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经手过12000颗心脏。”作者在心外科暨胸外科从业数十年,手术成绩卓著。本书即汇集了作者经历的一些经典案例(多数发生在1970年代至2000年代之间),也剖白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工薪家庭的穷小子,被幼年时的医学纪录片鼓舞,也被亲人的离世刺痛,终于将自己历练成一名杰出的心外科医生。他为面试的成功而激动地徜徉在伦敦河岸街头,为先天心脏病或气道重度灼伤的小儿开胸,为病人和家属的焦灼与渴望而奋战,为对抗次日手术的焦虑而深入沙特沙漠欣赏夜空,为尽力修补而果断切削垂危的心脏,为救命而与医务主任对抗、“擅自”为病人安装人工的“电池”心,在命悬一线的攻坚手术面前还能讲出冷笑话……一位艺业精湛、傲气十足又敬畏生命的外科医生形象跃然纸上。那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存在的顶尖外科技术也令读者叹为观止。
在展现心胸外科手术的神乎其技之余,作者也借病症、病患和自己的业务游历...
“我经手过12000颗心脏。”作者在心外科暨胸外科从业数十年,手术成绩卓著。本书即汇集了作者经历的一些经典案例(多数发生在1970年代至2000年代之间),也剖白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工薪家庭的穷小子,被幼年时的医学纪录片鼓舞,也被亲人的离世刺痛,终于将自己历练成一名杰出的心外科医生。他为面试的成功而激动地徜徉在伦敦河岸街头,为先天心脏病或气道重度灼伤的小儿开胸,为病人和家属的焦灼与渴望而奋战,为对抗次日手术的焦虑而深入沙特沙漠欣赏夜空,为尽力修补而果断切削垂危的心脏,为救命而与医务主任对抗、“擅自”为病人安装人工的“电池”心,在命悬一线的攻坚手术面前还能讲出冷笑话……一位艺业精湛、傲气十足又敬畏生命的外科医生形象跃然纸上。那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存在的顶尖外科技术也令读者叹为观止。
在展现心胸外科手术的神乎其技之余,作者也借病症、病患和自己的业务游历,揭示了人世百态,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物文化,展现了一名外科医生眼中所见的悲伤与爱,以及对医疗制度、伦理和医学教育的反思,令读者收获很多感触和启发,是一部兼具叙事魅力、医学知识和奇迹的佳作。
【编辑推荐】
【巡回全球的惊险手术故事】
入行五十余年的杰出心外科医生,从英国到南非,再到沙特和澳洲,切开心脏,撩起肺部,剖开气管,植入电器……只为救活一个个生命!神乎其技,超乎想象。人类的心脏竟可以这样!
【饱含性格的纪实文学】
是作者一生的传记,也是医生和患者的人生百态,更是世界各地风土景色的万花筒。作者果敢骄傲乐观热情的性格,病患或从容或苦楚的人生经历、焦灼而又顽强的精神,全都跃然纸上。
【反思医疗,反思人生】
当医务制度和救人冲突时,医生该何去何从?手术风险巨大,患者和医生该如何决定?技术通神的医生也有做不成的手术?医疗的成效、界限究竟在何处?英国医生的经历、态度和思考,也必定引发中国医生和读者的不断反思。
【推荐语】
医生职业是利他主义的。韦斯塔比,这位与我同时代学医的医生,面对着难以想象的风险与挑战,在努力把一个个现代医学几乎无能为力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除了失败,还有法律和伦理设置的禁区。我十分感慨的是,韦斯塔比讲到,在当今英国(不仅是我感受到的中国)的医疗环境下,已很难甚至不可能培养出这种优秀医生了。这正是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改革需要深思的问题。
——胡大一,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
对作为同样进行人工心脏辅助和心脏移植临床和研究的我来说,韦斯塔比医生提及的相关技术皆已非常熟悉,但很可惜在目前中国仍然没有引进更先进、更长时间使用的人工心脏设备,可以想象面对众多晚期心衰患者,心脏外科医生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当然安贞医院是国内最早和最多应用相关技术的医疗机构之一,作为其心外科团队成员,就像韦斯塔比书中描述的那样,我已经在临床中目睹和完成了一些既往难以实现的奇迹,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同时令人欣慰的是,在众多专家呼吁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先进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国际公司已经有计划在中国开展这类昂贵的救命设备的临床使用,预计几年后中国的心衰患者就有条件使用这些先进的设备,从而能够像书中那样,从濒临死亡中恢复日常的生活。
——张海波,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
心脏外科可不是平凡学科,它是人工循环、呼吸及麻醉、输血等技术高度发达之后的二阶分科。“打开心脏”是心脏外科大夫的入门手艺,标准动作,也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职业操作。
