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日本美学经典,重新定义美与生活。
★“幽玄”——日本建筑、摄影、产品设计的原点,启发当代设计者的美学哲思
★一代美学大师大西克礼写给年轻人的简明美学读本
★三宅一生、安藤忠雄、原研哉、小津安二郎一致推崇的日本美学
★安藤忠雄:若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认真凝视眼前名为“影”的苦难现实。
★畅销十年,累计再版十余刷,豆瓣高评
★全彩插图,唯美设计,精装典藏
【内容简介】
幽是隐微,玄是奥妙的黑,幽玄原指枯淡之心的深邃境地,诸行无常的人生真义。
形而上的幽玄,在一首首和歌中发展出丰富的美学意涵,隐蔽、枯寂、妖艳、写意,最后调和成一种在阴暗中追求的美感,拢之在内,时空无限,内在充实。
引进阴影,而不是光。从阴翳中发现美,又为了美的目的利用阴翳。日式庭园、和室、壁龛……昏暗美感的空间中进驻了永恒的闲寂,静谧、悠远的幽玄余情,成为带有神秘色彩的...
【编辑推荐】
★日本美学经典,重新定义美与生活。
★“幽玄”——日本建筑、摄影、产品设计的原点,启发当代设计者的美学哲思
★一代美学大师大西克礼写给年轻人的简明美学读本
★三宅一生、安藤忠雄、原研哉、小津安二郎一致推崇的日本美学
★安藤忠雄:若人生中追求“光”,首先要认真凝视眼前名为“影”的苦难现实。
★畅销十年,累计再版十余刷,豆瓣高评
★全彩插图,唯美设计,精装典藏
【内容简介】
幽是隐微,玄是奥妙的黑,幽玄原指枯淡之心的深邃境地,诸行无常的人生真义。
形而上的幽玄,在一首首和歌中发展出丰富的美学意涵,隐蔽、枯寂、妖艳、写意,最后调和成一种在阴暗中追求的美感,拢之在内,时空无限,内在充实。
引进阴影,而不是光。从阴翳中发现美,又为了美的目的利用阴翳。日式庭园、和室、壁龛……昏暗美感的空间中进驻了永恒的闲寂,静谧、悠远的幽玄余情,成为带有神秘色彩的的东方美学经典。
作者简介 · · · · · ·
大西克礼
日本美学家、东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前身)名誉教授,退休后埋首于美学研究与翻译。著有《物哀》《幽玄》《侘寂》等书,是日本学院派美学的确立者暨代表人物。他严谨的论述不仅完备了日本特有的美学概念,也成为后人掌握日本独特美学的经典。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抗战史学会理事等。译有《日本文论选》及井原西鹤等日本古今小说名著,共100余万字。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孕育幽玄的歌道与歌学
第二章 幽玄展现的美学形式
第三章 余情缠绕的幽玄美学
第四章 读《正彻物语》,品幽玄之姿
第五章 如何看待作为审美理想的“幽玄”
第六章 认识幽玄的艺术价值
第七章 幽玄是日本民族的美学焦点
第八章 幽玄概念的美学分析
附录 古代名家论幽玄
· · · · · · (收起)
幽玄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幽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体会幽玄,享阴翳之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河北小珊 评《幽玄》 幽玄是日本的三大传统美学之一,是日本建筑、摄影、产品设计的原点,启发当代设计者的美学哲思。 “放眼远看,群鸽掠海面,波涛残月间”,这便是大西克礼眼中的幽玄。大西克礼是日本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正确地理解和介绍西方美学,主张摆脱以往... (展开)> 更多书评 6篇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8.1分 195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1天前曾上架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幽玄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木三石 2020-12-13
在半明半暗中闪现,随着光线的移动,光影互相交错,带来相当细致的美感。
0 有用 刺眼的光 2020-12-08
美学概念中,Erhabene这个德文单字被解释为面对伟大的事物时所产生的敬畏之情的体现。虽然听起来与日本中世和歌诗人偏好歌咏的「寂静秋暮」或「凋枯芦荻」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他要表达的是幽玄的深奥与神秘,是含括了接近超自然的神圣境界。再回到西行的水鸟离泽之歌,西行研究学家西泽美仁教授对水鸟展翅掀起涟漪之声做了如下的解释:「彷佛神祇降临般的如雷巨响」(《西行:魂之旅路》角川文艺出版,2010年)。这... 美学概念中,Erhabene这个德文单字被解释为面对伟大的事物时所产生的敬畏之情的体现。虽然听起来与日本中世和歌诗人偏好歌咏的「寂静秋暮」或「凋枯芦荻」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他要表达的是幽玄的深奥与神秘,是含括了接近超自然的神圣境界。再回到西行的水鸟离泽之歌,西行研究学家西泽美仁教授对水鸟展翅掀起涟漪之声做了如下的解释:「彷佛神祇降临般的如雷巨响」(《西行:魂之旅路》角川文艺出版,2010年)。这么看来,大西克礼将幽玄定位在崇高之美的范畴之内,的确符合日本中世和歌的幽玄境界。 (展开)
0 有用 刘炫缨 2020-12-10
与“物哀”相联的另外一个审美感觉,叫做“幽玄”。这是一种很难用言语或者文字表述的美感
0 有用 陌上緩歸 2020-12-10
感性的美走进深邃不透光的黑,美如真理,空寂而深远,在隐蔽下无限延伸。
0 有用 忆江南 2020-12-03
日本民族对于世界文明最主要的贡献乃在于美学——“物哀”与“幽玄”,将美推向极致
0 有用 不想要昵称。 2021-02-14
和我的状态我听的经融为一体了
0 有用 木三石 2020-12-13
在半明半暗中闪现,随着光线的移动,光影互相交错,带来相当细致的美感。
0 有用 文艺青年7878 2020-12-13
幽玄之美,隐喻、朦胧,深入到创作中,它有其独特的美,巧妙运用必是点睛之美。
0 有用 陌上緩歸 2020-12-10
感性的美走进深邃不透光的黑,美如真理,空寂而深远,在隐蔽下无限延伸。
0 有用 晓虎ル 2020-12-10
幽玄之美一定会引发脱俗之美。脱俗,脱离俗世。我觉得这是任何美学都不能缺少的一个要素,逃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