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品方: 启皓文化
原作名: The Power
译者: 袁田
出版年: 2021-1
页数: 306
定价: 59
ISBN: 9787520715775
内容简介 · · · · · ·
女性科幻小说力作,《使女的故事》+《饥饿游戏》=《力量》
原著改编美剧已开拍,《使女的故事》导演执导
撞击世界的反乌托邦题材,颠覆性别与权力的讽刺之作。当男性不再占据上风,被排挤,被压制,被侵犯,经历女人曾承受的苦难。迟到数千年的"女孩世代"终于降临--它的终点又在何处 ?
首部荣获英国文学大奖"女性小说奖"的科幻小说
加拿大知名作家,《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赞誉推荐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17年度最爱图书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
《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图书,《华盛顿邮报》年度十大图书
《洛杉矶时报》《旧金山纪事报》《Bustle杂志》《Paste杂志》年度最佳图书
《金融时报》《泰晤士报》《观察家》《每日电讯报》《卫报》《大西洋月刊》《VOGUE》《Harper's Bazaar》《Grazia》《Glamour》、BBC联合推荐
----...
女性科幻小说力作,《使女的故事》+《饥饿游戏》=《力量》
原著改编美剧已开拍,《使女的故事》导演执导
撞击世界的反乌托邦题材,颠覆性别与权力的讽刺之作。当男性不再占据上风,被排挤,被压制,被侵犯,经历女人曾承受的苦难。迟到数千年的"女孩世代"终于降临--它的终点又在何处 ?
首部荣获英国文学大奖"女性小说奖"的科幻小说
加拿大知名作家,《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赞誉推荐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17年度最爱图书
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
《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图书,《华盛顿邮报》年度十大图书
《洛杉矶时报》《旧金山纪事报》《Bustle杂志》《Paste杂志》年度最佳图书
《金融时报》《泰晤士报》《观察家》《每日电讯报》《卫报》《大西洋月刊》《VOGUE》《Harper's Bazaar》《Grazia》《Glamour》、BBC联合推荐
------------------------------------------------------------------------------------------------
【内容简介】
一夕之间,全球各地的女孩发现,她们拥有了一种力量。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能通过锁骨上的束肌释放一种致命电荷,在别人身上引发剧烈的疼痛——甚至死亡。
当女孩们开始随心所欲地使用这种力量,世界反转,每个男人都感到,他们失去了掌控的能力。
一位美国南方的悲惨女孩借助力量制伏了向她施暴的养父,由此开启全新的人生,成为新世界的精神领袖;一个来自东伦敦下层黑帮家庭的女儿目睹母亲惨遭杀害,因为力量的觉醒,接管家族事业,成为世界秩序改变的幕后参与者;一个美国中年女参议员奋不顾身保护自己的女儿,也通过女儿被唤醒力量,在政坛平步青云,直接掌控世界的走向;一个来自尼日利亚的男性摄影记者也拍下了身边类似的画面:性侵、暴力、虐待、歧视、恐惧……作为巨大变革的记录者,他通过画面与文字展示着突然赋予女性的能力如何改变了每个人。
女性得到了这种强大的新能力,她们能像历史上男人使唤女人一样支配男人。相似的事件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报道,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剧变,透过四位主角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之间长久失衡的关系发生了大反转:当女人握有“力量”,世界会是什么模样?
娜奥米·阿尔德曼的文字充满力量,她透过扭转两性之间的关系来描写我们处在全新变化边缘的世界:男人发现他们不再拥有控制的权利,迟到数千年的“女孩世代”终于降临了——它的终点又会在哪里?