牛津心外科医生韦斯塔比的职业生活中就充满了惊险奇遇:主动脉瓣严重畸形的马术爱好者因妊娠而凸显危机,没有脉搏、没有血压的机械心脏人、电子心脏人,两颗心脏并联工作的手术方案,人工肺技术……虽说心脏外科救助场景不是影视剧,但却时时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戏。心脏外科大夫的脑洞比影视编剧大得多,患者在苦难的过山车上跌宕的程度也比好莱坞大片刺激得多。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作者是一位厚颜无耻、铁石心肠的执刀者,也是一位悲天悯人、热血澎湃的救赎者;本书则既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系列人间悲剧,也是一部让人忍俊不禁的外科医生养成史。学院派医学的严肃与典型的英式幽默交相辉映,总是让我猝不及防间时而泪眼婆娑时而又捧腹不止。我刚刚读过一遍,已经忍不住要读第二遍了。
——李清晨,儿童心胸外科医生,科普作家
打开一颗心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斯蒂芬·韦斯塔比(1948— ),心脏手术专家及人工心脏专家,生物工程博士,从医已逾半世纪,手术生涯约四十年。曾任牛津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多年。现为Celixir公司心脏医学总顾问、皇家布朗普顿医院基金会心外科主任医师、斯旺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参与过近12000台手术,其中多有惊险、开创性术式。发表专业论文300余篇,编撰专业书籍十余种,屡获国内外奖项,如英国医学会主席奖、美国心脏学会心脏医学先锋奖、得州心脏研究所Ray C.Fish科学成就奖等。
译者简介
高天羽,笔名“红猪”,长期任《环球科学》杂志与果壳网翻译,出版译作数十种,如《遥远地球之歌》《世界为何存在》《恶的科学》《神经的逻辑》《脑子不会好好睡》《刀锋人生》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乙醚厅 5
第二章 卑微的开始 17
第三章 布罗克勋爵的靴子 29
第四章 贫民窟男孩 41
第五章 无名女子 55
第六章 两颗心的男人 81
第七章 起死回生的朱莉 105
第八章 再生的心 125
第九章 多米诺心脏 147
第十章 电池维系的生命 167
第十一章 安娜的故事 189
第十二章 电子人克拉克 211
第十三章 肾上腺素飙升 221
第十四章 致爱丽丝 239
第十五章 双重危险 253
第十六章 你的生命在他们手中 271
后 记 287
致 谢 295
术语表 301
译名对照表 307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打开一颗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打开一颗心"的人也喜欢 · · · · · ·
打开一颗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5 条 )
又一本eye-opener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HarperCollins (2017)9.6分 114人读过
-
Basic Books (2017)8.4分 2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打开一颗心的评论:
feed: rss 2.0
11 有用 No Surprises 2019-06-04 21:31:26
2019年第17本书:在这个漫长的五月经历了香港行、找房、搬家、憋着写不出稿等起落落落落后,终于在今天把其中一篇稿子憋出来了,就是这本书作者的人物小传。跟韦斯塔比先生的交谈在北京的下午、英国的早晨,隔着电话难以想象他如今形态、样貌、手有没有恢复,身体是否康健,但依然能从他亲切而缓慢(为照顾我的英语)的回答中感受到他的nice,和书中他那种时而擅长制造紧张气氛、时而风趣幽默的调调完全相符。说来惭愧,... 2019年第17本书:在这个漫长的五月经历了香港行、找房、搬家、憋着写不出稿等起落落落落后,终于在今天把其中一篇稿子憋出来了,就是这本书作者的人物小传。跟韦斯塔比先生的交谈在北京的下午、英国的早晨,隔着电话难以想象他如今形态、样貌、手有没有恢复,身体是否康健,但依然能从他亲切而缓慢(为照顾我的英语)的回答中感受到他的nice,和书中他那种时而擅长制造紧张气氛、时而风趣幽默的调调完全相符。说来惭愧,这恐怕是我正式做记者以来第一次以邮件以上的形式采访外国人吧,但是真的很开心。只可惜因为杂事太多,还是没有看完他的尚未翻译成中文的新书,不过之后可要继续好好读书呀。 (展开)
22 有用 沈入忘🌟 2019-01-24 10:14:18
非常非常精彩!推荐! 作者用十几个案例,串起了自己从一个普通的穷小子到心外科巨擘的生涯。书中的案例都非常精彩,有想要救自己孩子的只身穿越沙漠的美丽哑母,有五次复发最终战胜粘液瘤的女患者。最精彩的是没有脉搏没有血压头顶还有插座,心口没有心跳声只有呼呼呼的涡轮声的科学怪人式的案例。简直神乎其技!
