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 张亮 / 吴勇立
出版年: 2024-6-1
页数: 168
定价: 3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卢卡奇文集
ISBN: 9787214284167
内容简介 · · · · · ·
《小说理论》是卢卡奇前马克思主义时期最后一本重要著作。《小说理论》创作于1914-1915年,发表于1916年,原本是未完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的导论部分。如同副标题“关于伟大史诗形式的历史哲学研究”所示,该书主要描写了总体性从古典时代的圆满状态堕落为现时代的分裂状态的过程中,伟大史诗发生了向小说的历史转变,并运用韦伯的理想型方法对小说进行类型学研究,以主人公的心灵与世界的关系为依据,将小说划分为“抽象的理想主义”、“幻灭的浪漫主义”、“一种尝试的综合——《威廉·麦斯特的学徒生涯》”、“托尔斯泰和超越社会生活形式的尝试”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新小说”。
小说理论的创作者
· · · · · ·
-
格奥尔格·卢卡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卢卡奇,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者简介: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左派思想史、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主编三卷本《卢卡奇研究指南》。
吴勇立,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翻译家协会委员。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在CSSCI期刊和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宏大叙事诗的诸形式以及与总体文化之完整性或问题性的关系
一、完整的文化
二、形式的历史哲学间题
三、史诗和小说
四、小说的内部形式
五、小说的历史哲学制约性及其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关于小说形式类型学的尝试
一、抽象的理想主义
二、幻灭的浪漫主义
三、一种尝试的综合——《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四、托尔斯泰和超越社会生活形式的尝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诺瓦利斯说,“哲学其实就是思乡”,就是“渴求处处都像在家里舒适一样”。所以,哲学,无论是作为生活形式还是作为规定生活形式的东西以及给诗提供内容的东西,总是“内”与“外”之间断裂的征兆,是自我与世界有本质区别的标志,是心灵与行动不一致的象征。所以,极幸福的诸时代是没有哲学的,或者也可以说,这种时代人人都是哲学家,都拥有每一种哲学的乌托邦目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The ‘should be’ kills life, and an epic hero constructed out of what ‘should be’ will always be but a shadow of the living epic man of historical reality, his shadow but never his original image, and his given world of experience and adventure can only be a watered-down copy of reality, never its core and essence. Utopian stylisation of the epic inevitably creates distance, but such distance lies between two instances of the empirical, so that the sorrow and majesty created by this distance can only make for a rhetorical tone. This distance may produce marvellous elegiac lyricism, but it can never, in itself, put real life into a content that transcends being, or turns such content into self-sufficient reality.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小说理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小说理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转】陆凯华:从《小说理论》到《历史与阶级意识》——青年卢卡奇从悲剧问题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程

The Creation of Form

“总体性”的可能性,以及史诗与小说的区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卢卡奇关于“总体性”的研究和讨论广为人知。在卢卡奇看来,古希腊的文化是统一的文化。古希腊人生活在文化的整体之中。到了中世纪,人们由于有宗教信仰和上帝崇拜,所以人们的生活也是有指向性的,有目的的,连续的,历史的。人类站在一个历史坐标之中,并且意识到自己是历史...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有没有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老师 | 来自龙虫并雕 | 2024-09-02 20:21:3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商务印书馆 (2012)7.9分 495人读过
-
The MIT Press (1974)9.3分 89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8)7.8分 215人读过
-
London: Merlin (1978)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4(续) (普照)
- , (Nomad)
- 文学性 (薇薇安娜)
- 历史理论与历史哲学 (很久没吃蛋黄派)
- 待哺 (Igitu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小说理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鸿渐 2024-09-14 22:13:46 北京
卢卡奇在序言里的说法大体可信:看过本雅明的作品,对歌德(尤其是《亲和力》)、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托马斯·曼有一定把握后,再回头来看,才更容易理解这本书。 抽象地讲史诗和小说的分别,并奉为类型学权威的话,反而不符合卢卡奇的本意。虽然是小说“理论”,但也保留着文学批评的特征,其本身也可视为一种创作,乃至自我表现。 卢卡奇的工作,或许可以视为黑格尔对费希特与雅各比之争的评判的一个翻版,也可以参考谢... 卢卡奇在序言里的说法大体可信:看过本雅明的作品,对歌德(尤其是《亲和力》)、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托马斯·曼有一定把握后,再回头来看,才更容易理解这本书。 抽象地讲史诗和小说的分别,并奉为类型学权威的话,反而不符合卢卡奇的本意。虽然是小说“理论”,但也保留着文学批评的特征,其本身也可视为一种创作,乃至自我表现。 卢卡奇的工作,或许可以视为黑格尔对费希特与雅各比之争的评判的一个翻版,也可以参考谢林1802讲稿里头对反同一哲学的绝对想象力与个别性的评判。 上述哲学论争若对应到卢卡奇的文本内部,就是史诗总体性的调停力量,抒情冒充史诗的内在性,与反讽把幻灭跟自由划等号,但卢卡奇和黑格尔不同,他不认为在精神自身的命运中能够找到出路。 因此,《小说理论》的卢卡奇最终可以说倒向了反讽与幻灭的一方。 (展开)
2 有用 龙虫并雕 2024-12-06 21:17:10 重庆
实在看不明白,实在看不明白,尤其第一部分,我的问题,上一次如此眩晕还是海德格尔带来的。但偶有几处读懂的,已经很有启发了。
3 有用 一粟 2024-11-12 17:11:17 广西
(ó﹏ò。) 千言万语都化为了一句:看不太明白。心灵的怀乡症,无家可归的状态,都让我想到了后面的海德格尔。在现代文明中,“成问题的”个人再也回不到古希腊的时代,心灵与行动不再有所谓的同一性,充满着无法弥合的失落,小说就诞生于这个碎裂的世界。对歌德、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讨论有意思。对我来说,卢卡奇的语言诗意却非常含糊,看的时候我拿符鹏老师的文章来进行了阅读本书的导入,但明显读《小说理论》... (ó﹏ò。) 千言万语都化为了一句:看不太明白。心灵的怀乡症,无家可归的状态,都让我想到了后面的海德格尔。在现代文明中,“成问题的”个人再也回不到古希腊的时代,心灵与行动不再有所谓的同一性,充满着无法弥合的失落,小说就诞生于这个碎裂的世界。对歌德、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讨论有意思。对我来说,卢卡奇的语言诗意却非常含糊,看的时候我拿符鹏老师的文章来进行了阅读本书的导入,但明显读《小说理论》仍需要一定的古典哲学与西方文学基础,我慢慢补相关知识,同时打算后面再参考一下《卢卡奇研究指南》第一卷。PS:读理论的时候屡次感受到自己是超级大笨蛋。 (展开)
1 有用 黑昼 2025-01-08 23:02:00 辽宁
他最清楚地看到了歌德胜过他和他的众多伙伴之处:歌德把一切都化为了行动,而在他们那里,一切都只止步于方法和想法;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只能提出对成问题的事物的思考,而歌德却在事实上战胜了自己的问题;他们努力地试图创造一个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天才人物、他们的诗人能找到自已的家园,然而,歌德却已经在他自己的当下生活中发现了他的家园。
0 有用 Jasonius 2024-11-02 13:44:01 北京
理论高烧开始的地方。Happy are those ages when the starry sky is the map of all possible pa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