------------------------------------------------------------------------------------------------
【权威推荐】
充满电力,一拿起来就让人入迷!之后,你会重新,思考,一切。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力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女的故事》。》,如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经典小说一样,它也是一部令人感到恐惧和愤怒,又受到启发和鼓励的女性主义作品。最好是戴着绝缘手套打开这本书,因为它尖利的讽刺火花四溅。
--《华盛顿邮报》
《力量》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想象了如果男性不再占据上风,两性之间延续千年的力量关系倒转,世界将会怎样。这部大胆而富有原创性的作品,值得每个女人细细阅读(因此,每个男人也应该读)。
--《泰晤士报》
每一页都令人入迷。阿尔德曼创造了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热烈而充满激情。读这本书时,仿佛能感到它发出的电力正嗡嗡作响。
--《纽约时报书评》
乍看之下,这不过是一本为女性赋权的科幻小说,但随着故事的深入,它最终成为对拥有权力、滥用权力以及权力本身的一次拷问。堪称经典的故事,宏大、疯狂、引人入胜……美妙而发人深省。阿尔德曼用优雅而精准的文字对权力、可能性与变革进行了一次形而上的探索。
--《卫报》
棒极了。我读完非常激动。非常聪明的故事,可怕、悲伤但真实的故事。这是一部具有经典风范的作品,很难想象之前从来没有人写出过。
--乔斯·韦登(《神盾局特工》、《复仇者联盟》编剧、导演)
这部作品兼具了复杂的叙事、哲学的探索,以及恢弘的写作。
--ELLE杂志
如此精彩,如此绚丽,它必定会成为科幻文学经典。
--BBC
力量的创作者
· · · · · ·
-
娜奥米·阿尔德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娜奥米·阿尔德曼,英国小说家,毕业于牛津大学,现任英国巴斯泉大学创意写作教授。阿尔德曼师从加拿大知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曾被《格兰塔》杂志评选为最佳青年小说家之一,并获得英国橘子文学新锐作家奖和《星期日泰晤士报》青年作家奖。她在英国广播公司四台主持科学节目,也是畅销手机游戏《Zombies,Run!》的开发者。著有小说《违命》、《课程》和《说谎者的福音书》。2017年,阿尔德曼凭借《力量》一书赢得英国文学大奖——女性小说奖。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们问:“你为什么称上帝为她?” 夏娃说:“上帝既不是女人也不是男人,上帝二者都是。但现在她开始向我们展示她的一副新面貌,我们已经忽视太久的一面。” 她们问:“那耶稣呢?” 夏娃说:“耶稣是儿子,但儿子是母亲生的啊。你们想一想:上帝和世界,哪一个更大?” 她们已经从修女那里学过这个了,于是她们说:“上帝更大,因为上帝创造世界 夏“所以创造者比作品更大? 她们说:“必定如此的。 然后夏娃又问:“那母亲和儿子,哪一个更大?”她们踌躇了,因为她们认为她的话可能亵渎神明。 夏娃说:“经文上已经暗示了。已经有人告诉我们,上帝以人身来到世上。我们已经学会称上帝为“父。是耶穌教导的。” 她们承认这是事实。夏娃说:“所以我要教一样新的东西。我们被赋予这种力量,是要让我们端正说法。母亲是天堂的信使,而非儿子。我们都要称上帝为母亲”。上帝母亲以马利亚的身体来到世上,马利亚放弃了自己的孩子使我们解脱罪恶。上帝一直说她会回到人间。她现在回来了,要用她的方式教导我们。”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八年前 -
你知道吗?针对男性的一些最恶劣的过分的行为从来没有——反正在我看来——在大灾变时代之前,从来没有针对女性作恶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通信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力量"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力量"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两位严肃女士 7.0
-
- 房间里的母亲 7.8
-
- 性、謊言、吹哨者 8.7
-
- 步履不止 7.7
-
- 我本不该成为母亲 8.0
-
- 莉莉丝的孩子1:破晓 7.5
-
- 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们 7.0
-
- 她之所以为她 8.5
-
- 最后一刻的巨变 7.2
-
- 蓬帕杜夫人 6.7
