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Everyman
译者: 彭伦
出版年: 2020-6
页数: 181
定价: 56
装帧: 精装
丛书: 菲利普·罗斯全集
ISBN: 9787532782260
内容简介 · · · · · ·
平淡的叙事难掩技艺的张力。——约翰•班维尔
“对我们所有人必将要面对的人生顿悟的深入解读。”——《科克斯书评》
“《凡人》是小说中少有能够捕捉到存在的悲悯的寓言。”——《华盛顿邮报》
“透过纸页传来的是罗斯独有的声音:痛苦、愤怒、傲慢和深沉,嘲讽的幽默。”——《出版人周刊》
“让我用一个过去从未使用过的词语来评价这部作品:杰作。”——《亚特兰特月报》
“这出精彩的道德短剧展示了我们的肉体如何独断地指引着我们的人生。典型的罗斯。”——《图书馆期刊》
“同样的领域,同样令人惊叹的杰作。”——《观察报》
“……优雅、尤为勇敢的艺术杰作。”——奥普拉杂志。
“……罗斯写作生涯的巅峰时刻,给人留下了印象最为深刻的震撼。”——《芝加哥论坛报》
《凡人》的书名源自一部中世纪道德剧,讲述一个“凡人”被死亡召唤时的临终经历。罗斯的《凡人》则是一个关于失去与悔憾、病痛与...
平淡的叙事难掩技艺的张力。——约翰•班维尔
“对我们所有人必将要面对的人生顿悟的深入解读。”——《科克斯书评》
“《凡人》是小说中少有能够捕捉到存在的悲悯的寓言。”——《华盛顿邮报》
“透过纸页传来的是罗斯独有的声音:痛苦、愤怒、傲慢和深沉,嘲讽的幽默。”——《出版人周刊》
“让我用一个过去从未使用过的词语来评价这部作品:杰作。”——《亚特兰特月报》
“这出精彩的道德短剧展示了我们的肉体如何独断地指引着我们的人生。典型的罗斯。”——《图书馆期刊》
“同样的领域,同样令人惊叹的杰作。”——《观察报》
“……优雅、尤为勇敢的艺术杰作。”——奥普拉杂志。
“……罗斯写作生涯的巅峰时刻,给人留下了印象最为深刻的震撼。”——《芝加哥论坛报》
《凡人》的书名源自一部中世纪道德剧,讲述一个“凡人”被死亡召唤时的临终经历。罗斯的《凡人》则是一个关于失去与悔憾、病痛与死亡的故事。小说的主角曾是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有过三次失败的婚姻,两个仇视他的儿子和一个挚爱他的女儿。他还有一个随时照顾他的好哥哥,其健康的体魄甚至令他妒忌。从童年的夏季在海边初次见证死亡,到精力旺盛的成年时代事业上的成功、几次婚姻家庭的聚散,再到步入老年看着同代人日渐凋零、自己屡遭病变,孤独和无力感成了他生活的主题。这就是罗斯笔下“凡人”的一生,坦率、深沉,又具有普遍意义。
凡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1997年,菲利普•罗斯凭借《美国牧歌》摘得普利策文学奖。1998年,罗斯在白宫受颁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2年,他又获得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虚构类作品金奖,该奖的往届获奖者有约翰•多斯•帕索斯、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等著名作家。罗斯于1960年、1996年分别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和《萨巴斯的剧院》两度将美国国家图书奖揽入囊中。此外,他还获得美国书评人协会奖两次,笔会/福克纳奖三次。罗斯的《反美阴谋》被誉为“2003-2004年度以美国为主题的优秀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于2005年荣获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奖和W.H.史密斯文学奖年度最佳图书。罗斯也因此成为W.H.史密斯文学奖设立四十六年以来首位两度获奖的作家。
2005年,罗斯成为第三位由美国文库为其出版权威版作品全集的在世作家。此后,罗斯接连获得笔会/纳博科夫奖(2006)和笔会/贝...
