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八月见的书评 (111)

Jose-HJ 2024-02-28 12:35:18

不是书评,是发疯

(本文无剧透) 今天是个大日子,《我们八月见》简中版的消息终于要放出了。我一开始叫她宗编辑的吕编辑说她激动得五点才睡着,腿部遭受巨大查克拉侵袭正处于漫长复健期的梅编辑说她恨不得立刻站起来跑三圈,我感觉自己一开始还比较平静,但越来越激动,越来越激动,等到点开豆...  (展开)
此刻有冰 2024-04-01 10:54:29

当我们以奥雷里亚诺破译羊皮卷的方式阅读《我们八月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奥雷里亚诺们已经整理出《我们八月见》中的谜语和彩蛋,所以当梅尔基亚德斯问他们可曾看出那是以何种文字书写的,他们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回答。 “加巴文。”他们答道。 ——《百年孤独》(假的) (加巴Gaba为加博Gabo的阴性形式。) 奥雷里亚诺们很长时间都待在编辑部。在反复...  (展开)
绫濑萝 2024-03-15 17:47:08

不会取标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想,婚姻的不合理性在于,它将“性、爱情、生育”都囊括在了婚姻关系里,三位一体,恒久稳定。 马尔克斯通过讲述“她”一年一度从婚姻中短暂出逃的一天,逐步改变了她对自我和婚姻的认知,最后与母亲的出逃轨迹重合,就像完成了一种类推证明: 我们都需要从一个固定的关系里...  (展开)
新经典 2024-02-28 16:17:47

《我们八月见》Q&A

Q1:新书为什么叫《我们八月见》? A:书名为西班牙文直译,和英文版译名Until August(直到八月)有区别,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八月的故事。 马尔克斯多部作品中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八月,如“马孔多八月下雨很正常“,八月对应写作核心主题“宿命”。 Q2:书名叫《我们八月见》,...  (展开)
此刻有冰 2024-03-06 16:19:36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八月”

八月。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最具代表性的月份—— 观雨独白的伊莎贝尔总会想起炎热的月份,想起八月里那些使人昏昏沉沉的漫长的午睡时分,人们被沉重的时间折磨得半死不活。(短篇小说《伊莎贝尔在马孔多观雨时独白》)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八月的某天因忘情的演奏被投进...  (展开)
尤里卡 2024-03-26 11:38:48

伟大艺术家的最后作品

看到《我们八月见》的消息,先是诧异和些许震惊,以为马尔克斯的小说(甚至包括其他作品)大陆已经全部引进了;继而是惊喜和激动,尽管读过这位大师的所有作品,还是觉得不够过瘾,这部小说无异于雨露甘霖,老马的文字再次浇灌了我的灵魂。 具体来讲,《我们八月见》是马尔克斯...  (展开)
蒲公英加工点 2024-03-09 12:07:51

便如此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起了自己在高中时有一次读书会时的事情。 作为一所希望学生在应试教育下依然能尽可能发展个人能力的学校,每学期都会由各班内部选出一位读书代表。于是,在高二春季学期,一个非常临近盛夏时节的中午,我被选中成了这样一个代表,去参加由老师所举办的读...  (展开)
笑笑王 2024-04-02 19:00:55

向死而爱:谁不是一边死一边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老年的马尔克斯在《我们八月见》这本书里,向读者讲述了中年女性向死而爱的徒劳努力。 老马把故事设置在一个孤独的加勒比小岛上,在一开头就将爱情和死亡关联在了一起。 上坟是需要勇气的,上床更是。 故事的主人公安娜,一位中产阶级的半老徐娘,在五年的每一个八月十六日,一...  (展开)
防守型前锋 2024-03-11 18:35:48

不成体系的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学史上,违背作者遗愿,将其生前不想发表的书稿出版的例子不乏其数,比如果戈里的《死魂灵》第二部,比如卡夫卡的手稿,比如张爱玲的《小团圆》,又比如刚刚面世的《我们八月见》。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古已有整整十年。这十年里,他的作品在大陆仍时不时有更新,如年轻时的新...  (展开)
不会数学 2024-04-01 11:58:17

《我们八月见》--马尔克斯的遗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想我们是幸运的,可以在2024年阅读到这位大师的,最后一部作品。 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一位大龄的,成熟的,已婚的女士,在每年的八月十六日都要前往一座埋葬了自己母亲的小岛上祭奠自己的母亲,并在岛上留宿一晚。在祭奠母亲的第八年开始,她在岛上开始了自己的猎艳之旅,先后...  (展开)
大茶茶雨天躲雨 2024-03-28 20:44:07

