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术界的书评 (17)

真希望我当年博士毕业前能读到这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做博士和学者,你的人生还有一万种可能。 2013年,我博士毕业。但是,找工作这件事已经折磨了我一年——考公考编铩羽而归,简历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才在同学介绍下做了一份科研助理的工作,可是又觉得不太适合我。 那个时候,我一直在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学者,如果没有教... (展开)
离开的明灯或照见困兽之镜
克里斯托弗·卡特林的《离开学术界:实用指南》(简称《指南》)2023年9月中译本出版。绵绵不绝焦虑的“学术难民”规模、以及愈发严峻的就业市场……都足以使人想见该书长尾效应的潜力。一位博士生网友向我力荐《指南》一书,我们有着相近的学科背景,以及网友身份带来的自由交...
(展开)

离开学术界:从研究对象到研究一切
一位决定离开学术界的学者在探索成功后,为帮助后人写下了这本实用指南。 对于中国研究生来说,这本书的价值除了提供一些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步骤(如进行职业访谈),更重要的是带领我们在他人的故事与经验中体验到一种真实的从学术界内到学术界外、从学校到社会工作环境的...
(展开)

不适用于所有,但一定会给多数求职者指点迷津的就业指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的前70页依旧有学者写论文时的坏习惯,极长的前情提要,文献对比,划定范围,教导你如何看待这本书以及著书的意义和立新之处。 总结前70页,结合现代中国的学术情况可浓缩为一段话:所谓的高学历进修只不过是为了减缓失业率,纵然你能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到前瞻严谨的学术思维... (展开)
搭配Mommy Professor阅读,去留双方都听听
和Mommy Professor对照着看。去留学术界的考量,决定留下来该怎么做,决定离开该怎么做,如何调整心态,把握重点。两本都很喜欢:态度真诚,建议中肯。都很好读:炼字精准,语言流畅,结构清晰,不愧是PhD。虽然不免有些填充字数的小故事,都是常规操作,瑕不掩瑜。 生活是自己...
(展开)

翻译质量堪忧,建议不用购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翻开这本小册子,真是对翻译者的水平叹为观止,也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能够把这个程度的书拿出来卖,感觉丢脸。 堂堂华东师出版社,竟然翻译成这样的作品质量都没有把关,也是不怕砸招牌。 书里的后面慢慢列入,先说封皮。 “照顾了那些伴随着失去作为学者的自我概念而出... (展开)
听《离开学术界:实用指南》
我还记得很久以前听过一本“让人读完就会想离职的书”——《世界尽头的咖啡馆》,那么这本《离开学术界》可以称为前面那本《咖啡馆》的姐妹篇,假如说,前面那本是让人看完之后就会想离职,那么这本书,就是教人怎么离职的,而且还是step by step,手把手地教。只不过,这个作...
(展开)

记录一些身同感受的内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我已经离开学术界很多年,但是我还是觉得里面有很多内容挺有用,又让我身同感受: 1. 结论置顶(Bottom Line on Top)的问题 我刚去公司的工作的时候,总是按写论文的思维,先写背景,设计方法,最后才写结论。感谢我的第一位上司,就教导我应该把结论放在最前面。而我因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