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品方: 鼓楼新悦
副标题: 哺乳动物起源和进化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译者: 郎振坡 / 余婷钰 审校
出版年: 2023-10
定价: 9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2724980
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周忠和 特别推荐
牛津大学古生物学家围绕进化史中的关键转折,用专业知识和诙谐语言讲述哺乳动物的演化之旅
人文科普书系最新作品,裸脊锁线,高清彩插,特制拉页展示哺乳动物各年代的进化分支
【媒体推荐】
如果你认为这一切都始于非鸟类恐龙的灭绝,那么请再想一想。——《自然》
这本书好读到令人惊讶,并栩栩如生地呈现了恐龙之前的时代。——《华尔街日报》
(本书)充满智慧,富有热情且鼓舞人心。——《纽约时报书评》
【编辑推荐】
我们这群毛茸茸的吃奶长大的哺乳动物是如何从远古世界进化到今天这样的?我们曾经真的只是恐龙的猎物,在它们脚下奔逃求生吗?专业的古生物学家用英式幽默和女性笔触颠覆古生物学的刻板印象,反思学科中的偏见、歧视和伤害,从骨骼、牙齿和脚印的“蛛丝马迹”里重新讲述哺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周忠和 特别推荐
牛津大学古生物学家围绕进化史中的关键转折,用专业知识和诙谐语言讲述哺乳动物的演化之旅
人文科普书系最新作品,裸脊锁线,高清彩插,特制拉页展示哺乳动物各年代的进化分支
【媒体推荐】
如果你认为这一切都始于非鸟类恐龙的灭绝,那么请再想一想。——《自然》
这本书好读到令人惊讶,并栩栩如生地呈现了恐龙之前的时代。——《华尔街日报》
(本书)充满智慧,富有热情且鼓舞人心。——《纽约时报书评》
【编辑推荐】
我们这群毛茸茸的吃奶长大的哺乳动物是如何从远古世界进化到今天这样的?我们曾经真的只是恐龙的猎物,在它们脚下奔逃求生吗?专业的古生物学家用英式幽默和女性笔触颠覆古生物学的刻板印象,反思学科中的偏见、歧视和伤害,从骨骼、牙齿和脚印的“蛛丝马迹”里重新讲述哺乳动物进化的故事,并为人们刻板印象中强大的恐龙霸主和畏缩的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内容简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小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进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但在过去 20 年里,科学家用新发现的化石和新技术,颠覆了这个故事。
古生物学家艾尔莎·潘奇罗利描绘了哺乳动物谱系出现的情景:从三亿多年前石炭纪时期的与爬行动物的分裂开始,早在恐龙兴起之前,它们就已经占据了世界。时间向前进入二叠纪和三叠纪,古哺乳动物不断进化并将小型化利用到极致,这是解锁现代哺乳动物特征的关键。
本书展示了历史上惊人的化石发现和哺乳动物进化的关键转折,还介绍了一群改变人类知识体系的天才研究人员。作者将自己的科研发现娓娓道来,重新定义哺乳动物进化的叙事,并坚定反驳恐龙占据古生物学舞台中心的简单论调。事实证明,最早的哺乳动物不仅出现在人类之前,它们还是进化史上真正的先驱。
人类之前的野兽的创作者
· · · · · ·
-
郎振坡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艾尔莎·潘奇罗利,古生物学家,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爱丁堡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后,曾在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任研究员,现于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生代的哺乳动物。她定期为《卫报》《古生物学在线》和《生物科学评论》等报纸、期刊撰稿,著有《人类之前的野兽:哺乳动物起源和进化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等科普作品。
【译者简介】
郎振坡,本科就读于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译著有《云端革命》《失控的波音》《野生动物家族》等书籍。
【审校人简介】
余婷钰,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古生物学专业。目前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鸟类演化。曾为《博物》杂志公众号撰写科普文章。
目录 · · · · · ·
彩色插图 ⅰ
译序 001
前言 001
第一章 雾气重重的潟湖之岛 001
第二章 完全现代的鸭嘴兽 023
第三章 好像完全不必要 061
第四章 哺乳动物的第一个时代 095
第五章 热血猎手 133
第六章 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181
第七章 乳牙 215
第八章 数字骨骼 257
第九章 中国的启示 299
第十章 反抗的时代 351
第十一章 归家之旅 409
后记: 小家伙的大胜利 437
致谢 448
注释 452
参考文献 475
