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意独怜才的书评 (21)

小松哥M_E 2012-02-27 19:51:11

五常的教育随笔

简评:张五常关于读书思考教育学生及香港教育的一些随笔。特别是关于读书和思考的建议值得学习 笔记: 一、读书的方法: 1、以理解代替记忆。 笔记记要点,记疑点。 不要将课题与课题、章与章脱离要联系起来。 选课以老师学问渊博为重。 2、思想集中才有...  (展开)
Hammer_ 2011-09-12 19:46:55

没错,你可能是天才

这是真正睿智之士的思维激荡,读来令人着迷。单单“你可能是天才”一文就值得你买这本书,它回答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问题。 而这本《吾意独怜才》是一本内容广泛的书,但是重要的不是你能从中知道张五常读书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或者是他求学中的种种经历,...  (展开)
hermit 2013-07-07 10:26:02

非典型张五常依然精彩

经济学家张五常以佃农理论蜚声于世,以狷狂不羁为个人品牌。但在这本跨界之作《吾意独怜才——张五常谈教育》中,我们却读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张五常。 说是跨界,其实也不尽然,毕竟,张五常以教授的身份传道授业几十年,而且对膝下一对子女的教育也亲历亲为,因此,在这本自...  (展开)
弘丹 2016-12-08 14:26:58

向张五常先生学习读书&思考方法

第一次知道张五常这位大师,是在王明夫先生编的《三度修炼》里,看到张五常先生写的《读书的方法》以及《思考的方法》,读后深受启发,因此印象深刻。进而对张五常先生非常感兴趣,又Google了张五常先生的生平事迹。 在图书馆借教育类书籍,无意间看到了张五常先生写的《吾意...  (展开)
大时 2021-01-27 22:18:01

书如其人

一本书读懂一个人。很显然,五常先生是学问大家,是以做学术为目标的人,思维方式也是很纯粹的学术思维。 特色明显,限制也明显。我不认同五常先生的很多观点,但是对他的学术思维是非常佩服,是个痴人。对他提到自己读费雪的利息理论时智商大涨的故事,十分感慨。我也曾有类似...  (展开)
天光 2012-02-04 22:59:23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

今年是龙年,我生肖犯冲,所以在下午5-7点交节气的这个时辰在家一个人躲春。期间有把《吾意独怜才》的前四章又仔细看了下。前言、第一章的《读书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均反复看了三遍。常读常新,再次受益。 《读书的方法》中讲读书要贯通、要彻底,信哉。 要贯通——是指...  (展开)
小豆友晨子 2023-06-02 14:44:03

吾意独怜才

比起张老先生的其它作品来,吾意独怜才是一本非常易读易懂的小书,不过书虽小,却也能读出大用处来。 张先生在书中第一章就总结了学习的方法,给予了学生们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 首先谈读书的方法: 其一、以理解代替记忆,理解不只是记忆的辅助,理解应是记忆的代替。还有上课...  (展开)
曾兮 2014-08-25 19:46:04

书摘 +思维导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吾意独怜才 作者张五常 书摘 我反对母语教学,有三个原因。其一,英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国际语言,而在电脑发达的今天,这国际性来得更重要了。其二,英文的表达能力强,但很难学,难、难、难,比中文难得多。英文的通用字汇起码比中文的多三倍,而动词千变万化,偶一不慎就词不...  (展开)
starz 2024-04-25 09:26:36

怎么找到兴趣?怎么问问题?

吾意独怜才 怎么问问题? what?问事实。how?问方法。why?问理论 问题要问得直接 浅显 如若只有一个答案往往是一个蠢问题,愚蠢的问题得到愚蠢的答案 五常说 .我是个纯从兴趣出发而搞学问的人,半点其他意图也没有。我认为兴趣是由自己发掘出来的,而这发掘的第一步,是要找...  (展开)
simple 2022-06-15 17:55:19

大师的文章要多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是五常老师关于读书、教育的一些思考, 我对其中儿女的教育,读书方法介绍以及一些唠家常式的启发性言语有些触动,很多有共鸣。他对儿女的教育我觉得让我看到了大师们的与众不同,之前读郑渊洁的书,也是这个感觉。 以下为一些摘录: 我认为拜师求学,不是要求老师的知识,...  (展开)
diawa 2021-01-21 23:20:20

以周为单位的主题阅读

很多书印出来之后,很快就成为废纸,搁置一段时间后,印刷厂重新回收这些书。穷极我们的一生,仅仅是中文世界的作品,就无法都翻一遍。 张五常的读书法很特别,根据主题,把与主题有关的书集中快速翻一遍,把问题搞清楚。再把阅读时大脑中的想法记录下来。在动笔中,许多大脑的...  (展开)
夜航星 2020-05-12 19:34:58

一些启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课听讲重在理解,不同科目要融会贯通。 读书先快读,读大意;再慢读,读懂不明白的地方;最后选读,选出重点。 例子比数学更能帮助推理进行下去,举例子一要简单贴切,需要包含全部重要特征而忽略枝节;二要分真假,实例最佳;三要新奇,容易引起新的启发;四要一般化,使理...  (展开)
张学勤 2019-09-15 20:21:12

书摘笔记小录

读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以理解代替记忆,不要狂抄笔记。理解有深有浅,但是不能理解却真是不必要抄笔记了。 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于跟一个平庸的人学得十之八九。 读书的时间不需要多,但要连贯,如果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里就不应该读书。 思考的过程中,要多用...  (展开)
李依诺 2016-08-12 11:19:57

可爱经济学家的杂文精选集

读完此书感觉张五常老师是个很可爱的人,洒脱自然、直言不讳。对自己钟爱的经济学有着超然的自信,也虚怀若谷,对别人的批评和非议可以不闻不问,同时对那些真正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愿意交流和探讨。 本书共七个部分,收录了多篇张五常先生日常发表的有关读书、思考、英文学习、写...  (展开)
happpystone 2015-03-23 16:58:47

非常有启发的一本书,何为学,怎样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觉得写得很精彩的地方。略有变动。 读书学习: 读书的坏习惯一,就是把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而无法融会贯通。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之间、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  (展开)
liuhszh 2014-04-14 15:22:57

这是个可爱的老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吾意独怜才》这本书的作者是很有名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写的,随笔性质,多篇文意结集。 从3月31日开读,4月13日结束,用时14天,每天晚上睡前有空的话,看几篇,算是粗过一遍。 买这本书时,早,在2013年。 当时正在研究如何读书,如何学习这个专题,所以网上到处搜...  (展开)
wutong12 2013-11-20 11:35:37

吾意独怜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家长的妈妈,我在让孩子真正喜欢学习和应付课业考试的压力中徘徊无奈中,不知道如何让孩子懂得思考,快乐学习,让我先来学习再来带动孩子吧,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让脑袋清明的方法之一。 一.读书的方法 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  (展开)
中信出版文艺生 2010-11-22 15:50:53

学问

张五常:学问要从兴趣入手,在重点出击。脑子要多休息,但读书时要集中,心领神会。任何科目,值得读的文章不多,所以选文而攻之所花的时间应该比读的时间长。读不是信,而是考虑,所以每有会意,就要停下来细想。  (展开)
HiBye·黑白 2011-03-06 21:17:49

一书三人读

三人非只指三个人,而是指的学子、老师、官员。 于学子言,读5篇即可,尤其是第一部分,里面的东西都让我深有同感,心存戚戚焉。 于老师言,读5~10篇以知何以谓教 于官员言,希望你们能回去把这里面文章抄一遍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1条)

订阅吾意独怜才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