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地挑战,这种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成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5页 -
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会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蒂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爱的艺术"的人也喜欢 · · · · · ·
爱的艺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73 条 )






《爱的艺术》四种译本比较
简单比较了《爱的艺术》在国内的数种译本,以第一章第二段为例,都不太行。🤔 原文: ❶读的是萨译本,发挥太甚,偏离原文: ❷李译本无中生有,衍译出“小说”一句: ❸目前唯一有货的刘本,最后一句似是误译: 也许有一定几率是三本所据英文原本都不一样。不过,Zlib...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1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8.8分 84143人读过
-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2006)8.8分 116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9分 945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7.8分 717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败(顺)书清单=。=。= (mibo lost)
- 购书记录2 (阿伊土拉)
- 我最爱的图书
- 2023✍︎┃书单 (Alan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爱的艺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云上小树🌲 2017-02-04 15:39:14
常翻常新,译笔非常得当。
0 有用 迭失 2023-12-15 01:30:27 浙江
讀完了霜霜留下的書,很有力量,我要以心靈力量彎曲金屬!謝謝她的祝福(希望你永遠都有愛和美,你一直都有)看到的時候流淚了。
0 有用 孤星 2024-03-25 09:42:59 湖北
爱出者爱返
0 有用 依芜 2011-12-03 22:50:40
就是这本~
0 有用 潘允嫒 2021-10-12 16:07:21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