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俄] 米哈伊尔·莱蒙托夫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
译者: 冯春
出版年: 2020
页数: 328
定价: 4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文经典(精装本)
ISBN: 9787532783687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
译者: 冯春
出版年: 2020
页数: 328
定价: 4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文经典(精装本)
ISBN: 9787532783687
内容简介 · · · · · ·
“当代英雄”是每个时代的大多数。
-
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十九世纪杰出诗人,小说家,长篇小说《当代英雄》是他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由《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等一系列小说组成。
主人公彼乔林是一名到高加索服役的贵族青年军官。他精力充沛、才智过人,但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因而养成玩世不恭的处事态度,将自己的充沛精力消耗在半真半假的恋爱游戏和冒险行动中,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不幸。彼乔林是俄罗斯文学中继普希金的奥涅金之后又一个经典的“多余人”形象。小说以深刻的心理刻画和卓越的自然风景描写著称,文笔委婉优美,故事生动隽永,被公认为俄国古典文学的典范。
当代英雄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1841 ),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虽然他的人生只有三十几年,但是他的诗歌成为了俄罗斯文学继普希金之后的又一块基石,他的长篇作品《当代英雄》成为了世界公认的著作之一。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译文经典(精装本)(共201册),
这套丛书还有
《E.B.怀特随笔》《自我与本我》《罗密欧与朱丽叶》《精神疾病与心理学》《背德者》
等
。
喜欢读"当代英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当代英雄"的人也喜欢 · · · · · ·
当代英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2 条 )



永远的当代英雄——一种非主流贵族心态的谱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受是,与其说这刻画的是一个当代英雄,不如说是一个当代败类,全书主要是讲主角如何一边厌弃贵族生活,一边又放不下贵族生活各种泡女人,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顺便表达一些对主流价值的质疑和人生感慨。被翻译成“英雄”的俄文词герой实际有三方面的意思,... (展开)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毕巧林
不得不说莱蒙托夫的文笔有种莫名的吸引力,即使是读着译本思维也不由得被牵着走了。如果说在读“我”的叙述时还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到毕巧林的日记部分时我已经完全地融入进去了,把自己当成了当事人之一。一边看一边不断地问自己:如果我是毕巧林,我也会像他一样...
(展开)

还记得那匹战胜情欲的骏马吗
我一直觉得,没有任何媒介和理由产生的惺惺相惜最容易感动人。比起那些比较权利,外貌,瞻仰短暂的激情得来的光明的未来的爱情更值得鼓吹。 所以我真的很痛恨毕巧林,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得到一个姑娘,就偷走了贫苦的人的爱马。阻拦了人马之间...
(展开)
论坛 · · · · · ·
关于作者简介里的年龄? | 来自Irissss | 2021-04-09 14:19:3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4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8.8分 1834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1)9.2分 4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7分 140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8.8分 83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译文经典(上海译文 精装版) (Anatole)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俄语文学(2018——) (宝王白奖评委)
- 译文经典·文学类(持续更新中) (上海译文文学室)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5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当代英雄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tep 2022-02-11 21:29:25
非常喜欢莱蒙托夫。可惜了,太短命了。否则真的会成为巨匠
0 有用 你吃小蛋糕吗 2021-12-24 14:02:44
别林斯基说,倘若莱蒙托夫不是在青春年少时去世,那末他的文学光焰说不定会将普希金的辉煌遮蔽。莱蒙托夫描绘了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他借彼乔林这一玩世不恭的人物,刻画了一整代人的精神面貌。也对被当代人丢弃的社会责任做了深入思考。尼古拉一世时期暗流涌动的不满、积怨、试图对抗的情绪正在高涨,这一切都在莱蒙托夫悲伤的注视下。
9 有用 Cracol 2021-01-30 14:50:22
结合地理背景,阅读体验很像在北上塞外的火车上听对面三个人讲同一个故事。但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早期苏俄文学的自身特点,小说用词过于宏达和正式,降低了叙事的流畅性和可读性。把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客体来玩弄,塑造成娇嫩又荒唐的被动角色,并借之以突出主人公的矛盾——这种写法让本21世纪读者感到稍有不适。但最后一部分 “我在青春少年时是爱幻想的:我喜欢轮流欣赏不安分的、火热的想象力为我描绘的时而阴暗时而光辉... 结合地理背景,阅读体验很像在北上塞外的火车上听对面三个人讲同一个故事。但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早期苏俄文学的自身特点,小说用词过于宏达和正式,降低了叙事的流畅性和可读性。把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客体来玩弄,塑造成娇嫩又荒唐的被动角色,并借之以突出主人公的矛盾——这种写法让本21世纪读者感到稍有不适。但最后一部分 “我在青春少年时是爱幻想的:我喜欢轮流欣赏不安分的、火热的想象力为我描绘的时而阴暗时而光辉灿烂的景象。可是这给我留下什么呢?——只有疲惫,再就是充满悔恨的模模糊糊的回忆。在这种无益的搏斗中,我耗尽了心灵的热火劲儿和现实生活所必需的毅力”,的确符合小说的直译名“我们时代的主人公”,也曾怀理想的疲惫一代。 (展开)
0 有用 遥遥 2021-10-15 03:37:31
一个毫无生存目的的年轻人,所有的热情都用来追逐空虚。
0 有用 七xy 2022-01-05 13:46:32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从三个故事、三种层面去描写一个人。有第三人称的角度、有别人故事里的主角的角度、有第一人称的角度。会发现人类真的是很复杂的。 彼乔林是普通的,也是特殊的。他有自己坚持的骄傲,他也有欺骗他人感情的卑劣;他有自己的勇敢,他也有不愿坦白的胆怯。总体小说的试验性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