力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VIKING (2016)7.3分 62人读过
-
Penguin (2017)7.6分 29人读过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17)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大塊文化 (2018)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橙子小说奖(现已更名为女性小说奖) (藤原琉璃君)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比尔·盖茨年度与夏季荐书 (柏林见心)
- 所有感兴趣的都要看~~~~~~~ (qianyu)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力量的评论:
feed: rss 2.0
28 有用 空空 2021-06-09 18:39:02
2021娱30:把书中所有角色性别互换,其实描写的就是当下,但如果只是看女性成为男性会如何,现实还不够我看的吗?作者若是想让男性反思父权,那多半失败,因为书中描写的女性统治只是坚定了一些男性反对女权主义的理由,即人类社会必定是一边统治另一边,如果女性翻身了,男性就倒霉了,她们只会一样残忍,所以最好倒霉的还是女性吧,评论中如果有借此反对女权主义的,我丝毫不会觉得奇怪。如果作者是想让女性警惕女性统治的... 2021娱30:把书中所有角色性别互换,其实描写的就是当下,但如果只是看女性成为男性会如何,现实还不够我看的吗?作者若是想让男性反思父权,那多半失败,因为书中描写的女性统治只是坚定了一些男性反对女权主义的理由,即人类社会必定是一边统治另一边,如果女性翻身了,男性就倒霉了,她们只会一样残忍,所以最好倒霉的还是女性吧,评论中如果有借此反对女权主义的,我丝毫不会觉得奇怪。如果作者是想让女性警惕女性统治的滥权,这有点像一个奴隶还没成为平民,就担心自己能不能做个好皇帝,世行预测男女平等都还要一百多年才能实现呢,女权社会啥时候才能降临啊!这种过度的自省分点给男同胞吧,即便不像有些男性那样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也不要这么没自信好嘛。你还奇怪为何今天绝大多数的统治者是男性,还没干就说自己不行,谁会支持你呢? (展开)
120 有用 Nelly.L 2021-01-18 14:27:57
性转版《使女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不受约束的、绝对的强力只会导致压迫。弄明白这种权力结构关系,我们就更能看清为何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对这本书的设定我唯一觉得不够合理的是男性的反应过于温和,要知道现在女性只不过在网上表达自己的不满部分男性就急吼吼地“性别对立”了呢。
10 有用 贪嗔 2021-03-24 17:28:05
翻译影响阅读体验,像是在看机翻。叙述方式特别意识流,以至于读完后还是有点不明所以。也许有一天会回来改评分。
2 有用 盐少女 2021-01-21 11:30:14
如果拥有权力,你会用它做什么?我时常对掌握权力感到迟疑,归根结底是因为对人性不信任。总认为,因弱生怨的人掌握权力后,也一样会被权力所反噬。整部书的设定稍微有点混乱,最好的部分是结尾的通信,“你写的都是些男性文学”,“你考不考虑换个女性名字发表这篇作品”,对现实情况的性转描写,总是能让人在荒谬感之中看清很多事情。
11 有用 momo 2023-06-24 23:52:21 山东
被电视剧骗来的,感觉自己吃了口大💩,什么lib大集萃,行文间表达了作者对rad的态度是嘲讽和贬低的: 最强的女战士被父兄阉割了器官后,女性器官被移植到了兄身上,父亲明确表示要将买卖女性器官做成生意,激进女人们帮她夺回自己的器官后,她却毫无感激,而是质问她们为什么要杀了兄弟,事后她和父亲大谈特谈自己爱上了一个男的,父女其乐融融; 宗教脑的女性打着建造更好的女性国度的口号,却主张“求和”并呼吁一起对... 被电视剧骗来的,感觉自己吃了口大💩,什么lib大集萃,行文间表达了作者对rad的态度是嘲讽和贬低的: 最强的女战士被父兄阉割了器官后,女性器官被移植到了兄身上,父亲明确表示要将买卖女性器官做成生意,激进女人们帮她夺回自己的器官后,她却毫无感激,而是质问她们为什么要杀了兄弟,事后她和父亲大谈特谈自己爱上了一个男的,父女其乐融融; 宗教脑的女性打着建造更好的女性国度的口号,却主张“求和”并呼吁一起对抗激进女性战士势力; 将父权垃圾制度仅做最粗暴的性别对调成女性掌权下的制度,并对女性政权加以贬低; 恋爱脑的女儿为incel男友与母亲疏远 结尾,提出的女性道路居然是“全世界毁灭后所有人退回石器时代”😅并且,甚至直接消解了性别并强调所谓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由” 😅目田人的想象力真是哈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