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種虛構;在劇場裡「如果」卻是種實驗。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種逃避;在劇場裡「如果」卻是種真理。
一個人在某人的注視下,經過一個「空的空間」,就足以構成一個「劇場行為」
在時尚精品店裡,有人會指著架上說:「這雙靴子正流行。」這是個不容辯駁的事實。一個「活著」的劇場,如果認為自己可以遠離像時尚那樣的瑣碎事物,那們它勢必會萎縮下去。在劇場裡,每一種表現形式誕生時,就已注定會死亡;每一種形式終將被重新建構,而建構出的新概念裡,也會包含週遭影響所留下的印記。
在電影與劇場之間只有一個有趣的差異。電影將來自過去的影像投射在銀幕上,就好像是心靈在生活中對自己所做的一樣,所以使得電影的真實看起來更具親密感。當然,事情根本不是如此,它不過是對日常生活所感覺到的非真實面,所做的令人滿意與享受的延伸罷了。在另一方面,劇場總是在當下強調它自己。這...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種虛構;在劇場裡「如果」卻是種實驗。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種逃避;在劇場裡「如果」卻是種真理。
一個人在某人的注視下,經過一個「空的空間」,就足以構成一個「劇場行為」
在時尚精品店裡,有人會指著架上說:「這雙靴子正流行。」這是個不容辯駁的事實。一個「活著」的劇場,如果認為自己可以遠離像時尚那樣的瑣碎事物,那們它勢必會萎縮下去。在劇場裡,每一種表現形式誕生時,就已注定會死亡;每一種形式終將被重新建構,而建構出的新概念裡,也會包含週遭影響所留下的印記。
在電影與劇場之間只有一個有趣的差異。電影將來自過去的影像投射在銀幕上,就好像是心靈在生活中對自己所做的一樣,所以使得電影的真實看起來更具親密感。當然,事情根本不是如此,它不過是對日常生活所感覺到的非真實面,所做的令人滿意與享受的延伸罷了。在另一方面,劇場總是在當下強調它自己。這就是它可以比一般意識流更加真實的原因。
當您在讀這本書時,或許它已經過時。但是對我來說,它是一個練習,現在已凝結在紙上。劇場不像一本書,它有一種特別的現象:總是可能重新開始。這現象在生命中是一個神話;我們永遠不可能在任何事上重來,落葉難回,時光永不倒流,我們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就像在劇場裡,節目單始終是會被換掉的。
彼得.布魯克是當代最知名的導演,《空的空間》是一本歷久彌新,值得一讀再讀的劇場理論經典,彼得.布魯克分享了他最開放性的舞台空間概念,及充滿原創力的生命力戲劇觀,同時也旁徵博引了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表演藝術大師的戲劇理念與創作,來佐證他的生命力戲劇觀。
空的空间的创作者
· · · · · ·
-
彼得·布鲁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
二十世紀下半最重要的國際劇場導演,1962年進入皇家莎士比亞劇團,1974年投身巴黎北方滑稽劇院至今。知名作品有《馬哈/薩?》、《摩訶婆羅達》等,《空的空間》是當代劇場閱讀的經典。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你关注每年最成功的那几个戏,你会看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所谓的成功之作理应比烂戏更生动、更明快更鲜艳,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戏剧最火的地方,基本上每年都有一部成功之作不符合这些标准;总有那么一个戏,不是尽管枯燥却依然成功,而是恰恰因为枯燥而大获成功。 说到底,人们还是把“文化”与某种责任感、古装造型和大段枯燥的台词联系在了一起,所以才会本末倒置——一定程度的乏味反倒成了文化价值的保障。当然,乏味的剂量非常微妙,没有精确的公式,用量太大会把观众弄跑了,用量太小会让观众觉得主题太强烈,无法接受。但是,平庸的作家大概能找到精准的结合点::他们用一部又一部枯燥的作品大获成功,让僵死的戏剧僵而不死。 观众在剧场里会渴求一种“高于”生活的东西。正因如此,他们会误把文化——或者说文化的标签——当作他们不懂的东西。同时,他们确实也有些模糊的真实感受。于是,令人悲哀的结果就是,观众把烂戏捧为成功之作,自欺欺人。 (查看原文) -
在鲜活的戏剧里,我们每天都会在排练里检验昨天的成果,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可能还没找到正确的演法。可是僵死的戏剧观认为,经典作品的演法已经被老艺术家找到了、定死了。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空的空间"的人也喜欢 · · · · · ·
空的空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空的空间》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简介:彼得布鲁克,1925年3月21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是英国著名戏剧和电影导演,二十世纪重要国际剧场导演。 彼得布鲁克是一位非常有创造力的剧作大师,从《空的空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那种极具个人魅力的个性化风格。他从不肯机械的复制过去,总是在不停的寻求在戏剧上的新... (展开)
彼得·布鲁克:“间离”是让人保持清醒的艺术

阅读记录(并且随时期盼着自己涌现自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僵死的戏剧。 “我可以把人和一个空的空间,当作空的舞台。一个人走过空的空间,另一个人看着,这就已经是戏了。 四类戏剧:僵死的、神圣的、粗俗的和当下的戏剧。 僵死感会偷偷摸摸出现在任何一出戏里。 一定程度的乏味反倒成了文化价值的保障——有些戏剧恰恰因为枯燥而... (展开)

空的空间 | 戏剧需要革命



关于戏剧中的表演——身体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8.6分 1067人读过
-
Penguin (31 Jan 2008)9.6分 59人读过
-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8年8月)8.7分 746人读过
-
Touchstone (1995)8.3分 2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劇場書架 (Mughen)
- 我的台版书 (小般若)
- kubrick 繁体书推荐 4:电影 (库布里克@北京)
- 實驗戲劇的研發與製作·史论部分 (終)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9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空的空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黎戈 2018-04-11 06:56:18
戏剧理论
4 有用 怪櫯櫯 2022-08-06 15:59:17
僵化戏剧三要素: 美盲观众:他把理性上的满足和他所渴望的真实体验混淆了,并且助长了这死气沉沉的戏剧(不懂装懂) 攀关系道德绑架/营销号:有些戏剧枯燥无味却获得成功,因为人们把文化同某种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吃相难看) 爆款:这幅药剂配置的太微妙了,以致不可能确定它的精确配方。平庸的作者能准确无误地探索到这幅合剂的最佳配量——是他们使僵化的戏剧永存下去。(流量密码)
1 有用 九能归 2011-01-25 23:45:53
其实还没读完,标记一下
0 有用 Wei 2019-08-27 21:08:01
戲劇理論。
0 有用 kthlyu 2022-02-17 16:20:12
Repetition, Representation, Assistance.跟电影比较起来,戏剧永远是当下的,因此演员与角色之间的流动性,观众所给予的反应,才能让排练的“重复”变成演出的“重现”。重现许久之前就已经诞生的一切……但每一次都可以是新的形式。让僵死的戏剧崇焕鲜活的新生,让神圣的戏剧回归鲜活的感知,让粗俗的戏剧展现鲜活的社会。……至少能不做个僵死的观众吧,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