《我们,八月见》下个八月,不见了吧

书看完,有半个月了 在得知马尔克斯的遗作要发售 真的是巨大的惊喜,也异常兴奋地等待 来,简单唠唠 八月见,是马孔多的八月吗。 终于落笔《我们八月见》,因为看完的第一感觉是这书生前不想发表是有原因的,看完一个婚外恋的故事,所以呢? 人许是不应该在情绪冲动的时候做决...  (展开)
萧瑟 2024-03-07 23:16:29

安娜们

文学在当下扮演的角色无人在意。不读它,似乎也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更多人倾向于装作去读了也不会改变任何事。狭窄的舆论空间与扁平的写作生态能孕育出什么样的新作品,这类文学问题特有的消极性常使挑剔的读者寄希望于多具已经入土的大师骸骨,可惜现实的物理属性不符合魔幻...  (展开)
罗文姬 2024-03-13 11:07:52

是和解吗,不是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非常薄的一本书,作为有幸的第一版印刷的读者,还是庆幸能够看到大师的遗作,但我是似乎能理解为什么马尔克斯生前觉得不出版,因为看完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似乎作者还是想再说什么但是没有说完,但又似乎不能再说下去了。凭作为迈入中年女性行列的个人阅读理解,女主在得知...  (展开)
漫游 2024-03-12 16:56:01

“她一直在生活着,却从没观察过生活。”

“她一直在生活着,却从没观察过生活。” 🥀 “她再也不是原来的她了。” 在岛上重拾少女般的欲望与欢愉之后,她才开始“用批判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日子”。 她开始从遵从世俗生活的麻木之中抽离出来,直面她的生活、她的婚姻、她从前选择闭目塞听的丈夫的不忠、她的孤独和欲望...  (展开)
蒋小志 2024-03-09 18:35:24

我们,什么时候见面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和自己日渐衰退的记忆力博弈后,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份礼物,也是向全世界读者发起的真诚邀约:《我们八月见》。 · 薄薄的小书,全书只有6个章节,内容不到100页。 却让一些人云里雾里,不解其意;让一些人站在人性的镜子前,窥见了自己的心事。 关于爱...  (展开)
河汁札記 2024-06-08 12:05:21

1.3万字解构:马尔克斯遗作《我们八月见》人物关系+原型、重要意象、章节大纲、9本文学作品+11位作家、6首音乐作品+10位音乐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说明】 正文字数:13,051字 正文配图:41张(人物肖像、书封) 阅读版本: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En agosto nos vemos 译者: 侯健 出版年月: 2024-3-6 【关于作者】加布列·荷西·德拉康考迪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西班牙语:Gabriel José d...  (展开)
翼犀稀 2024-03-10 22:08:26

为了一夜耗费剩余一年的人生,这荒唐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马尔克斯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小岛——在这里留下了母亲的遗骸,充斥着音乐、欲望,在这样一个与城市隔绝的地方,很多事的发生无法传递,而安娜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 安娜看似幸福的婚姻,其实背后危机重重,丈夫多梅尼克的不忠更是加剧矛盾的爆发,所以在书中我们会发生安娜的内心...  (展开)
satan 2024-03-10 13:44:56

爱是救赎,还是慰藉?

在马尔克斯还活着的最后几年,听到他得了阿兹海默的消息,顿感命运的荒诞。一个以孤独、时间和爱为主题写出了不朽作品的作家,终将慢慢遗忘一切走向人生的终点,他本人仿佛也活成了一部作品。 这本书的前言和后记里,马尔克斯的两个儿子还有老马的编辑讲述了关于该书出版前后的...  (展开)
深海贩卖蓝色 2024-03-07 23:39:56

我們八月見,剩下十一個月留給想念

五十分鐘流暢的讀完,很簡單的故事 一個月的歡愉,十一個月的掙扎與痛苦 一座小島,象征著人的情慾,不斷的前往與渴求,一次衝動,又或者是蓄謀已久,幸福美滿的愛情婚姻,一絲不苟的如同在完成一項任務,不夠有趣。 於是有一座島,可以逃離,外遇,刺激,情慾。第一次是向外探...  (展开)
:) 2024-03-06 15:24:19

时光重现——怀念老马(我是自费读者?)

这是确定无疑的,《我们八月见》不一定要等到八月或者夏天,也可能是三月,就在这叫春的季节(老马拍棺而起)。 多年以后,面对全球发售/未毁手稿的噱头满满,我将想起1995年在中学校外书店翻看上译《百年孤独》的遥远下午,当时的店主年过四旬,常年一件旧黄绿色敞怀西服,像...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11条)

订阅我们八月见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