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盛与危机的4星书评 (21)

切... 2011-03-23 01:07:57

一样文本,两种读法

3月19日新京报《一种对历史的解说》全文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3/19/content_212178.htm?div=-1 于变中求不变,或在流动不居的经验世界里寻找稳固的支撑,恐怕是人之常态。我们总是倾向于认定,我们所能感知的现象必有某种简单规律,或曰法则。荀子...  (展开)
Turin Horse 2022-07-20 13:23:43

从“超稳定结构”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一、内容提要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是金观涛、刘青峰教授于1984年4月出版的专著。其通过引入系统论、控制论等分析工具和“超稳定结构”的概念,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 作者针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原因之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每一个文...  (展开)
輕氣球 2015-05-04 17:04:43

这应该算是个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月四月,我主要读了刘青峰的《兴盛与危机》。这大概是我认认真真读的第一本学术性著作。为什么选这一本呢?一来是因为我想第一次尝试一下,二来因为身为法学专业,将来读学术性著作的机会多得是,我不能总以枯燥没意思为借口而不去读它。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对你...  (展开)
月冷 2012-04-13 17:12:02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版

关于20世纪80年代系统论在中国历史研究应用中的回顾与反思————以金观涛“超稳定系统论”为中心

按:对于当代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来说,金观涛或许算是个有一点久违了的名字,他与刘青峰的夫妻档算是八十年代学界的风云人物。 其论著在大陆销声匿迹许多年后,在2005年左右特别在2011年年初,重新杀回了大陆出版市场,我觉得公开我的这个论文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贡献于此,...  (展开)
乱箭射我 2011-12-15 22:09:10

一个化学家的历史观

批评金先生的文章看过一篇,实在没抓住要害。很不负责任地跟作者斗了几句嘴,也有些后悔,想想觉得还是写点有意义的东西来反驳一下比较好。 首先,追溯起来还得从看到那篇一年多前的文章说起。本来,如果那篇文章不是排在豆瓣书评的第一篇、评论又是最多的、而看了金先生著作的...  (展开)
青梅竹马 2018-10-13 21:45:48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版

《兴盛与危机》读后的几点小感触

怎么说呢,几点体会吧:1.那个年代有这样的观点,还算是很新颖很有创新思维的吧,突破的持续N多年的的唯“经济决定论”的所谓的先进史观;2.作为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作者虽然对经济决定论有所突破,但全书贯穿始终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五阶段社会进步论,全书史料引用及分析句...  (展开)
罗成 2017-07-06 10:13:48

如何用理工科思维看中国历史治乱循环?

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的特点几乎已成常识,对于治乱循环形成的原因历史学家也给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知名历史学家金观涛以理工中的系统论为工具来分析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的原因,并对中国历史上的腐败、未形成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 中国历史治乱循环的原因——超稳...  (展开)
子微 2017-03-26 12:52:49

内容很好,但编辑应该枪毙,错字令人发指

以第十章社会结构演化理论为例子,此章总共55页,从346页到401页,让我们来看看里头有多少错字错印: 第349页 倒数第9行 整体行在 ----- 整体存在 第356页 第14行 不属于C ----- 不属于EP 第357页 倒数第2行 (XP} ----- {XP} 第358页 第9行 全部推...  (展开)
Serendipity 2012-04-12 09:38:34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版

解极为精炼,足以评6星

【摘引自亚马逊tigerdh1980网友】 曾经的历史课本都是骗子,后来看了无数有趣的故事以及各种各样似是而非的猜测理论,如《明朝的那些事》、《狼图腾》等。 《剑桥中国史》、《黄仁宇系列》等下了苦功夫的专业研究,也难以让我信服。 金观涛,是我至今为止感觉最深...  (展开)
瀛洲. 2024-03-10 13:32:12

观超稳定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停滞性”和“周期性”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本书作者认为这两种重大历史现象存在本质性的关联,并提出了一个更加众所周知的“超稳定系统”假说。该假说跳脱出了狂热革命的反封建浪潮,试图思考现代中国与革命力图摧毁的封建旧中国之间的关系。超稳定结构在上...  (展开)
Lucp 2023-04-06 10:41:18

49年以后的社会和大清之前有多少不同?

