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严歌苓的书评 (364)

岩屑 2012-01-18 04:49:38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被损害、被赞美与被消费的——一个历史片段的三个版本

关于《金陵十三钗》的历史原型,据严歌苓叙述是出自魏特琳女士的日记,日记在2000年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不过我还没来得及阅读,转载一段严歌苓本人的引述: 魏特琳当时是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务长,他也是美国人,他在日记里记述了,记得非常短,他一生都在拷问...  (展开)
ici 2011-06-25 00:50:07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那已经毁灭的,就是回忆

从中篇到电影剧本到长篇,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经过多次重写,才最终成为现在的故事。当这个故事与电影,尤其是与张艺谋发生关联后,我就一直在想象,张艺谋电影里的“金陵十三钗”会是什么样子。我担心没有人能胜任赵玉墨的角色,哪怕是一个背影,一个身段。这个发生...  (展开)
LetsRa!n 2011-07-16 23:43:39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如果日本有个金陵……

我在国外时学校里有不少的日本留学生,他们给大众的印象大多是礼貌整洁的,特别是女生的气质,总是透露着一丝丝温柔,看起来象中国人形容的知书达理。作为国家的表现力,他们是个不错的代表。 尽管如此我却多与欧洲同学在一起,经验让自己很难和他们走进。但在日复一日的交往...  (展开)
lsy 2011-12-01 22:31:37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版

平等面前,道德也丑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天以前,看到老谋子新片的预告片,只有那一个妖娆的背影,让我觉得真是美。 后来从室友的口中得知,金陵十三钗讲得是一帮妓女怀揣剪刀、为救一帮女学生悲壮赴死……我不了解这个群体,我不好奇在那个年代救女学生之举,但我好奇为什么是一群妓女救了她们,而...  (展开)
小宝君 2011-12-01 20:25:34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版

珍爱生命中的婊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没想到来到法国看的第一本小说竟然是《金陵十三钗》。 看惯了奇怪的外语字和竖排的繁体书,拿到舒适的纸质小说内心竟然小小澎湃。为了表示它的弥足珍贵,我甚至选择留在火车上细细品味。 3个小时。我仿佛经历了那段战火硝烟的岁月,面对那种无可抗拒的恐惧,读到她们套上那套...  (展开)
管好你自己 2017-07-23 15:18:48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版

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不关风与月

“她从头到尾见证了他们被屠杀的过程。人的残忍真是没有极限,没有止境。天下是没 有公理的,否则一群人怎么跑到别人的国家如此撒野?把别人国家的人如此欺辱?她哭还 因为自己国家的人就这样软弱,从来都是受人欺负。书娟哭得那个痛啊,把冲天冤屈都要 哭出来。” ...  (展开)
溪流 2011-12-13 10:59:11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版

我当然知道这是部好小说

我当然知道这是部好小说, 从文字来说, 从视角设置的技法来说, 从选材与切入点来说, 从通篇的结构来说, 这篇小说都是上乘之作, 匠气十足. 但我还是不太喜欢. 太得匠气,有时就失了匠心 比如说,赵玉墨这个人, 要她高明时就高明, 要她糊涂时就糊涂. 要她婊子的...  (展开)
小兽猊猊 2010-11-24 12:20:28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版

张艺谋和严歌苓还真搭不上边

很久没看严歌苓的小说了。还记得16岁时在寝室里读她发表在《十月》上的一篇中篇小说《白蛇》时,惊为天人的震动。几乎倒背如流的喜爱。。。。。后来,又买了她几本书看,渐渐的对于这个人的风格有些熟烂于心。 她善于挖掘人物微妙又矛盾的心理。但是不算深刻和犀利。...  (展开)
UM 2010-06-16 21:35:18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版

女性生存攻略

过去女性因为依附于男性,她们收入渠道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不同,唯一不同的是,看她们能附庸上怎样的男性,通过男性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支撑来确保自己的生活运转,同时为了维持既得利益,不得不严谨的设置各种障碍,来驱逐同性竞争者。 书中,不论是扶桑与国外白人妇女,还是金陵十...  (展开)
北溟鱼 2009-04-23 23:59:43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版

