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所涉及的虽说是哲学体系和科学思想,但在写作时并没有假定读者对于它的主题已具有专业知识。这里所谈到的哲学概念和学说一一都伴随着它们所受的批判而作了说明。本书虽然论及现代数学和物理学的逻辑分析,但并没有预先假定读者是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只要读者有足够的普通常识,期望学到一些多于普通常识的东西,他就具有充分准备,能够随着本书的论述前进了。
因此,本书可以用来作为一本哲学的入门书,特别是科学哲学的入门书。但它并不打算对传统哲学材料作所谓“客观的”阐述。对于种种哲学体系也没有企图采取那种解释者的态度去加以说明;那种解释者希望在每一种哲学里都发现一些真理,希望能使他的读者相信每一种哲学学说都是能够为人理解的。这种讲解哲学的方法是不很成功的。许多人曾经想从自称为客观的阐述中学哲学,结果发现哲学学说仍旧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另外有一些人用尽方法想理解各种哲学... ...
本书所涉及的虽说是哲学体系和科学思想,但在写作时并没有假定读者对于它的主题已具有专业知识。这里所谈到的哲学概念和学说一一都伴随着它们所受的批判而作了说明。本书虽然论及现代数学和物理学的逻辑分析,但并没有预先假定读者是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只要读者有足够的普通常识,期望学到一些多于普通常识的东西,他就具有充分准备,能够随着本书的论述前进了。
因此,本书可以用来作为一本哲学的入门书,特别是科学哲学的入门书。但它并不打算对传统哲学材料作所谓“客观的”阐述。对于种种哲学体系也没有企图采取那种解释者的态度去加以说明;那种解释者希望在每一种哲学里都发现一些真理,希望能使他的读者相信每一种哲学学说都是能够为人理解的。这种讲解哲学的方法是不很成功的。许多人曾经想从自称为客观的阐述中学哲学,结果发现哲学学说仍旧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另外有一些人用尽方法想理解各种哲学... (展开全部) 本书所涉及的虽说是哲学体系和科学思想,但在写作时并没有假定读者对于它的主题已具有专业知识。这里所谈到的哲学概念和学说一一都伴随着它们所受的批判而作了说明。本书虽然论及现代数学和物理学的逻辑分析,但并没有预先假定读者是数学家或物理学家。只要读者有足够的普通常识,期望学到一些多于普通常识的东西,他就具有充分准备,能够随着本书的论述前进了。
因此,本书可以用来作为一本哲学的入门书,特别是科学哲学的入门书。但它并不打算对传统哲学材料作所谓“客观的”阐述。对于种种哲学体系也没有企图采取那种解释者的态度去加以说明;那种解释者希望在每一种哲学里都发现一些真理,希望能使他的读者相信每一种哲学学说都是能够为人理解的。这种讲解哲学的方法是不很成功的。许多人曾经想从自称为客观的阐述中学哲学,结果发现哲学学说仍旧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另外有一些人用尽方法想理解各种哲学体系并想把哲学的成果和科学的成果结合起来,但后来发现他们没有办法使科学和哲学联结在一起。现在,如果哲学显得不能为无偏见的人所了解,或不能与现代科学并存不悖,这过错必定在哲学家方面。他过于喜欢牺牲真理去迎合作出答案的欲望,牺牲明确性而屈服于用图像来说话的诱惑;他的语言缺乏精密性,而这正是科学家避免错误的暗礁的罗盘。因此,如果一部阐述哲学的著作是客观的,它应该在批判标准上是客观的,而不应在哲学的相对主义的意义上是客观的。本书所作的探讨,意图达到这样一种意义的客观性。这本书是写给许多那样的人看的:他们曾读过一些论哲学和科学的书而得不到满足,他们努力要获得意义,却碰在词句的壁障上而受到阻难;但他们并不放弃希望,认为总有一天哲学会变成像科学一样令人信服、一样具有威力。
这样一种科学哲学已经存在这一事实是还未为人充分知道的。作为思辨哲学的一种残余,一片暧昧的雾气仍旧遮住了那些没有受过逻辑分析方法训练的人的眼睛,使他们不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哲学知识。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哲学向来总是因逻辑与诗搅混、理性的解释与比喻搅混、普遍性与类似性搅混而受到损害。许多哲学体系就像《圣经》一样,那是一首杰出的诗,充满着刺激我们的想象力的图景,但没有科学解释所具有的那种说明问题的力量。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把伦理-认识平行轮以极端形式提出来的哲学体系是斯宾诺莎(1632-1677)的伦理学.在这一个体系中,斯宾诺莎竟做到模仿欧几里德的集合公理构造,期望这样把伦理学建立在和几何学那样的坚实基础上。像欧几里德那样,他从公理和公设开始,然后引出一个一个定理来;他的《伦理学》确实像一本几何教科书。....斯宾诺莎发挥了一种认为情欲是从灵魂的不适当观念中导致出来的理论。相当于苏格拉底认为不朽即无知的理论;在题名为《论人的束缚,或情感的力量》这一章里,他想证明,情欲导致苦恼,因此是恶的。当我们克服了情欲的力量时,我们就达到了幸福;获致这种解脱的力量就包含在理性中,如他在《论知性的力量,或论人的自由》那一章里所说的。他的伦理学是斯多葛主义的,只有知识的智力上的愉快才是善的;从情感的满足和生活的享受中取得的幸福,他虽不认为是不道德的,但他认为亦不是与道德有关的,而只是像食物对于肉体一样,给予适当的分量,使肉体能够进行它本性中所应有的一切事情。 斯宾诺莎在哲学家之中享有着崇高的声名;我认为,这种声名应是由于他的人格,而不是由于他的哲学。他是一个谦恭而勇敢的人,他为了自己的理论挺身不屈,并在他自己的生活中躬身力行他的伦理学。他靠磨制透镜而糊口,拒绝学术方面的职位,因为那种职位会限制他的思想自由。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受到各方面的攻击,由于他的异端思想他被逐出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社会。对于一切批评他都置若罔闻,他对任何人都和善,从来也不表示任何敌意。 当我们把他的伦理学与其逻辑形式分离开来,它就代表着一个不动情感的人格的信条;对于这个人格,自制和智力劳动是最高的善。他把他的伦理学演述为逻辑的时候,表露出他对逻辑的赞赏高过于他在逻辑方面的能力;事实上,他所推导出来的论点的逻辑性是不强的,那些论点如不外加一些默认的附加论点和心里解释,就不能为人所理解。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科学哲学的兴起"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9.4
科学哲学的兴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哈姆雷特的名言不是重言式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商务印书馆 (1983)8.7分 353人读过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0)9.6分 3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商务学术单行本 (pXXq)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科学哲学的兴起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十步 2009-09-16 06:05:33
这个才是我最初读的版本,可惜已经找不到了。
0 有用 蒋小妮 2020-10-26 15:46:17
2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