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要离开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给他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世态度,告诉他道:“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赠几句话。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第一,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也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得是时候呢,固然应该出门坐坐车,阔绰一下;如果生得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这样在家庭也不合适,在朝廷也不合适。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话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五孔子和老子的会见 -
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没有好处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祖国丛书(共1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文天祥》《铜鼓》《近代中国的留学生》《开放之窗深圳》
等
。
孔子的故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孔子:一个毕生致力于教育、坚持政治追求的理想主义者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孔圣人。记录孔子和弟子们对话的儒家经典《论语》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朴素、深刻的道理,至今仍然教育着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对于孔子的言论和思想,人们或多或少都会了解一些。但对于孔子的生平事...
(展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此书于1954年写毕,1956年出版。从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至五十年代,孔子日益被时人误解,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写孔子,李长之选择以孔子的生活为切入点,“我们讲孔子的故事,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当时是怎么生活的,以及当时的人是怎样看待孔子的”,力图矫正孔子在当... (展开)
花生书语之李长之先生《孔子的故事》
花生书语之李长之先生《孔子的故事》 (2025.02.07,NO.11) 今年春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我踏上了山东济南、泰山、曲阜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出发前,老婆带上了《孔子的故事》(一本写于70多年前的小书),而我则开启了微信读书,本以为只是旅途中打发时间,没想到,...
(展开)

> 更多书评 3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北京出版社 (2002)8.1分 627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1)7.9分 192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6)8.0分 15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9.3分 134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孔子的故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