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任达(Douglas R.Reynolds)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的中国现代史、日本现代史专家。精通中文和日文,经常出席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各种学术会议。其研究重点是现代中日关系,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曰文化交往,成果卓著。本书被提名为美国多个国家级学术奖,并于1996年被授予日本著名的To—A Dobun Shoin Memorial Prize。其另外的著作,亦分别获得两个由亚洲学会颁发的现代中日关系奖。近著有《东方遭遇西方:日本明治早期1895年的中国文化视点》。
丛书信息
· · · · ·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共321册),
这套丛书还有
《转变的中国》《工开万物》《盟友背信》《天地不仁》《天潢贵胄》
等
。
喜欢读"新政革命与日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 7.4
-
- 非常的东西文化碰撞 7.3
-
-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 7.8
-
- 法治与党治 7.3
-
- 现代史学的挑战 8.7
-
- 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 8.3
-
- 太平天国运动与现代中国 7.8
-
- 权力、冲突与变革 7.0
-
- 清季的立宪团体 8.3
新政革命与日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中国与日本:难以定义的情感
“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榎本、陆奥诸人,皆二十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洋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诣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 这是《劝学篇》中的一段文字,1898年6月,保守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展开)

到底是什么摧毁了我们的“期望”。
任达提出了“黄金十年”的概念,让人们有了客观公正的对待日本的机会,不过此书却难当起“证词”的重任。 书是典型的西方治学模式,每章后面大段的注释,引文翔实,态度认真,却有掉书袋之嫌。鲜少给人启发,与同系丛书的其他相比,不够深度。 文中有两大重点,一是教育,一是...
(展开)

成就了“辛亥革命”的开明保守派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帝制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归功于孙中山及其革命党人明显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开明的保守派成就了“辛亥革命”也许是读了《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吧。 如果把袁世凯做了中华民国总统简单的言之为窃取革命成...
(展开)


切入点选择不错,可惜展开太弱
作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这本书大约也只能算中流水平。比较欣赏的是本书最后总结中的一段:“他们(日本教习)即是受中国高薪的诱惑,也是出于对明治成就的骄傲,出于日本对中国历史上的报恩感。在国家层面上是出于国家自身利益的计算及启发,和出于正在出现的民族使命感。”
(展开)

重新认识百日维新以后那段历史
离我们越近的历史,确是存在越多的错误共识,封闭环境的狭隘,历史的狭隘,民族的利益和仇恨...,等等复杂的原因。 一直以为百日维新和君主立宪是夭折的革命,只有辛亥革命的成功才真正推翻清政府,推翻封建,仿佛一夜从辫子的满清走进西装革履的西方现代,仔细一想也不是那么...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7.4分 351人读过
-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5)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93)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豆评≤7.9) (无心恋战)
- 历史书(有电子版) (5810)
- 已译成中文的外文中国近现代史书目 (豆友007)
- 中国近现代史(二) (死于一场倒春寒)
- 清末新政 (hah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新政革命与日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omo 2021-05-07 16:55:18
每个章节都议论不深,但是非常有启发性,本书之后在中日关系上面能做的课题还有很多。
0 有用 冬豆 2016-02-29 09:08:02
Another view. just for me it is.
0 有用 沙砾于飞 2022-04-25 11:10:06
早就读过,译者是李仲贤
0 有用 智术师 2020-08-02 22:52:24
读于本科时代,清末新政研究必读书目。
0 有用 Jerosh 2020-07-11 15:43:48
中日的shared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