34 有用 熊阿姨 2019-06-19 12:48:28
像美剧一样精彩,能读出来经验带来的智慧,重述病例时一直有自信的专业视角,还有大量的情境复原与自嘲,作者在写作方面也是个天才。
37 有用 schumpeter 2019-05-02 16:38:32
读在中山医院心外科陪护家人时
3 有用 方悄悄 2019-01-07 15:30:04
就像在看胸外科版的怪医豪斯。
0 有用 A_Rick 2024-12-20 11:49:00 浙江
10.24
0 有用 船长 2024-12-20 00:17:03 云南
开篇冲击性太强了。医学背后,还有医疗工作者的失误、官僚体系的败坏和三百多具绝望的尸体。
0 有用 水鬼 2024-12-19 23:03:22 四川
精彩,细节惊人,很想看看失败的案例,可惜几乎没有。
0 有用 0504 2024-12-18 20:33:03 上海
透过一位顶尖外科医生长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窥见到前沿技术落地的艰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摆在每个走出象牙塔的人的难题。说不清谁是谁非,但作者敢用自己的一生与制度叫板,这种浪漫又疯癫的洒脱,真羡慕啊,但很可怕的是,有那么一些瞬间,我甚至会为制度辩解,诚然,庞大的机器要运转,但个体的生命权也不能被人为剥夺才是。除此之外,印象更深的是,即使身处2024年,书里描述的技术发明和医学知识,对我来说依旧充满着... 透过一位顶尖外科医生长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窥见到前沿技术落地的艰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摆在每个走出象牙塔的人的难题。说不清谁是谁非,但作者敢用自己的一生与制度叫板,这种浪漫又疯癫的洒脱,真羡慕啊,但很可怕的是,有那么一些瞬间,我甚至会为制度辩解,诚然,庞大的机器要运转,但个体的生命权也不能被人为剥夺才是。除此之外,印象更深的是,即使身处2024年,书里描述的技术发明和医学知识,对我来说依旧充满着科幻的色彩,心脏真神奇。 (展开)
0 有用 众生皆寻自我 2024-12-17 23:43:29 辽宁
看一次,做一次,在教一次。安贞医院是国内最早和最多的心脏医疗机构。我们必须从失败中学习,争取下一次能有所改进。勇气就是做你害怕的事,如果你不害怕,就谈不上勇气。酒精是医生放松消遣的首选。他已经当了一年医生,总共看了两个病人,不对,好像是3个,对是 3 个,他们的葬礼我都去了。要跟上医生的节奏,就必须把一切都写下来。不畏压力,善于冒险,去掉共情。做过100遍之后,就没什么好兴奋的了。窒息是最悲惨的死... 看一次,做一次,在教一次。安贞医院是国内最早和最多的心脏医疗机构。我们必须从失败中学习,争取下一次能有所改进。勇气就是做你害怕的事,如果你不害怕,就谈不上勇气。酒精是医生放松消遣的首选。他已经当了一年医生,总共看了两个病人,不对,好像是3个,对是 3 个,他们的葬礼我都去了。要跟上医生的节奏,就必须把一切都写下来。不畏压力,善于冒险,去掉共情。做过100遍之后,就没什么好兴奋的了。窒息是最悲惨的死法。空气进脑,性命报销。看一次,做一次,再教一次。生命依赖物理学和几何学。保住性命,在想办法。把真相告诉他人之前,先确定你知道真相,而且他人确实想听。生命中的一切都要讲究时机。幸存的一线希望,取决于身边有没有经验丰富的创伤外科医生,而这是少数人才有的优待。力量不是从胜利中得来的,斗争会增强你的力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