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的书评 (29)

至秦 2011-12-22 19:36:13

民主,独裁,信仰:巴基斯坦及第三世界的困境

民主,独裁,信仰:巴基斯坦及第三世界的困境 ——解读《羞耻》的政治隐喻 文/钱佳楠 (本来是一杂志的约稿,后因友邦原因不能发表。) 萨尔曼•拉什迪在与君特•格拉斯的对谈中问起战争留给后者的创作影响,格拉斯坦言,战争就像一把砍刀,把他祖国身上的一块肉活生生...  (展开)
刘村花 2009-07-15 12:49:14

灵异建筑师 拉什迪和他的《羞耻》

在长长布克奖的获奖名单中,有一个名字多次出现,一直饱受争议,却始终没有问世中国。他就是萨尔曼•拉什迪。他的成名作《午夜的孩子》(又译为《午夜之子》)一本书三获布克奖(1981年布克奖、1993年布克奖25周年最佳小说奖、2008年布克奖40周年最佳小说奖),可谓前无古人...  (展开)
无人售票 2009-07-03 23:51:26

羞耻——一个国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是一口气读完萨尔曼·拉什迪的《羞耻》的。与评论相去甚远,说两句而已。 关于这个作者的大名,早已是如雷贯耳。倒不是出版社的宣传,而是早早地就听闻有这么一个作家,因为写了些小说,被伊斯兰国家追杀,每年需要花费100多万英镑来请英国警方来保护他。更不可思议的是,翻译...  (展开)
苏七七 2009-07-21 09:25:41

拉什迪华丽的政治童话

揭开!羞耻与不知羞耻的面纱! ——拉什迪华丽的政治童话 书名:《羞耻》 作者:萨尔曼•拉什迪 译者:黄灿然 出版:凤凰出版/江苏人民/凤凰联动2009年6月版 在书店看到《羞耻》时吃了一惊,想不到第一本简体版的拉什迪就这样登录了。想到拉什迪由于《撒旦诗篇》被悬赏追杀...  (展开)
TR@SOE 2010-05-19 17:57:30

羞耻!羞耻!!

原文链接:http://tinyurl.com/338ckqw =============== 在完整的、认真的读完一本小说之前,就对小说进行评论是不对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不会这么做。即使是对那本我很不满意的《山海经》,我也是在看完全文后才加以评论,批评了这本书的编注的草率和马虎。单从这点,就可以...  (展开)
黄孝阳 2009-08-06 09:02:01

读萨尔曼•拉什迪的《羞耻》

黄孝阳 这是一次超出我经验的阅读,就连阳光在其文本之中,亦如一头蛰伏的怪兽。该怎样来描述这本由“在文学史上,也许没有第二个作家的脑袋价码高过于他了”的拉什迪所创作的《羞耻》?出版商提供了标签“这是一部充满讽刺、揶揄与怪诞的小说。”但我个人更愿意把它视作“一...  (展开)
tetsuchang 2011-09-26 00:35:30

这个版本的《羞耻》就是个shame

不是说这本书写得不好,而是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的这个版本的编辑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全书时不时就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文字错误,比较影响阅读的流畅性。 没有看过拉什迪的原版,但可以肯定文字表现比中文版的水平要高好几个档次。 最后说书的内容,要想读懂这本书,从中读出乐趣...  (展开)
老虎 2013-01-25 10:30:35

一个有关于灵魂羞耻暴力的魔幻现实之作

如果读过《我的名字叫红》,再读这本书,会对伊斯兰世界的灵魂与故事有迥然不同的感受。 一个细密优雅,一个粗犷不羁。羞耻是个道德词汇,在这本书里幻化成了一个人,一个弱智儿童。除了明显的政治隐喻之外还有很多反思性的思考。 她还有一个伊斯兰世界里野蛮生长(未收任何道...  (展开)
星星 2009-09-26 01:59:06

最深的羞耻以及无耻——读拉什迪《羞耻》

“当她父母承认她不可改变的性别,按信仰的要求,顺从真主,就在这一瞬间,拉扎怀中这个崭新而安静的生命开始——这是真的!——脸红了。”这是萨尔曼•拉什迪《羞耻》里的内容。书中拉扎•海德的儿子还没来得及出世就在母体里被脐带勒死了,但他一直深信真主会把儿子还给...  (展开)
范典 2010-04-05 09:32:23

