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新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创始人,中国风景园林学界首位工程院院士,系统、全面梳理中国园林史之肇端,188幅高清插图,全彩印刷,裸脊精装
编辑推荐
★新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创始人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教育奠基人
★中国风景园林学界首位工程院院士
★系统、全面梳理中国园林史之肇端
★188幅高清插图,全彩印刷,裸脊精装
内容简介
中国园林艺术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直至1951年才成立学科,汪菊渊先生是园林学科的创始人。本书以实物、遗址的田野考察为基础,广泛收集古代相关绘图绘画为印证,据历史文献叙述绘制平面想象图及想象透视图为参考,提纲挈领地梳理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发展和艺术传统,是系统、全面书写中国园林史之肇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黄晓为全书补充配图并作注,将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精华图文并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 · · · · ·
汪菊渊(1913—1996),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新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创始人。193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56年起在北京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任教40余年,为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间历任北京市农林水利局局长、园林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等职,1995年当选为中国风景园林学界首位工程院院士。曾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园林部分,2006年出版《中国古代园林史》巨著,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目录 · · · · · ·
第一章:西周素朴的囿
第二章: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第三章:西汉山水建筑园
第四章:南北朝自然(主义)山水园
第五章: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
· · · · · · (更多)
第一章:西周素朴的囿
第二章: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
第三章:西汉山水建筑园
第四章:南北朝自然(主义)山水园
第五章: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
第六章:隋山水建筑宫苑
第七章:唐长安城宫苑和游乐地
第八章:唐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第九章:唐宋写意山水园
第十章:北宋山水宫苑——艮岳
第十一章:元明清宫苑
第十二章:北京明清宅园
第十三章:江浙明清宅园——文人山水园第十四章
小结
下 篇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传统
第一章:中国山水园的创作特色
第二章:传统的布局原则和手法
第三章:掇山叠石
第四章:理水
第五章:植物
插图索引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吞山怀谷:中国山水园林艺术"的人也喜欢 · · · · · ·
吞山怀谷:中国山水园林艺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共同领略中国山水园林的无限魅力

留一池春水 藏一壁江南

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自然园林之美

中国园林的历史与技艺
> 更多书评 16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园林著作 (星影)
- 景观与建筑·Landscape & Architecture (禧月)
- 2021年艺术类图书出版观察 (陆花鱼)
- 园冶与造园理论 (arwarer)
- 风景艺术研究 (funky伊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吞山怀谷:中国山水园林艺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伊苏林迪竹节虫 2024-05-09 12:09:34 美国
前半部因为我空间想象能力极其匮乏导致看不进去,后半部饶有趣味但又太短不够尽兴。
1 有用 红皇后 2021-12-12 21:08:36
中国园林有悠久的历史,离我们也并不遥远,逛过一些园林,逐渐品出其中意味,读了书才了解了中国园林的历史与造园手法,其实艺术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各有特色的,书讲得全面也生动,引经据典,188幅高清插图。既可以作为专业教材,也可以给我等普及知识。
0 有用 雾凇 2021-10-06 23:55:37
上篇梳理了从西周素朴的囿到明清文人山水园的园林特征变化,讲述中国山水园的历史发展,下篇从园林整体布局、掇山、理水的原则和手法等方面,讲解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传统。 看完这本书,以后再去山水园林,可以看看运用了哪些掇山理水的方法,多体会一下园林建造的巧妙构思和所营造出的自然意境。
0 有用 满地 2023-10-23 21:04:05 北京
经典再版,配了不少图,更直观了。
1 有用 风行水上 2022-04-17 23:37:42
这是一部兼具园林发展史(上半部)和造园艺术(下半部)的力作。对园林沿革的叙述很精彩,从先秦园囿到魏晋庄园,从唐宋写意园到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汪老通以“山水园”概括之,山水园作为中国园林内涵,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外延。我觉得很有说服力。 下半部谈造园艺术,重点在于掇山, 分成不同体量的叠山⛰️场景,有连绵的山脉,有独座的石山,以及池山,置石等等。汪老认为关键在于要识得山的品性。掇山和理水这两章,也展示... 这是一部兼具园林发展史(上半部)和造园艺术(下半部)的力作。对园林沿革的叙述很精彩,从先秦园囿到魏晋庄园,从唐宋写意园到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汪老通以“山水园”概括之,山水园作为中国园林内涵,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外延。我觉得很有说服力。 下半部谈造园艺术,重点在于掇山, 分成不同体量的叠山⛰️场景,有连绵的山脉,有独座的石山,以及池山,置石等等。汪老认为关键在于要识得山的品性。掇山和理水这两章,也展示了汪老丰富的技术知识。 由于本书是汪老大部头园林史中抽取出来的,原书没有图片,缺乏可读性。这个单行本,由黄晓先生配图,图文并茂,对我们理解汪老的园林思想颇有助益。 图片排版很好,只是稍小了些,如果本书出个16开本,就更完美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