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望mountain
副标题: 自由精神的共和国
原作名: Jena 1800: Die Republik der freien Geister
译者: 张见微
出版年: 2024-5
页数: 240
定价: 66.00元
装帧: 方精装
ISBN: 9787559868817
内容简介 · · · · · ·
歌德、黑格尔、席勒、谢林、费希特、施莱格尔……
天才总是成群地来,涌入这座宁静的小镇,激荡起世界历史的重要时刻。
充满不确定和恐惧的时代,无人知晓事情将如何发展。
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一切都将在耶拿见分晓。
未来从未如此不确定,似乎还未到来,就已成为过去。时间裂成了此前和此后。
新世纪即将到来,人们无路可退。当革命在巴黎已宣告结束,它在耶拿才刚刚开始。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哲学人物群像著作,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耶拿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法国大革命之后,德国小镇耶拿成了德意志知识生活和知识精英的据点。歌德、谢林、施莱格尔兄弟、蒂克和诺瓦利斯等汇聚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思想家社区,不仅探讨科学、形而上学问题,还探讨政治和人文问题。他们不仅质疑社会传统,还决定重新思考当时的世界。他们对个人和自然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后来人对现...
歌德、黑格尔、席勒、谢林、费希特、施莱格尔……
天才总是成群地来,涌入这座宁静的小镇,激荡起世界历史的重要时刻。
充满不确定和恐惧的时代,无人知晓事情将如何发展。
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一切都将在耶拿见分晓。
未来从未如此不确定,似乎还未到来,就已成为过去。时间裂成了此前和此后。
新世纪即将到来,人们无路可退。当革命在巴黎已宣告结束,它在耶拿才刚刚开始。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哲学人物群像著作,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耶拿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法国大革命之后,德国小镇耶拿成了德意志知识生活和知识精英的据点。歌德、谢林、施莱格尔兄弟、蒂克和诺瓦利斯等汇聚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思想家社区,不仅探讨科学、形而上学问题,还探讨政治和人文问题。他们不仅质疑社会传统,还决定重新思考当时的世界。他们对个人和自然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后来人对现实的理解,为现代社会的到来做了相应的思想观念准备。
——————————
【编辑推荐】
🖊 穿越时空,巡礼19世纪初哲学思想的革命中心
《耶拿1800年》探索耶拿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变成19世纪初一群青年诗人和思想家的思想交流中心,又是如何深刻影响了现代对自由和现实的理解,更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挑战传统观念,引发哲学和文化的重大变革。
🖊 回到日常,深入情境,看思想巨擘们的爱与忧愁
彼得·诺依曼详细描述了包括歌德、黑格尔、席勒、施莱格尔等文化巨人的日常交往,以其幽默和优雅的笔触,生动描绘了这群历史人物的形象和思想争鸣,使《耶拿1800年》成为一部兼具知识性和情感丰富的历史作品。
——————————
【专家推荐】
《耶拿1800年》以生动、热情和有趣的方式讲述了世纪之交居住在耶拿大学城(或附近)的一群刚刚崭露头角的德国哲学家、诗人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彼得·诺依曼拒绝将个人生活与哲学思想分开,从而为这一时期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他的文笔生动诗意,他对细节的观察异常敏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这些德国思想家的历史背景、思想、政治观点和个人生活。成就斐然。
——加布里埃尔·戈特利布,泽维尔大学哲学副教授
这就是思想史该有的书写方式:丰富多彩且巧妙。阅读《耶拿1800年》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沃尔夫拉姆·艾伦伯格,《魔术师时代》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 [德]彼得·诺伊曼(Peter Neumann,1987— )
哲学博士,曾执教于耶拿大学和奥尔登堡大学,现居柏林。
译者 | 张见微