《羞耻》:寓言瓶里的政治阴谋

《羞耻》:寓言瓶里的政治阴谋 文/范典 对应诺贝尔文学奖一直秉承的政治非议问题,萨尔曼·拉什迪这样的似乎是最合适人选,他出身于印度,受教于英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写出《撒旦诗篇》后即遭致伊朗当局的追杀,躲避九年之久,英国警方对其的保护费更是高达每年160万美元...  (展开)
山狼 2010-01-11 00:00:38

人生很长,人生是屎,人生并不长

知道萨尔曼·拉什迪的理由和很多人一样,因为那个《撒旦诗篇》。只是没想到会在《羞耻》里第一次相遇。能够和这个在《羞耻》封面上画成长有沙枣一般模样的中等偏胖的老头相遇,首先要感谢人生很长。人生如果不是那么绵绵无绝期,我肯定不会花时间看一个跟我一样属于东方...  (展开)
思郁 2009-07-21 05:57:04

“羞耻”的现代性

萨尔曼•拉什迪,1948年出生于一个印度穆斯林家庭,1964年随家迁居巴基斯坦,后移居英国,现居纽约,全职写作。对于大半生的移民生涯,拉什迪在他的第一个中译本小说《羞耻》中写道:“我有一个理论,认为我们这些移民招惹不满,可能跟我们的征服引力有关。我们做了所有古人...  (展开)
伊娃的波娃哥哥 2023-01-19 13:34:24

《羞耻》的魔幻现实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拉什迪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常借用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其中《羞耻》主要人物的设定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与巴基斯坦近代历史的统治者具有高度的对应性。军官拉扎·海德对应于突然发动军事政变的巴基斯坦军政府领导人穆罕默德·齐亚·哈克(Muhammad Zia-ul-Haq),从花花公子转变为总理...  (展开)
lisa_pz 2011-11-30 11:44:49

沉重

排山倒海,波涛汹涌。这是羞耻给我的印象。 刚读完这本书,英国伊朗外交关系就降级了,伊朗还发生了冲击英国使馆事件,真是巧合。想当年,也是由于拉什迪炸弹般的撒旦诗篇,导致了英伊关系的紧张。拉什迪的阴魂在神权国家和集权国家上空久久不去。作为一个话题作家,他每本作品的...  (展开)
Simon 2011-03-29 16:25:11

恶托邦的明显例证

这部《羞耻》是拉什迪“恶托邦”建筑风格的一个明显例证。这部书出版于1983年,相比之前的《午夜的孩子》更冷峻,也更冷静。《羞耻》的开头讲述了一个令人诧异的故事:Q镇的三姐妹达成了某种协议,“她们在同一个房间睡觉。她们忍受同样的渴望”,甚至其中一个怀孕,另两个能同...  (展开)
daffodils 2010-11-02 11:10:29

难得出一本,要读的

没想到国内还会出拉什迪的书,真没想到。 依然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依然是家族恩怨,依然是从个体的命运见证社会的崩溃离析和时代的风云诡谲。诡异而富有张力的意象,鬼影重重的魔幻渲染,虽然是中文译本,还是可以感受到原著中独特而气势非凡的语言魅力。 不过,从题材和主旨...  (展开)
Shera 2010-07-05 15:43:15

关在书橱的羞耻(2009年07月09日 10:33 )

不得不承认 我在逃避这种巨大的恐惧感 历时5个难熬的睡前时间 读到了第四部分的最后一章 又是一个失眠的夜晚 恐惧、怪诞的画面占据了我的大脑 伟大的拉什迪 它让我罢不了手 却又心生厌倦 这是怎样的一种复杂情愫呢? 这跟卡夫卡带给我的混乱是不同的 前所未有的 终...  (展开)
齐物秋水 2010-01-05 14:07:05

真实的南亚乌托邦与文明的癫狂

“‘拉什迪事件’是拉什迪作品的最极端的文学批评形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曾这样评论。萨尔曼•拉什迪获世界瞩目,源于小说《撒旦的诗篇》和伊朗宗教领袖对他发出的“全球追杀令”。1989年至1998年之间,拉什迪东躲西藏,他的作品在许多国家也是禁书,我们对拉什迪的...  (展开)
jierre0220 2009-09-21 14:09:28

初识拉什迪

逛书店得时候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只是单纯的被书的序幕和作者的简介吸引,(惭愧的说当时我并不了解这个人)。这是一部为成人和儿童写的寓言,文字间又透露着来自印度文化熏陶的背景,隐射了南亚次大陆的分裂和巴基斯坦动荡不安的近代史。按照作者自己的话说,他也是一个浪漫的...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9条)

订阅羞耻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