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疾病如何成为历史?
引言:辛追的血吸虫病与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肺结核
第一节、“什么是疾病”的历史解答
第二节、以社会和文化超越回溯诊断?
第三节、全球史、DNA、出土文献与回溯诊断的“回归”?
第四节、疾病、历史实体性与重塑历史叙事的可能
第五节、本书的内容结构
“帝国”的凝视?
第二章 癃的歧义——秦汉时代国家与医学视野中身体的歧路
第一节、出土文献与“癃”的意涵
第二节、王制与方土——国家目光下身体的思想渊源
第三节、帝制中国的建立与身体状况的纳入
第四节、《封诊式》、令史与国家对身体的观察
第五节、文本和算术的运作
第六节、“癃”与“淋”——漫长的替换
余论:歧义的意义
第三章 制造三疾——从走马楼吴简中的身体记载到唐代《三疾令》
引言
第一节、户籍制度与身体的注定
第二节、国家目光与医学目光的相遇与歧路——尰、肿足和脚气的历史
第三节、从身体到身分
余论、制造三疾
安静的“恐慌年代”?
第四章 模糊的“注”——汉唐之间的墓葬文书与注连出现的仪式语境
第一节、语境与仪式——汉魏解除镇墓文与模糊的意义
第二节、汉魏解除镇墓文的文本与仪式语境
第二节、“注”的衍生——敦煌地区解除镇墓文中的注病书写
第四节、仪式遗存与吐鲁番衣物疏中的“注”的消失?
余论:仪式文本中词汇的意义
第五章 仪式、身体、罪谪——汉唐间道教的上章仪式与注连
第一节、汉唐间道教上章仪式的历史与文本语境
第二节、上章、注连与冢讼
第三节、仪式、时空选择与身体
余论
第六章 若隐若现的城市中被遗忘的尸体?——隋代中期至唐代初期的疾疫、疾病理论的转化与长安城
第一节、辑录出的“疾疫时代”与言说的限度
第二节、疾病名义的追寻与疾病是谁的实体
第三节、抄撰的文本与疾病类别的整合
第四节、地域的语境:疾病、医者、医书的风土与若隐若现的城市
第五节、死亡的身体:被遗忘?
第六节、在城市中重思死亡的身体
第七节、余论:疾疫的叙事与城市中多样的话语
第七章 意义的破碎和重构——禁咒术、发病书和注连的转化
第一节、禁咒与注连——禁注术的文本和仪式
第二节、《发病书》中注病书写的遗痕
第三节、余论:在禁咒术与发病书之间:“恐慌年代”的终结?
“沉默”的创伤?
第八章 石之低语——墓志所见晚唐洛阳豫西的饥馑、疾疫与创伤叙述
第一节、被记载的饥馑和被遗忘的疾疫
第二节、职责与自全——男性经历的叙述
第三节、“倾城之恋”——沈子柔和源匡秀的故事
第四节、信仰与情感——张留客和李管的故事
第五节、见证者和叙述者——创伤记忆的弥散和挪用
第六节、余论:沉默与言说之间的“创伤症候”
第九章 尾声:“谁”的留白——创伤、自我与历史叙事中的个体
引言、解读“沉默”
第一节、“谁”在写作?
第二节、“自我”、个体与创伤
第三节、信仰的叙事
第四节、人若全善,天必夺之
第五节、余论:留白与存在——另一种用知识讲故事的方式
· · · · · · (
收起)
0 有用 智术师 2022-10-05 22:20:15 广东
中国古代医疗文化史研究参考书目。本书看似是一部学术专著,其实是一部论文集,阅读体验一般。
0 有用 肢解或被欺骗的 2022-11-20 22:05:50 浙江
《导论》:疾病/医学史的认知史,挑战疾病实体性论,分析希尔舍、富士川、廖温仁、陈邦贤、德贞、伍连德、王吉民、余岩、章太炎、范行准、梁其姿、罗森伯格、凯博文等人各自在此中的位置及其认知底色构成的来源。 《癃》:秦汉国家的身体管理,癃、淋替换。《三疾》:汉唐国家视野下的个体及其常规/异质性身体、身体的身分化。 《注》《上章》:仪式中的文本与现实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确切关系。
39 有用 momo 2020-06-16 22:25:26
没有那么难懂的,但是完全理解也不简单,阅读他的书,你需要谙熟科哲、科学史的主流理论,并且熟悉福柯的话术,当然耐不住他时不时给你蹦出来一个(社会学、文化研究、文艺理论……的术语)《石之低语》这篇论文,我应该看的最明白,就是一种记忆研究了,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看了两遍,勉强看懂了,如果你能理解他写的东西,应该能看出来,他还原的不止是过去的逝者,更是曾经历史上的一个个行动者。那个时候看疫情最严重的湖北,... 没有那么难懂的,但是完全理解也不简单,阅读他的书,你需要谙熟科哲、科学史的主流理论,并且熟悉福柯的话术,当然耐不住他时不时给你蹦出来一个(社会学、文化研究、文艺理论……的术语)《石之低语》这篇论文,我应该看的最明白,就是一种记忆研究了,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看了两遍,勉强看懂了,如果你能理解他写的东西,应该能看出来,他还原的不止是过去的逝者,更是曾经历史上的一个个行动者。那个时候看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微博上各种患者的求助,家破人亡,你再看看陈昊引用的布尔迪厄的“制度性自欺”讨论历史,当时各种征收别的城市物资的情况,种种乱象,历史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展开)
0 有用 礼馨 2022-11-06 11:46:20 北京
“我们要理解面对疾病的个体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它们如何在构成历史叙事的网络中存在。”
9 有用 teC5NoR 2020-07-11 08:36:37
一种知识社会史研究。导论追索疾病成为社会实体的学术史,结合拉图尔和福柯的科学史进路,将疾病史定位为知识史——作为一种知识的疾病被哪些词语所言说,词语之间又如何替换、蔓延、模糊和沉默?即疾病知识所关系的知识型是什么。第一部分“编户齐民的生命政治”,国家的统计凝视将身体间的差异作为认识对象来编排与干预,有关疾病与身体的知识制造了户籍中的“个体",权力之于主体的生产性即在于此。第二部分“注的考古学”,讨... 一种知识社会史研究。导论追索疾病成为社会实体的学术史,结合拉图尔和福柯的科学史进路,将疾病史定位为知识史——作为一种知识的疾病被哪些词语所言说,词语之间又如何替换、蔓延、模糊和沉默?即疾病知识所关系的知识型是什么。第一部分“编户齐民的生命政治”,国家的统计凝视将身体间的差异作为认识对象来编排与干预,有关疾病与身体的知识制造了户籍中的“个体",权力之于主体的生产性即在于此。第二部分“注的考古学”,讨论“注”和“注连”在不同文本和语境中的变动,即某种知识如何在不同的仪式、信仰与城市中被各自表述,以及这些不同的言说方式对病人与治疗者身份的塑造。第三部分延续此前思路,将个体的成立视为知识与权力运行的结果,考察瘟疫带来的知识和观察视野如何重新确立个体和由此带来的创伤与沉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