译有《法西斯谎言简史》《命令已经执行》等。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未竟的革命
风暴之眼 :哲学席卷欧陆
自由的冒险 :伯默夫人涉足革命
致以最美好的问候,您的外部世界 :费希特、谢林与自我
伟大的剧院 :排练时间
德累斯顿为了艺术效果的停顿 :在圣母的臂弯中
第二部分 岁月的馈赠
至美的混乱 :《卢琴德》,或无畏的爱
想象的主体 :法律面前的费希特
援助之手 :往返月球
锤还是被锤 :文学恶作剧
从山上下来的老大师 :与歌德在天堂
间奏曲 :被推迟的世纪
创造历史 :席勒和萨拉拿风暴
恼人的布道者 :诺瓦利斯与未来的宗教
没有疆土的统治者 :光荣逃亡者家族
第三部分 躁动的世界精神
菜农与学者 :对深渊的猜想
沉重如铅的时刻 :遭受攻击的谢林
黑格尔和胡桃夹子 :哲学不是混合坚果
十五分钟的康德 :斯塔尔夫人的邀请
开垦新领域 :在诗歌的矿藏中
前 夜
生命之路 :后来的事
大事记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喜欢读"耶拿1800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耶拿1800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耶拿1800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酒后吐真言?真理在酒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书是“耶拿在公元1800年”,或者说“公元1800年的耶拿”。是讲十八世纪末的一段德国历史,一群哲学家/文学家(戏剧家)/教师/聚集在德国耶拿的故事。不是严肃的历史专业书,也不是一个哲学史或者哲学历史的书籍。是一个普及类或者八卦类的书,其中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社会... (展开)
耶拿1800和众多哲学家

200多年前的小城旧事

拿破仑胜了,但法国哲学完败
>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Siedler Verlag (201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2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时代风貌:阶段与节点 (🦉的瓦涅密)
- 2024年购书目录 (思郁)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哲学 (洛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3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耶拿1800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𓃟 2024-05-26 18:15:35 山东
很好的题目,但写得有一点点轻浮。其实不太对题,没有写出地点耶拿和时间1800年,而是较散漫地在人物与人物的交情和矛盾中切换,从中感受到的,也是人和人协作的“契机”,而耶拿和1800年是这“契机”的载体。在这些人物中,最有触动的是在复杂人际关系中,被这些享有声名的人共同喜爱的、早慧却突然病逝的小女孩奥古斯特,死后仍造成争执,但争执反而使她的墓前只有一块石头,返璞归真。以及不太合时宜的诺瓦利斯对哲学和... 很好的题目,但写得有一点点轻浮。其实不太对题,没有写出地点耶拿和时间1800年,而是较散漫地在人物与人物的交情和矛盾中切换,从中感受到的,也是人和人协作的“契机”,而耶拿和1800年是这“契机”的载体。在这些人物中,最有触动的是在复杂人际关系中,被这些享有声名的人共同喜爱的、早慧却突然病逝的小女孩奥古斯特,死后仍造成争执,但争执反而使她的墓前只有一块石头,返璞归真。以及不太合时宜的诺瓦利斯对哲学和诗学的阐释:哲学是一种Heimweh(乡愁),表达了一种回到一个从未有人去过的地方的渴望;Poiesis并非文学创作的过程,而是每天都需要践行的生活方式,于是在这些人中,惟他有一份与开采煤矿相关的工作,而他把这份工作也变作一种对诗的写作。 (展开)
10 有用 没有名字的河 2024-07-15 23:24:54 山西
在大量同人创作中发现少量学术文献。
2 有用 胡小猴 2024-05-25 21:00:31 江苏
一批即将改变世界的大脑的发育过程以及它们主人的一段烦恼而丰饶的人生,作者将思想和生活糅成一片,有一定深度却不失之枯燥晦涩,这样的写法引人入胜乃至激动人心。
5 有用 韧勉 2024-05-25 21:34:45 北京
本书以历史群像的形式,将1800年在耶拿大学任教、求学的各位哲学家歌德、黑格尔、席勒、谢林、费希特、施莱格尔兄弟的故事穿起来,让我们见证德国哲学的荣耀时刻,作者选择的大多并不是哲学思想的萌发瞬间,而是德国艺术、文化、戏剧这些代表德意志文化原生态的元素的共同淬炼,才能熔断出哲学的高企。
4 有用 童想 2024-06-04 23:34:51 广东
三星给内容,对于耶拿群像做了粗浅的介绍,主体信息基本之前都是已经很熟悉了,新信息不多。译文可读性不错,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