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崩盘》是关于全球化时代第一场世界性金融海啸的史诗,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当代史。
作为对20世纪历史有精深研究的杰出历史学家,亚当·图兹采用全球视角,详细叙述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危机及其后错综复杂的世界历史。他不仅从金融学的角度解释危机爆发的技术性原因,还花很大篇幅阐述危机对这十年来世界政治形态的塑造,呈现了丰富的原创性主题:经济发展的无序和债务流动的不稳定;单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金融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投资、政治和武力以无形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的不平衡关系;金融危机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美国中产阶级的危机;中国的崛起;围绕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资源展开的争斗。
尽管最初有人试图将金融危机淡化为地方性事件,但亚当·图兹认为,2008年开始在华尔街发生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转捩点,从英国和欧洲的金融市场,到亚洲、中东和拉丁...
《崩盘》是关于全球化时代第一场世界性金融海啸的史诗,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当代史。
作为对20世纪历史有精深研究的杰出历史学家,亚当·图兹采用全球视角,详细叙述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危机及其后错综复杂的世界历史。他不仅从金融学的角度解释危机爆发的技术性原因,还花很大篇幅阐述危机对这十年来世界政治形态的塑造,呈现了丰富的原创性主题:经济发展的无序和债务流动的不稳定;单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金融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投资、政治和武力以无形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的不平衡关系;金融危机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美国中产阶级的危机;中国的崛起;围绕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资源展开的争斗。
尽管最初有人试图将金融危机淡化为地方性事件,但亚当·图兹认为,2008年开始在华尔街发生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转捩点,从英国和欧洲的金融市场,到亚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的工厂和造船厂,全球治理不得不做出重新调整和安排。在美国和欧洲,资本主义民主面临挑战,引发了乌克兰的内战、希腊的混乱、英国脱欧、特朗普的崛起和各国民粹主义的抬头,西方世界遭遇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大危机。
危机席卷而来,世界格局、全球经济和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说危机已经过去了吗?我们有能力和信心应对下一场全球危机吗?
崩盘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亚当·图兹(Adam Tooz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曾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兴趣为20世纪和当代经济史,并广泛涉猎政治、思想和军事历史领域。代表作《毁灭的代价》获沃尔夫森历史图书奖和朗曼—今日历史图书奖,《滔天洪水》获《金融时报》《新政治家》2014年度好书、2015年度《洛杉矶时报》历史类图书奖,《崩盘》获莱昂内尔·盖尔伯奖、《经济学人》2018年度好书、《纽约时报》2018年度关注好书等荣誉。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山雨欲来
第1章 “错误的危机”
第2章 次级抵押贷款
第3章 跨大西洋金融
第4章 欧元区
第5章 多极世界
第二部分 全球危机
第6章 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第7章 政府救市
第8章 “最重要的”全球流动性
第9章 被遗忘的欧洲危机:东欧
第10章 风起东方:中国
第11章 二十国集团
第12章 经济刺激政策
第13章 修复金融业
第三部分 欧元区
第14章 2010年的希腊:拖延塞责和装聋作哑
第15章 债务时代
第16章 零国集团主导的世界
第17章 厄运循环
第18章 不惜一切代价
第四部分 余 震
第19章 美国哥特
第20章 缩减量化宽松引发的恐慌
第21章 “这个破欧盟”:乌克兰危机
第22章 这是一场政变
第23章 恐惧计划
第24章 特朗普
第25章 未来的走向
致 谢
注 释
部分名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为了在2016年初重振需求,北京启动了新一轮的信贷繁荣和财政刺激,同时着手清理扩张过度和产能过剩的重工业。北京恢复了对局面的掌控,向来以倡导市场自由闻名的西方媒体也无法掩饰它们的欣慰之情。《经济学人》评论道:“随着资金外流被堵住,大部分资金都流入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房价飙升,先是在大城市,然后是其他地方。小型汽车的销售税降低了一半。由此可见,这些控制和刺激措施奏效了。”[10]受此影响,亚洲的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制造业大幅增长,将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从崩溃边缘拉了回来。全球通缩的威胁逐渐消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25章 未来的走向 -
打算的。正如我们将在本书第一部分中看到的,美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包括这个时代的许多著名宏观经济学家都在批评布什政府,他们已经为灾难提前准备好了剧本:经济危机源于美国的双赤字,即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而双赤字导致美国对外债的依赖。布什政府推高的政府债务就是定时炸弹,早晚要爆炸。另一种说法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是英语国家的危机,18个月后,欧洲遭受的危机间接证明了这个说法。由于欧元区的政治与体制与美国不同,欧洲危机的发展路线也与美国不同。因此,历史叙事的逻辑似乎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欧洲危机紧接着美国危机爆发,两者各自有着独特的经济和政治逻辑。 中国既不愿遭受外来投资突然停止的打击,也不愿向美国寻求帮助。为了抵御风险,北京在选择挂钩美元时,汇率没有定得过高,反而很低。这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和德国的做法如出一。2这种选择有利于出口导向型增长,但是也有自身的问题。对人民币估值过低,将使进口价格过高,降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当中国对美国形成贸易顺差,购买美国政府债券时,资本正从贫穷的中国流入富裕的美国,资助美国人购买中国国内新的大工厂生产 不仅如此,要维持人为制定的低汇率,这本身就是一场战争。