译名对照表 48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居维叶是一个“灾变说者”。灾变说者认为,地球会周期性地被洪水等灾难性事件彻底“抹干净”,即所有生命都会灭绝。在这种叙述中,第二纪(中生代)岩石记录了爬行动物的时代,随后一场灾难导致了爬行动物时代的结束和哺乳动物第三纪的开始,再后来是大洪水和人类的时代。根据这种世界观,没有哺乳动物能与巨大的爬行动物共存。随着每一次灾难性的“清理”,都会有一个新的动物群体重新接管地球一 但肯定不是通过进化。 众所周知,居维叶不相信进化论,在当时,进化论仍然以“演变”(transmutation)的形式存在。当代科学的重量级人物让-巴蒂斯特·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认为,演变是由生命形式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所驱动的,演变最终导致完美。[1)但是诸如居维叶这样的博物学家则认为,动物和植物已经完全适应了它们的生活方式,不需要改进:形式和功能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如 果生物与其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么生物似乎不可能改变,否则它们将无法生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完全现代的鸭嘴兽 023 -
正当莱尔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他的朋友威廉·布罗德里普 (William Broderip)在斯通菲尔德发现了另一个哺乳动物颌骨与第一个不同的物种,并将其细节公开发表。一个国际地质学家团队对斯通菲尔德采石场的地层进行了二次研究,并一致认为它确实处于第二纪(中生代)。哺乳动物的下颌毕竟是侏罗纪的,而且在鲕粒灰岩中的负鼠化石不是一种,而是两种。这对莱尔来说是个极大的安慰。“关于逐渐完善的理论…就说这么多!”1827年,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即使早在鲕粒灰岩所代表的时代,什么动物都有了,但就是没有人类。”6换言之,演变的可怕含义不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在爬行动物的时代,已经有了有袋类哺乳动物而且这些动物一直没有变过。 在18世纪,灭绝的想法似乎是不可思议和令人不安的。为什么上帝创造了生命,却又要将其扼杀?许多西方思想家认为,我们在古代岩石中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化石,而这些动物本身一定还生活在地球的其他地方一只是我们还没找到它们。拉马克也不相信动物会完全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他认为这些动物一定是迅速变成了其他生命形式。偶然发现的“活化石”似乎证明了这个观点:它们仍然存活于世,只是有些处于隐秘的角落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完全现代的鸭嘴兽 023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人类之前的野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人类之前的野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花朵传奇:大航海时代的植物图谱 8.0
-
- 海洋与文明 7.8
-
- 内在的自然 8.2
-
- 树的故事 8.3
-
- 牛津植物史 6.2
-
- 荒野的回声 8.5
-
- 植物学前史 9.2
-
- 改变世界的食物 7.0
-
- 小学馆大百科:花的世界 9.5
人类之前的野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Bloomsbury Sigma (202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通识/通史 (🦉的瓦涅密)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书单|古生物学(中文) (Paleo)
- 自然野趣 (森森)
- 他山之玉 (鶴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类之前的野兽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麒麟 2024-01-31 22:00:38 山西
这本书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写的非常优美,知识接受度很好,很多内容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但没有生物学基础的普通读者,比如我,都可以轻松理解。获得新知识。书籍的制作非常棒,很厚很压手,纸张非常重,适合南北方书友的长久收藏,书中的插图是那种素描手绘风格,非常优美,我决定收藏这本书。
2 有用 豪妈陪娃 2024-04-01 22:44:34 河北
《人类之前的野兽》是一部充满洞见和启示的科普读物,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哺乳动物进化的历史,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它将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生物世界,领略生命的奇妙和伟大。
1 有用 挚爱莫扎特 2024-09-18 19:33:16 四川
作者和你讲讲自己的故事,再给你科普科普,所以很好读。 而且,作者表达的反欧洲男性白人态度,并没有喧宾夺主,结合得不错——除了最后非得提一嘴素食主义恶心人。
1 有用 你把那铁扇撂下 2024-03-31 19:59:03 河北
很少见有在科普读物中还能感受到科学家的幽默感。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去形容那些我们无法得见的古代生物。感受哺ru动物的的进化之旅,以及人类在考古过程中改变认知的一次次壮举!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对古代生物的认知将迎来更多颠覆式的转变。书中搭配的插画也很有想象力,让这些动物的祖先显得可爱可亲。
5 有用 微光 2023-12-12 13:28:54 北京
“我们正面临着不确定的时代。如果非要说化石记录中有什么极大的安慰的话,那就是生命总能以某种方式存活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