1997年,菲利普•罗斯凭借《美国牧歌》摘得普利策文学奖。1998年,罗斯在白宫受颁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2年,他又获得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虚构类作品金奖,该奖的往届获奖者有约翰•多斯•帕索斯、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等著名作家。罗斯于1960年、1996年分别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和《萨巴斯的剧院》两度将美国国家图书奖揽入囊中。此外,他还获得美国书评人协会奖两次,笔会/福克纳奖三次。罗斯的《反美阴谋》被誉为“2003-2004年度以美国为主题的优秀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于2005年荣获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奖和W.H.史密斯文学奖年度最佳图书。罗斯也因此成为W.H.史密斯文学奖设立四十六年以来首位两度获奖的作家。
2005年,罗斯成为第三位由美国文库为其出版权威版作品全集的在世作家。此后,罗斯接连获得笔会/纳博科夫奖(2006)和笔会/贝娄奖(2007)。2011年,他在白宫被授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同年,他又成为第四位布克国际文学奖的获得者。2012年,罗斯赢得西班牙最高荣誉——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2013年,他又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法国荣誉高等骑士勋章。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相信,大多数人都曾认为他很落伍。年轻时他就认为自己很落伍,他是那么规规矩矩,那么缺乏闯进,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没有由着自己的性子画画,随便靠什么古怪工作赚钱养活自己——他曾这样暗暗的憧憬——可是他太乖了,是个好儿子,于是他遵从父母的意愿,结婚,生子,进入广告业过安稳的日子。他从未想过自己可以不仅仅当一个凡人、一个为了维持一段天长地久的婚姻而付出一切的人。他正是怀着这样的期望结了婚。然而相反,婚姻成了牢狱,于是,经过多少次在工作时、在夜深难眠时曲折复杂的思索之后,他开始痛苦而不懈的寻找自己的出路。难道凡人就不会这样做吗?难道凡人们每天都不会这样做吗?与他妻子对所有人说的情况相反,他并不渴望那种为所欲为,无所不为的放纵的自由。远非如此。他是在憎恶自己所拥有的同时,渴望一种稳定的状态。他不是那种希望过两种生活的人。无论顺从父母意愿带来的是限制还是安逸,他都认了。他想要的,仅仅是扫除脑海中婚姻冲突的羞耻所滋生的丑恶念头。他并不要求与众不同。那只会遭受灾难、批评、不被理解。他说服自己,为了避免精神分裂的过半辈子,无论他的所作所为令两个孩子失去什么,作为一个凡人,他最终都可以获得原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
他十三岁——也就是在礼拜六行成人礼后的礼拜天——就跟豪伊一起,不把犹太教当回事儿了,从那时起就不曾踏足犹太会堂一步。 他很早就认定宗教是一种谎言,所有宗教都具攻击性,他认为他们那些迷信的蠢话毫无意义,幼稚可笑,他受不了这种彻头彻尾的未成人状态:那种由婴幼儿的对话、正义感、羔羊般的教友和热切的信众。关于死亡和上帝的胡言乱语,关于老掉牙的天堂幻想,他一概不接受。只有我们的身体,由我们之前那些生生死死的身体决定我们生存、死亡条件的身体。如果说他已经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安生立命的哲学环境,那么身体就是这个环境——他很早就本能的领悟到这一点,无论多么原始,它就是整个环境。他要是写自传,会给它取名“一个男性身体的生与死”。但是,他退休后想画画,而不是写作,于是他把这个题目给了他的一组抽象画。 但是,无论他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都无法改变到泽西收费高速公路出口附近那个破败的墓园,将父亲安葬在母亲旁边的那一天。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凡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凡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凡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 条 )



死亡和衰老,谁更可怕?


什么是你一生视为珍宝之物?
> 更多书评 36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挺不错..非常好 | 来自西域神话 | 2020-07-26 19:45: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Houghton Mifflin (2006)8.4分 7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7月)7.7分 1059人读过
-
Vintage (2007)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Vintage (2007)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黄书 (丝绒陨)
- 做的书 (杨四月)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凡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狄狄 2021-03-24 19:15:41
三星半。罗斯以其勇敢、直率和一种近于唯物的细致笔法,把“老年是一场大屠杀”的图景楔入了我们的脑海中。对于坚信所谓上帝是虚构、今生就是自己惟一的凡人来说,他的一生是“身体感”很强的一生。少年时,因为有健康的身体,随意的玩耍都能让他傻乐不已,这种陶醉感“简直要一口咬下一块肉,品尝自己身为血肉之躯的味道。”中年时,身体欲望的满足仿佛许诺了生而为人的最大快乐,一再让他斩断婚姻、亲情的羁绊。年老时,身体依靠... 三星半。罗斯以其勇敢、直率和一种近于唯物的细致笔法,把“老年是一场大屠杀”的图景楔入了我们的脑海中。对于坚信所谓上帝是虚构、今生就是自己惟一的凡人来说,他的一生是“身体感”很强的一生。少年时,因为有健康的身体,随意的玩耍都能让他傻乐不已,这种陶醉感“简直要一口咬下一块肉,品尝自己身为血肉之躯的味道。”中年时,身体欲望的满足仿佛许诺了生而为人的最大快乐,一再让他斩断婚姻、亲情的羁绊。年老时,身体依靠药物和手术苟延残喘,衰败的身体露出了它是唯一统治者的真面目。人死后,身体才变成彻底的身体,母亲的尸体让他觉得“看到的是一块石头,沉重的、阴郁的、石头一般的重量昭示着:死亡就是死亡——没有别的。”这是一个老年目光下的专注于“身体”的惨烈故事,只不过有时过于专注,挤压了生命感受的丰富性,显得逼仄、单调。 (展开)
18 有用 maomao 2020-07-12 22:46:14
纸质版行间距巨大
0 有用 Aulis 2020-06-21 10:09:25
2020.8.21补记 其实是值得五星的,感觉自己有点错过了这本书,当时读的时候状态不太对,有眼前事需要解决的焦灼在。“平淡的叙事难掩技艺的张力”,是的,平淡的叙事也难掩情感的张力,能够真正打动人。我大概需要多读几本PR再来系统地谈感悟。
0 有用 啃卡车 2020-09-17 00:26:49
像你像我像那野草野花……
0 有用 一只ki 2022-03-27 11:04:28
开头葬礼的手法让我想起了《局外人》,这个主角相比梅尔索来说,在很多人眼里应该已经算是个成功人士了,但是回顾一生,他背叛了太多了,伤害了太多人,年老时谁都想从头来过,最后在逐渐克服了死亡恐惧时,一切却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