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Caligula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 条 )


跟随加缪系列(四)丨《卡利古拉》:浅析加缪笔下卡利古拉的多重象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加缪曾说“我是根据不同的写作计划创作的,⋯⋯我以动作性强的语言写剧本,以推理性形式写论文,而小说则是写关于心灵的阴暗面的。”① 在加缪25岁时,他撰写了他的首部戏剧作品——《卡利古拉》,他以历史上的暴君卡利古拉为原型,描写卡利古拉通过他的妹妹兼情妇的死,认识... (展开)
跟随加缪系列(五)丨《误会》:荒诞在现代悲剧中的体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加缪的戏剧中,《误会》相对是一部容易理解的作品。它没有曲折的情节,但其中透露出的思想却颇有一番讨论的价值。 《误会》描写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离家二十年的浪子若望听说父亲去世,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便隐姓埋名回到故乡母亲和妹妹玛尔塔开的旅馆之中。与此同时,为... (展开)

跟随加缪系列(六)丨《戒严》:一种新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加缪是不是存在主义一向存在着争议。尽管加缪一贯反对别人给他加上的存在主义的标签,但在他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颁奖词中依然称他为存在主义者。 但加缪的思想确实与萨特式的存在主义是有区别的,它最大的特征是一种全新的人道主义,立足于个人在生存中最根本的体验,... (展开)

卡利古拉:加缪笔下的荒诞、自由与反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加缪对于荒诞一直不吝笔墨,在散文卷《西西弗神话》中有大量的讨论。他认为荒诞产生于人类呼唤和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而非理性、人的怀旧以及因两者对峙凸显的荒诞构成了悲剧的“三人物”。而他们既十分明显可见又难以征服,在顷刻间进入卡利古拉的生活,并找到了故乡。 ... (展开)> 更多书评 7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9.2分 4088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7)9.3分 1785人读过
-
桂冠 (1994)9.3分 590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4)8.5分 46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英文书 (37°暖)
- 《小说使用说明》中出现的书目 (学习奴隶)
- 书单|法语 (Teletubbies)
- 学了法语之后想读 (#fuG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Caligula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弯弯 2011-06-05 17:12:20
loved it! apa kids hated it
0 有用 安之 2017-05-23 06:20:57
【阅读时间:2.5小时】这是一个多线条超多点的叙事网,里面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对于爱情、自由、快乐、信任、权力、自我的描述。神作,人物的用词都很简单,但是那种疯狂的展现实在是令人感到战栗!想要多看几遍!英文翻译版非常带感!有些语言的运用大概有所体现?
0 有用 路西雅 2023-12-15 15:53:54 美国
j’ai envie de vivre et d’être heureux
0 有用 PaulZhang 2024-04-03 21:50:32 北京
卡利古拉就是现代病人,加缪这出戏剧好就好在对于现代人的诊断。因为卡利古拉的思想支撑就是现代“人人皆为自己的主权者”的观念,自我意志至高无上。“一个人一旦不受任何约束就不可能自我约束,一个人若全然自由,就会渴望一切而一切也无法让他满足,他就会追求不可追求的事物,而没有绝对属于他的事物。这一切产生了一种心神不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必然增加自杀的可能性。”这一段来自于涂尔干的《自杀论》
0 有用 rukrym 2019-06-11 00:51:33
Mais où étancher cette soif? Quel cœur, quel dieu auraient pour moi la profondeur d'un l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