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梵萝那城中有两大家族结下世仇,互相残杀,却在仇恨的怀抱中降生一对苦命的爱人。他们在夜晚的花园中以诗的语言互诉衷肠,又在漆黑的坟墓中品尝绝望。 这是发生在意大利的真实事件,经过莎士比亚的妙笔,成为了“爱情”的代名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些都是怨恨造成的后果,可是爱情的力量比它要大过许多。啊,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啊,无中生有的一切!啊,沉重的轻浮,严肃的狂妄,整齐的混乱,铅铸的羽毛,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永远觉醒的睡眠,否定的存在!我感觉到的爱情正是这么一种东西,可是我并不喜爱这一种爱情。你不会笑我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我感觉到的爱情正是这么一种东西 -
卖药人上。 卖药人 谁在高声叫喊? 罗密欧 过来,朋友。我瞧你很穷,这儿是四十块钱,请你给我一点能够迅速致命的毒药,厌倦于生命的人一服下去便会散入全身的血管,立刻停止呼吸而死去,就像火药从炮膛里放射出去一样快。 卖药人 这种致命的毒药我是有的;可是曼多亚的法律严禁发卖,出卖的人是要处死刑的。 罗密欧 难道你这样穷苦,还怕死吗?饥寒的痕迹刻在你的面颊上,贫乏和迫害在你的眼睛里射出了饿火,轻蔑和卑贱重压在你的背上;这世间不是你的朋友,这世间的法律也保护不到你,没有人为你定下一条法律使你富有;那么你何必苦耐着贫穷呢?违犯了法律,把这些钱收下吧。 卖药人 我的贫穷答应了你,可是那是违反我的良心的。 罗密欧 我的钱是给你的贫穷,不是给你的良心的。 卖药人 把这一服药放在无论什么饮料里喝下去,即使你有二十个人的气力,也会立刻送命。 罗密欧 这儿是你的钱,那才是害人灵魂的更坏的毒药,在这万恶的世界上,它比你那些不准贩卖的微贱的药品更会杀人;你没有把毒药卖给我,是我把毒药卖给你。再见;买些吃的东西,把你自己喂得胖一点。——来,你不是毒药,你是替我解除痛苦的仙丹,我要带着你到朱丽叶的坟上去,少不得要借重你一下哩。(各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3 条 )





莎士比亚才不是一个满口黄段子的嘿嘿嘿呢!
莎士比亚——文豪、天才、文学圣峰上的宙斯,写作文瞎编名人名言时最容易联想到的落款。 印象里莎士比亚就是一个满口文采、文思如崩的秃头boy,出门买菜都能来上两句名言换老板娘两斤牛肉。这也难怪,毕竟是“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 ”这句简单...
(展开)


夸张又离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凭什么成为爱情经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当下的读者在阅读经典名著的时候,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觉得那些所谓的名著,在情节上过于简单、夸张乃至于离谱,被称为名著似乎名不副实。 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似乎也受到了类似的指责。作为莎翁最著名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被视为是歌咏爱情的经典... (展开)
罗密欧与朱丽叶,旷世之情今安在?
当爱情化身为扑火的飞蛾,为了一刹那的绚烂,忘却了怯懦。 著名的戏剧家本·琼孙曾称莎士比亚“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由他所创作的戏剧将悲剧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剧情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而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莎士比亚笔下有两部悲剧,戏中人爱得死去活来,那炽...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2 )
-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0)9.0分 3186人读过
-
Wordsworth Editions (2000)8.4分 72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8.4分 55792人读过
-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10)8.6分 2602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山那边,还是山 2024-09-17 23:34:43 湖北
〔图〕莎士比亚的有名之作,应该是第二次读了。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点:朱丽叶遇到罗密欧的时候还不满14岁,怪不得朱丽叶家里人那么气氛hhhhhh。故事结局写得不算出人意料,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赎罪的羔羊,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