前面写了一篇批判这边的书的小书评,觉得不合适就删掉了,耐着性子把这本书的《意识形态结构的系统分析》一章好好读完。因为觉得仅读一半就下批判结论还是不太合适,不过看完意识形态分析这章之后,后面几章还是略过了。 和这本书一起看的是章奇、刘明兴的《权力结构、政治激励...  (展开)
适逢烟薄雾朦 2023-02-27 20:12:13

#5@2023#兴盛与危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是金教授对中国封建社会停滞原因的思考(由于本书成书较早,所以沿用“封建社会”这一提法)。所谓停滞,就是由秦至清,只有王朝更迭,没有社会进步,金教授用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系统”来解释这个长期停滞,并引入了“社会结构”、“一体化”、“无组织力量”等辅...  (展开)
@露哥美没 2022-04-21 14:08:40

兴盛与危机摘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结构】不同于西欧的基督教+封建领主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结构主要为儒家官僚政治统治下的地主经济,具家国同构的特点,由子孝、妇从、父慈所建立起来的家庭关系,不过是民顺、臣忠、君仁的社会关系的缩影。 【无组织力量】称将某种社会结构在维系自身稳定的调节过程中所释放出...  (展开)
张慎为 2021-04-12 20:00:08

控制论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把历史当成阿拉伯式的图案画当然是显得巧妙的,因为阿拉伯式的图案画上面就是大花朵长在纤细的茎上,但是,这样来解释历史是非常肤浅的。-黑格尔 孙隆基“封建主义新论”《知识分子》 用中国王朝的周期性覆灭与兴盛来对应生物系统的超稳定结构 农奴在中国是比较少见的,早从秦...  (展开)
lydia 2020-06-04 23:31:35

再读心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书的目的 之前不懂欧洲史,还以为英法德和国内一样,是一朝一代的到了现在。后来了解之后,才发现欧洲史与国内有多不同。罗马解体之后,欧洲在实质上没有再统一过,虽然查理大帝、拿破仑、希特勒都有此雄心壮志,但是都失败了。 但是国内,虽然朝代更迭,但是国家的主体没...  (展开)
雷霆的纶音 2019-07-19 14:55:21

读书笔记

第一章 提出控制论和社会结构论 第二章 论述儒生、官僚起到的区域联系和一体化作用,并阐述宗法一体化结构与之的同构关系,阐述关系的两个特点:脆性和强控制。 第三章 研究无组织力量:官僚体制低薪与特权造成的问题造成的无限君权与皇帝有限的调节能力。其无组织力量表现在政...  (展开)
小城大叔 2018-12-15 20:03:03

数理看中国

鉴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可研性,古今中外历来都不缺少分析中国历史及社会特性的各种论调和大师思想。本书出版于1984年,时值中国刚进入开放年代。作者以北大文科生的身份,基于控制论、系统论的基本概念,大量运用了数理的观念,类似于黄仁宇用数目字概念解读明代历史一般,从另一...  (展开)
+随梦而飞 2011-02-24 07:29:04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版

兴盛与危机

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阐述中国超稳定系统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很有启发性的,不过不知道是成书太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感觉里面数学相关的部分还是太粗糙了,而且由于我是用电子书看的txt文件,里面的图例无法看到,非常遗憾,不过感觉如果在能从博弈论或者墒增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展开)
冻豆腐 2011-02-05 18:59:53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版

读后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现象上,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历史这种治乱更替的现象,但是运用社会科学的分析工具来解释这种现象,并试图找出其背后的规律,这部书所反映出的作者的努力是值得敬佩的。这部解释力很强、主题十分宏大的著作,对现实的意义主要...  (展开)
懒虫 2010-10-30 23:45:43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版

《在历史的表象背后》读后

很不错的一本小书。金观涛先生在序中首先引出了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封建社会何以长期停滞?他不满意前人的答案,认为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即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三者相互作用的角度重新分析这一问题。他引入了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知识作为其方法论基础。依此方法论,他认...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1条)

订阅兴盛与危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