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近代依恋伦理、客体关系和神经心理学研究都认为:母亲对女儿的人格具有决定性影响。
和母亲关系的好坏,会在日后女孩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与伴侣及孩子的关系中再现,也会在工作中呈现出来。女孩的性格、情绪、行为模式、关系模式……方方面面都受到母亲的影响。
如果你时常感到:
没有安全感、低价值感、情绪容易失控,那么是时候去探索自己如何被抚养长大,去理清与母亲的关系了。
在这本书中,作者会带领你一步步走出“命运轮回”。
第一步:分离·保持自己的心理边界
第二步:哀悼·直面失去的母爱,找回真实的情感
第三步:自爱·疗愈母爱的缺失
第四步:和解·重建健康的母女关系
第五步:认同·寻找真实的自己
第六步: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七步:突破·成为独立而自由的女性
突破模因遗传的束缚,找回生命的力量感。
我们身边常常见到这样的女性:
·她们可能有很多“他视角”的身体焦虑:担...
近代依恋伦理、客体关系和神经心理学研究都认为:母亲对女儿的人格具有决定性影响。
和母亲关系的好坏,会在日后女孩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与伴侣及孩子的关系中再现,也会在工作中呈现出来。女孩的性格、情绪、行为模式、关系模式……方方面面都受到母亲的影响。
如果你时常感到:
没有安全感、低价值感、情绪容易失控,那么是时候去探索自己如何被抚养长大,去理清与母亲的关系了。
在这本书中,作者会带领你一步步走出“命运轮回”。
第一步:分离·保持自己的心理边界
第二步:哀悼·直面失去的母爱,找回真实的情感
第三步:自爱·疗愈母爱的缺失
第四步:和解·重建健康的母女关系
第五步:认同·寻找真实的自己
第六步: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七步:突破·成为独立而自由的女性
突破模因遗传的束缚,找回生命的力量感。
我们身边常常见到这样的女性:
·她们可能有很多“他视角”的身体焦虑:担心自己身材不好、个子不高、长得不漂亮……
·她们可能有各种奇怪的躯体化症状,疼痛、失眠、易累、缺乏活力……
·她们遇事总是很纠结,常常无法感知和表达自己的需要、欲望、情感……
·她们总是在迎合讨好他人,或者在愤怒中倔强地不依赖任何人……
·她们既不快乐,又不痛苦,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心理学研究认为这些表现可能是因为“代际创伤”和“文化认同”。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里,从女孩到妻子到母亲,女性总是处于他者和附属的位置。甚至有很多女性认同这一观念,并且通过教育孩子的方式让这种思想世代相传。
例如一些母亲在自己还是小女孩的时候遭受过一些性别灾难。于是,她们会让自己的女儿也遭受同样的经历。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这样的重蹈覆辙,实在让人感觉心酸又可悲。
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只要重新审视和母亲的关系,找到创伤的源头,看见它、修复它,便可以重获生命的力量。
因为我是女性的创作者
· · · · · ·
-
侯玉珍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侯玉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艾利克森研究院注册催眠师,精神动力学取向咨询师。
从业12年,拥有6000+小时的临床咨询经验和600+小时的团体带领经验。
致力于“女性”议题的发展和研究,专注于帮助女性实现从内在开始的成长。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代际创伤:母女关系的爱与恨 / 003
第二章 共生的母亲:不放手的爱影响女儿一生 / 013
第三章 消失的母亲:害怕被抛弃的原因 / 021
第四章 自恋型母亲:享受“不完美” / 029
第五章 无回应的母亲:我们都渴望被看见 / 038
· · · · · · (更多)
第一章 代际创伤:母女关系的爱与恨 / 003
第二章 共生的母亲:不放手的爱影响女儿一生 / 013
第三章 消失的母亲:害怕被抛弃的原因 / 021
第四章 自恋型母亲:享受“不完美” / 029
第五章 无回应的母亲:我们都渴望被看见 / 038
第六章 拒绝型母亲:为什么你总是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 046
第七章 情感剥夺的母亲:缺失的照顾、共情与保护 / 053
第八章 情感混乱的母亲:为什么你会在关系中受伤 / 062
第九章 难言之痛:心理问题与身体疼痛 / 070
第十章 认同母亲:你为什么和母亲越来越像 / 076
第二部分 如何摆脱母亲对你的影响 / 083
第十一章 分离:保持自己的心理边界 / 085
第十二章 哀悼:直面失去的母爱,找回真实的情感 / 093
第十三章 自爱:疗愈母爱缺失的创伤 / 100
第十四章 和解:重建健康的母女关系 / 108
第十五章 认同:寻找真实的自己 / 116
第十六章 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 123
第十七章 突破:成为独立而自由的女性 / 130
第三部分 母性的力量 / 139
第十八章 母婴创伤:成为“好妈妈”怎么这么难 / 141
第十九章 产后抑郁:如何走出产后抑郁的阴影 / 150
第二十章 安全依恋:妈妈这样做,孩子拥有安全感 / 158
第二十一章 镜映:提升妈妈“看见”孩子的能力 / 167
第二十二章 涵容:如何容纳和处理孩子的负性情绪及冲动行为 / 175
第二十三章 心智化:心智水平高的妈妈会让孩子拥有高情商 / 185
第二十四章 游戏:和孩子这样玩耍,让孩子具有创造性 / 192
第二十五章 信任:通过信任,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 199
第二十六章 空间:“不完美妈妈”才是好妈妈 / 207
第二十七章 表达:如何形成自己的母爱表达风格 / 215
第二十八章 依赖与独立:在爱中分离,发展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 221
第二十九章 骄傲的勇气:孩子获得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 227
第三十章 榜样的力量:如何让孩子从你身上获得内在力量 / 233
