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身份与暴力的创作者
· · · · · ·
-
阿马蒂亚·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马蒂亚•森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现任哈佛大学教授。其著作包括《以自由看待发展》、《理性与自由》(本书于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论经济不平等》和《好辨的印度人》等等。
……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www.cenet.org.cn) 详细内容清查看: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9161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认同感大大有助于加强我们与他人,比如邻居、同一社区的成员或同一国公民,以及同一宗教的教友之间的联系的牢固性。对某一特定身份的关注可丰富我们与他人的联系的纽带,促使彼此互助,并且可帮助我们摆脱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因此,社区归属感被视为一种资源——跟资本一样。这种理解很有意义,但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还应认识到,认同感可以在使我们友爱地拥抱他人的同时,顽固地排斥许多其他人。在一个联系紧密的社区中,居民们可以本能地抱有团体精神而即使地相互帮助;但在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向刚从他处迁入的移民家中扔转头。排外的敌意可以与宽容的包容携手并进。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如果确实存在着选择,但却假定他们不存在,那么推理就会被毫无批判的服从行为所取代,而不管这种行为本身何等荒谬。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阿马蒂亚·森文丛(共8册),
这套丛书还有
《爱争鸣的印度人》《论经济不平等(增订版)》《以自由看待发展》《再论不平等》《四海为家》
等
。
喜欢读"身份与暴力"的人也喜欢 · · · · · ·
身份与暴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8 条 )



单一身份的幻象—《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读后感
森,亚洲经济学界的代表人物,至今唯一一位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亚洲人。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social choice theory(社会选择理论),这也是印度经济学家所擅长的领域。印度经济学家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本国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经济学研究的独特风景。可以说,...
(展开)

【转】葛四友|身份认同的宿命:冲突与暴力?——浅析森的《身份与暴力》
【作者简介】葛四友,男,1976年生,湖南临湘人。曾先后求学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2002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跟从何怀宏先生学习伦理学,毕业后任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后转入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任青年研究员(副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
(展开)

身份的单一认知,是暴力,也是懒惰
这本书的大致意思是: 每个人都有很多很多重身份,它可能是被动赋予的,可能是主动选择的。但是别人用什么身份来划分你,是无法选择的。而只认单一的身份划分,是一种暴力,也是人类社会引发暴力的一个导火索,对人群煽风点火的利器。 比如,一个在上海的新疆小伙子,除了体貌...
(展开)

身份的陷阱——读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想》有感
人类学家认为我们所有人类有着同一个祖先,人的冒险精神不但让我们学会使用工具,还让我们去开阔新的天地,从东非草原上走出来,我们昂首挺胸望向远方,自此我们分居各地少于联系,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有自己的传统、信仰、首领和生活方式。文明发展,我们又重新联系起来,联...
(展开)
> 更多书评 4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8.3分 367人读过
-
W. W. Norton (2006)8.8分 27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8.4分 1305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8.4分 18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阿马蒂亚·库马尔·森(Amartya Kumar Sen)作品集60年 (燭照)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经典,入门,导论,通识,科普,讲演随笔集 (Seymour)
- 阿玛蒂亚.森文集 (psychopath)
- 2024书展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身份与暴力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