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后的书评 (5)

格野 2023-11-14 11:10:20

國家觀念的轉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的副标题为“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转型(1885-1924)”,为我们讲述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是如何转型的,并且在中国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时,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帝国时期,共和政体是怎样一步一步取代原本体现的帝制时期的政治表现。 本书主要是围绕中国人对皇帝制度的观念转变来讲...  (展开)
小镜子 2023-11-28 19:02:52

定位与观念

第二次鸦 片战 争使中国建立起条约体系,在此过程中,清 政府获得了一种新的自我认知和对自己世界地位的认知,也就是所谓的“睁眼看世界”。 正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建立了清朝被强行加入的新的国际关系框架和新的主权话语,从而让中国成为一个近代国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清...  (展开)
康斯坦布丁 2023-12-25 23:05:38

近代史中的国家转型

近代史中的国家转型 《帝国之后》 《帝国之后》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转型过程。作者通过深入研究1885年至1924年间中国历史,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国家观念的演变和转型,包括传统国家观念的崩溃、现代国家观念的兴起、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国家与民族的关系以及国家与...  (展开)
阿元聊历史 2024-01-31 09:39:39

帝国崩塌,民族觉醒

- 《帝国之后》,[美] 沙培德,出品方:思库 - 该书的副标题:“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转型(1885——1924)”。作者以此为主题,展开了对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国家与民族间的关系的多方面考量。 - 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转型过程中,有一个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国体象征”...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ylking 2024-02-01 23:27:13

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提出、传播、接受和定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美国历史学家沙培德的《帝国之后》是一部关于清末民初“国家”观念转型的力作。在书中,作者试图回答一个长久以来困扰中外史学界的重大问题:清末的中国人为何会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帝制推翻,为何民初任何试图复辟帝制的努力都失败了?为此,作者梳理了以康有为、梁启超、...  (展开)

订阅帝国之后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