参考文献 / 23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四个是胃的问题。胃的问题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胃主要的功能是容纳,无法容纳的焦虑和紧张容易导致胃胀。胃制造胃酸分解食物,胃酸代表攻击性。一个人如果无法表达攻击性,攻击性就会转向自身,以火气和胃酸的方式呈现,最后导致胃溃疡。患胃病的人潜意识里渴望得到妈妈温暖的关爱和照料。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九章 难言之痛:心理问题与身体疼痛 / 070 -
行动之前进行思考 你应该在行动之前进行思考,即心智化。当我们无法容纳焦虑、愤怒或羞耻的情绪时,我们常常通过行动缓解情绪。比如,在很生气的时候打孩子、威胁孩子,事后又后悔;在和丈夫争吵的时候提离婚,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想离婚,等等。这种用行动化取代心智化的行为,使我们在关系中容易伤害彼此,也会导致强迫性重复。因此,在行动之前,可以问问自己: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式吗?觉察和思考之后再行动,这永远比直接行动更成熟。 我们越想即刻行动,就越需要让自己耐得住,让自己等等看。也许在这个等待的过程里,我们的感受、想法和决定都会发生变化。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三章 心智化:心智水平高的妈妈会让孩子拥有高情商 /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因为我是女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因为我是女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因为我是女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9 条 )
论坛 · · · · · ·
第二篇序是认真的吗? | 来自今日月亮的温度 | 4 回应 | 2025-01-24 23:47:3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读过的书 做一个有灵魂的明媚女子 (辰夕少女心)
- 智元微库 (智元微库)
- 七夕情人节书单 (人民邮电出版社)
- kindle 2 (甜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0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因为我是女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秋秋の小耳朵 2021-09-22 12:49:48
内容有些重复,不够精炼,但还是很值得看。“以前我以为只有成为乖乖女才能获得爱和认可,为了获得爱和认可,我一直努力成为优秀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开始对我的父母表达愤怒,我不想再隐藏真实的自己。于是我从乖乖女变成了团体成员口中的“小钢炮”。 几乎没有青春期的我,在31岁的时候进入了“青春期”,也开始了漫长的哀悼和成长期。这个过程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最终,我在很大程度上从过去解脱,卸下伪装,做... 内容有些重复,不够精炼,但还是很值得看。“以前我以为只有成为乖乖女才能获得爱和认可,为了获得爱和认可,我一直努力成为优秀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开始对我的父母表达愤怒,我不想再隐藏真实的自己。于是我从乖乖女变成了团体成员口中的“小钢炮”。 几乎没有青春期的我,在31岁的时候进入了“青春期”,也开始了漫长的哀悼和成长期。这个过程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最终,我在很大程度上从过去解脱,卸下伪装,做回自己。 我知道这一路走来有多艰难,所以我也理解直面现实、接纳悲伤、完成哀悼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但是,请别放弃,这一切最终都是值得的。” (展开)
1 有用 转身走向jxx 2024-11-09 20:29:54 北京
属于我的书
3 有用 焦糖 2021-08-05 20:17:24
很棒的一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重新审视和母亲的关系,教你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还会告诉你作为母亲如何养育孩子。
30 有用 井井有柴 2021-05-10 18:35:38
曾经和一个男领导讨论过相似话题,大致是说女性在平衡工作与家庭时付出的更多,男领导极力否认,他觉得男性同样为了平衡工作和家庭付出了许多。 但就如本书中所说:“作为妈妈,想要独立和自由是如何艰难。因为在养育孩子、照顾家庭的过程中,妈妈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放弃了自我发展的机会,失去了经验累积的过程。最大的代价是看不见的机会成本。”比如男人就没有怀胎十月和哺乳喂养的困扰,如果生二胎那妈妈牺牲的时间会更... 曾经和一个男领导讨论过相似话题,大致是说女性在平衡工作与家庭时付出的更多,男领导极力否认,他觉得男性同样为了平衡工作和家庭付出了许多。 但就如本书中所说:“作为妈妈,想要独立和自由是如何艰难。因为在养育孩子、照顾家庭的过程中,妈妈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放弃了自我发展的机会,失去了经验累积的过程。最大的代价是看不见的机会成本。”比如男人就没有怀胎十月和哺乳喂养的困扰,如果生二胎那妈妈牺牲的时间会更多! 不止如此,这本书里论述的女性如何成为自己、如何成为母亲的每一章节,看着就很累…… (展开)
3 有用 X316 2021-08-23 08:21:19
写得浅显易懂,很好读也很实用的一本书。主要是三个部分:母亲自身的问题如何影响孩子,被有问题的养育方式养育的孩子如何摆脱不良影响、重新找回自我的力量,想要做母亲的女性如何正确养育孩子、不把自己的创伤传给下一代。案例+分析+总结,我国女性尤其是母亲的大部分问题都囊括其中,读来很有感触,感觉都是自己生命里发生过的事情。不足之处是,可能限于篇幅,每个问题讲得不够深入。但作为一本大众读物已经非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