的次级画科称谓,后者在明清时期广泛流行反映了这个画科的进一步通俗化和...2021-06-18 06:33:21 1人喜欢
-
丛林宜歌 (行走在地狱的屋顶 凝视繁花)
总括地说,女性题材绘画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滥觞于东周,至魏晋隋唐发展成一个宏大的艺术传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画家和名作。而“仕女画”和“美人画”则是相对晚出的词汇,前者从宋代成为人物画中的次级画科称谓,后者在明清时期广泛流行,反映了这个画科的进一步通俗化和商业化。二词都有具体的产生背景,隐含了女性题材绘画在特定时期内的地位和评论取向。2019-02-24 22:53:47
-
士女一次最早出自《尚书•武成》,是男女大众的通称,秦汉以后指有教养的上层女子,唐人朱景玄可能是把绘画中女性形象称为士女或子女的第一人。总之,唐和唐以前作者用“妇女”“绮罗”“美人”“嫔嫱”来代称特殊画家所创作的具体女性人物。宋代作者用“仕女”泛指绘画中的一种特定女性形象,其结果是“仕女画”作为人物画中特殊画科的开始。
2019-10-28 19:11:54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
SoulShadow (愿我一生悲喜里漫游经过)
这本书讨论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女性题材绘画。但为什么不将这些画径直称为“仕女画”或“美人画”?又为什么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概念核心? 总括地说,女性题材绘画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滥觞于东周,至魏晋隋唐发展成一个宏大的艺术传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画家和名作。而“仕女画”和“美人画”则是相对晚出的词汇,前者从宋代成为人物画中的次级画科称谓,后者在明清时期广泛流行反映了这个画科的进一步通俗化和...2021-06-18 06:33:21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这张图算是偶像型构图吗? | 来自fansy | 2021-01-05 20:48:17 | |
勘误《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 来自远看泰山 | 1 回应 | 2020-04-25 14:28:54 |
EF1H 推荐 | 来自X2 | 2020-02-23 00:10:29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物的社会生命:『物质文化』与『物质民俗』 (南池子)
- 情感与感觉的社会文化史 (南池子)
- 中国艺术史 (林别)
- 2018待购新书 (看闲书)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远看泰山 2019-04-05 19:54:04
只能说是《中国女性题材绘画史——重点从空间的角度来写》
2 有用 桂魄梅妆 2020-05-12 09:34:00
女性题材画曾一度被贬低、割裂和通俗化——因而有待历史化(将产生发展演变看作历史现象)。一至三章是关于女性死者的灵魂飞升、掌管永生秘密的西王母、宣扬儒家礼教的“列女”以及浪漫诗歌咏唱的山水神女。四至十章(唐至清)有专门的仕女题材画,即仕女画科,但另一线索也在继续:历史叙事、道德教喻、社会纪实、肖像写真、宗教形象。两条线索互动。这里重新赋予古代女性主体的绘画以空间感,将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回去。... 女性题材画曾一度被贬低、割裂和通俗化——因而有待历史化(将产生发展演变看作历史现象)。一至三章是关于女性死者的灵魂飞升、掌管永生秘密的西王母、宣扬儒家礼教的“列女”以及浪漫诗歌咏唱的山水神女。四至十章(唐至清)有专门的仕女题材画,即仕女画科,但另一线索也在继续:历史叙事、道德教喻、社会纪实、肖像写真、宗教形象。两条线索互动。这里重新赋予古代女性主体的绘画以空间感,将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回去。当中建构起四个层次,图像内部、与建筑空间的互动、展示地点使用场地文化环境、与文学共同构成的想象空间。恢复女性更神圣、立体、内涵丰富的形象。 (展开)
1 有用 阮阿朱 2019-03-06 15:17:40
时间和空间交织,历史、文化、政治、宗教、女性形象,值得收藏的一本书。
10 有用 Venzy-Chen 2019-02-04 20:56:59
戊戌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也是让我今年最期待的一本书。总体而言没有失望,毕业论文也该改动一部分了。巫鸿对于学术界最新研究动态的捕捉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依旧很强。另外,p242的画像是北宋真宗章献皇后刘氏,不是仁宗曹皇后。
35 有用 stevencheung 2019-03-21 16:05:45
这部书基本上是不及格的。尽管据说作者准备时间很长,也很有学术抱负,但遗憾的是他更在意于将自己之前零散的研究纳入一体,而不是进行性别或女性主义的研究。总体说来,有三个较大缺陷。一、唐之前墓葬为主的材料,在图像虚拟空间与墓葬实体空间切换地太过随意。二、唐代材料,意图将地上与地下材料沟通,进行连接的一两句话极为单薄。三、后世卷轴画部分,将”女性空间“拆分,利用女性、空间囊括过分多的材料,其中有些的关联性... 这部书基本上是不及格的。尽管据说作者准备时间很长,也很有学术抱负,但遗憾的是他更在意于将自己之前零散的研究纳入一体,而不是进行性别或女性主义的研究。总体说来,有三个较大缺陷。一、唐之前墓葬为主的材料,在图像虚拟空间与墓葬实体空间切换地太过随意。二、唐代材料,意图将地上与地下材料沟通,进行连接的一两句话极为单薄。三、后世卷轴画部分,将”女性空间“拆分,利用女性、空间囊括过分多的材料,其中有些的关联性极弱。通读起来,阅读感极差,清奇的脑回路取代了持续持久地论证,也可能也是作者的学术取向吧,其实作者完全有机会从明星学者转化成大学者的,但他把精力浪费在本不应该浪费的国内当代艺术评论(例如与叶永清笔谈,等等)上,这对他的学术之路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仍然停留在三十年前写武梁祠的水平上。 (展开)
0 有用 陈公子 2022-05-17 11:27:14
仅以业余读者的视角来看巫鸿这本学术论著,只能说古代的文人墨客真有内涵(骚),既能创造出死者灵魂飞升的宇宙空间,又能意淫出与神女暧昧的梦幻空间,还能喻意出儒家女性楷模的道德空间,甚至……等等让人大开眼界。但,既是从宏大的中国绘画史中单拎出“女性空间”这一概念,为何没有提及独树一帜的春宫文化?最后,巫鸿这本书的很多内容也算是老生常谈了,与《武梁祠》和《重屏》有所重复。
0 有用 emmvmme 2022-05-17 00:42:11
推荐阅读第二、六、七章对画作中“女性空间”的分析,尤其是对画作空间构造对教化功能的强化,有被启发到!
0 有用 缺氧 2022-05-16 20:03:28
升仙、求仙、慕仙与丧葬美术;烈女、织女、道德宣教与女性美感的冲突;男女-山水花鸟-公私内外与屏风的互动;青楼与绘画的多样联系;康雍乾的参与、美人与西洋透视空间的关系……
0 有用 粒子 2022-05-14 11:49:31
虽然看完有些混乱,但好有意思!
0 有用 silverlining 2022-05-12 00:33:47
大概是提供一种女性题材画作的欣赏思路 眼见千百年来画作中的女性角色从崇拜对象到赏玩物件 如果加入一些社会学角度的评价可能阅读某些时刻不会那么如鲠在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