看到南京南京的上映忽然想到的

看见片花,是陆川一向的暗色调,别的没看出来,高圆圆和秦岚在里面扮上之后是美极的,和着大段儿大段儿的战争场面,颇有混搭特洛伊和黑鹰坠落之感。 本能的对全世界都在叫嚣的东西有自保性的抵触,前两天还想着要不回南京的时候去看看吧,这两日看着铺天盖地的惊叹号,原先和...  (展开)
早迹 2010-08-17 18:46:53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版

灵魂和身躯的落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那些“婊子”在教堂里恬不知耻,不为神父的宽容而略为收敛本性 他们和女学生冲撞 和军人调情,和厨师好 她们改变不了别人对他们的主观意识,她们也会和军人一起想家一起为国难哭泣 看着军人们为了不牵累大家出去,而死的惨烈 刚才和鲜活的血肉,马上被弄的首身分离,被当作...  (展开)
雨枫书馆 2011-07-05 13:48:33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雨枫试读】《金陵十三钗》有感

《金陵十三钗》有感 作者:刘婷婷 三教九流的言语、作派她们仿谁不像?在她们扮上唱诗班女学生“慷慨”赴死前,她们是妓女、窑姐、婊子,就活该挨打、遭骂、被蹂躏。话说,金陵的故事哪出唱过皆大欢喜?但人物却都胜在至情至性。《红楼梦》如是,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  (展开)
天边月弯弯 2011-05-26 10:19:40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发生的背景是在1937年12月12日,地点是在南京,这一天守城的中国军队全线崩溃和撤退,第二天,也就是1937年的12月13日。 “我姨妈”书娟是寄学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威尔逊美国天主教堂里的一位学生,这时的美国处在中立国位置,所以美国的教堂自然成了避难所,12...  (展开)
柒月暖阳 2024-03-15 10:35:59 作家出版社2015版

女孩,有机会一定读读这本书!

01 《金陵十三钗》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我愤怒于,玉墨等人心甘情愿的做了女学生的替死鬼。就因为当过妓女,这些同样鲜活的姑娘,就成了次等的生命,就要替另一群人去死。 英格曼神甫认为理应如此,法比没有阻拦,女学生们更是庆幸自己可以逃过一劫,玉...  (展开)
hyfxf 2019-04-24 14:04:12 作家出版社2015版

《金陵十三钗》修辞分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写在前面... ... 这篇关于小说修辞的评论是之前笔者的一篇分析作业,语言可能比较生硬,多多包涵。 《金陵十三钗》是一篇记述南京大屠杀期间几个女学生和十四个妓女之间由互相排斥到相互依存的小说,内容详尽,描写真实,情感丰富。 小说是以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  (展开)
管好你自己 2017-05-13 13:50:00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版

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可以被忘记

第一部让我深刻体会到南京大屠杀的作品,一个个小小的教堂,漂浮着的是卑贱却美好的灵魂,她们都撒在那段血迹斑斑的历史上,严歌苓的文笔就像里面有着玻璃片的蛋糕,美味但刺心,她借着外国人的口像我们揭示真相:为什么三十万中国人,就没有一个人站起来反抗?为什么一百个人...  (展开)
二台 2012-01-18 18:08:05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版

我就tm三观不正

之所以写书评而非影评是因为只看了原著书而没有看过电影 我还真是“没看过电影就打一星写nc短评”的主啊~~ 十二个女学生替十二个女学生,我去,这太普通啦,还是刷刷微薄看劲爆猛料吧~ 十二个女学生替十二个ji女,我去,这太二b啦,一定得打电话给gd总局要他禁了这片~ 十二个j...  (展开)
冬惊 2012-01-09 09:00:57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版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看完别人分享的这个小说心情很沉重。一看豆瓣果然严歌苓是受了西方文学影响的,叙事的感觉和本土的作家也有所不同。可贵的是她写南京大屠杀并未刻意鼓吹民族仇恨,也没有道德审判,而是以一种有克制的笔触带我们偷窥了一番血海里的人性善恶。 电影我一直没看,鉴于...  (展开)
微末_世尘 2021-08-15 01:19:19 作家出版社2015版

读《金陵十三钗》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题记 七月初七之夜,合上书,再看那一道弯月,竟有几分“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凄清,这或许是严歌苓带给人的“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之感。而这种凄清,竟使我心里生出一阵朦朦胧胧的、复杂的、从来没有过的疼痛。 是痛那十三个秦淮河胭...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8 19 后页> (共364条)

订阅金陵十三钗/严歌苓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