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从830亿美元猛增至2270亿美元,为保持人民币对美元的低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必须不断购买美元和出售人民币。为此只能增印人民币。在正常情况下,这可能导致国内通胀,失去竞争优势,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此为了“消除”人为干预市场的不良影响,中国人民银行要求中国的所有银行持有大规模的、不断增加的防御性储备金,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流通中的货币量。这种应对方式只有凭借中国政府和商业精英之间相当紧密的关系才能维持,这种关系建立在商业精英对中国政府的依靠、后者对其的领导以及双方共贏的基础上。中国企业家及其所有者,从以出为主导的蓬勃发展热潮中获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章 “错误的危机”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崩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崩盘"的人也喜欢 · · · · · ·
崩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从金融危机到全球疫情:危机如何改变世界格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深刻地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对金融危机进行反思的著作汗牛充栋。有些著作将金融危机视为美国自身的危机,而有些著作则从全球的角度出发审视这次危机,其中,由历史学家亚当·图兹所著的《崩盘》就是全球视角的代表之作。 2018年,英文版《崩盘》在金融危... (展开)
金融危机会再一次重演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多国加征高额关税引发全球股市巨震。短短几日,亚洲和欧洲多国股市暴跌、美股蒸发超过6万亿美元、黄金大跳水、国际油价暴跌,美国政府滥施关税导致全球经济秩序陷入严重混乱,但即便如此,特朗普仍没有收手的打算,甚至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这一... (展开)> 更多书评 33篇
论坛 · · · · · ·
什么鬼翻译,9.1分认真的? | 来自豆友2578448975 | 8 回应 | 2024-11-17 14:06:14 |
特里谢为什么不惜代价的阻止希腊重组?希腊重组会... | 来自8小时工作制! | 1 回应 | 2022-01-12 22:52:31 |
想看 | 来自十三月 | 2021-07-29 22:58:59 | |
啥时候出版啊? | 来自Romantic奶嘴 | 5 回应 | 2021-07-22 08:24: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Allen Lane (2018)8.9分 90人读过
-
八旗文化 (2019)8.4分 35人读过
-
Penguin (2019)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Allen Lane (201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华尔街史 (糖上瘾先生)
- 理想国译丛 [MIRROR] 完整书单 (理想国imaginist)
- 金融危机 (浪子回头)
- 豆瓣五星图书【经济学】 (爱玛·包法利)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崩盘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过期黄桃罐头 2021-08-27 01:54:59
评分好高,短评不少都是夸,微博上也有很多喜欢的博主在推荐…但读完的感觉真的是“就这?”,感觉就像拼凑了好多好多篇新闻稿,无论是叙述还是分析都感觉不怎么到位…读起来怪怪的😂看了图兹两本书之后开始犹豫要不要读他其他几本还没翻译过来的作品
1 有用 草昧 2022-12-05 09:08:43 河南
当成非虚构看很好,作者开章都说应把跨国企业当成审视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节点,但看文中,基本是把金融业中的跨国企业当成主要观察对象,作者是站在英美金融业的立场讲述,但他罗列的事实会让人产生一种疑惑,为什么不能降低一点效率,把安全提到 前面,金融业中很多东西最初都是为了降低风险而出现,而后来都成了投机的对象,金融现在已经复杂到业内人士都看不分明的今天,安全与效率那个更重要呢。作者还指出东亚外汇储备对美国... 当成非虚构看很好,作者开章都说应把跨国企业当成审视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节点,但看文中,基本是把金融业中的跨国企业当成主要观察对象,作者是站在英美金融业的立场讲述,但他罗列的事实会让人产生一种疑惑,为什么不能降低一点效率,把安全提到 前面,金融业中很多东西最初都是为了降低风险而出现,而后来都成了投机的对象,金融现在已经复杂到业内人士都看不分明的今天,安全与效率那个更重要呢。作者还指出东亚外汇储备对美国的影响,对德国的批评看不出对错,作者还是偏重次贷危机在经济 方面的影响,对政治方面的影响只是涉及了一些表象的事实,也许次贷危机的影响要我们离的更远时,才能看的更分明,比如对俄制裁的无力,次贷危机也是原因之一, (展开)
2 有用 夕颜 2021-10-21 08:20:27
让人头疼的金融市场专业术语,无休无止的扯皮、协商,资本主义每次病理性、周期性震荡,都必须趴在底层身上不停吸血。一本读了等于没读,只知道资本主义没救了,同时充满各种冠冕堂皇政治家虚假愿景的口号、声明和承诺。
3 有用 五花王 2021-08-31 22:54:47
基于左翼立场的金融危机史回顾,细节丰富,跨度全面,事实上我们至今仍未走出这场危机的冲击,作者所赞赏的不顾一切的救助和刺激措施,让这场漫长的萧条永无终结。或许新冠这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能起到某种左右,让苦痛做个了结:更好,或更糟,为了眼前的取舍,牺牲未来,也说不上什么,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和平,至少北京的天更蓝了,不是吗?
1 有用 双膝如木 2022-04-01 18:26:45
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一直讲到特朗普上台,写尽整整10年间重要国家、地区、世界的经济危机与动荡,不仅阐述金融危机背后各国央行、投行券商等金融企业、政府监管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联系,而且着重评述了欧盟、美国政策制定中的血腥冷酷的党派竞争、政治博弈,对于乌克兰危机等重要地缘事件对于全球经济金融带来的冲击同样细细阐述。 亚当·图兹没有明显的情形,甚至客观评述了中国在世界经济金融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已然... 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一直讲到特朗普上台,写尽整整10年间重要国家、地区、世界的经济危机与动荡,不仅阐述金融危机背后各国央行、投行券商等金融企业、政府监管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联系,而且着重评述了欧盟、美国政策制定中的血腥冷酷的党派竞争、政治博弈,对于乌克兰危机等重要地缘事件对于全球经济金融带来的冲击同样细细阐述。 亚当·图兹没有明显的情形,甚至客观评述了中国在世界经济金融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已然难能可贵。 作者学识之宽,触及面之广,令人惊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