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艺术的书评 (124)

服务器帮忙记录 2015-10-20 16:53:3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呼 完全看不懂的一本书 它应该是研究性类别的或者什么报告文学之类的东西 读这本书我只有一个感想 我很无知 但后来豁达一点来看 一般无知吧 他研究的全是欧洲的小说文化 这对我这个极尽的中国主义陶醉者来说是有一点尖锐 毕竟那片土地不是我的地盘 没有关于文化艺术...  (展开)
Zetalot 2015-04-12 12:23:22

小说的艺术

《小说的艺术》是昆德拉在任大学教授时,为学生上课编写的教材。严格地说,这都不能算是一部作品,但是这本书对于小说的探索却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评论,昆德拉将视野更多地投向人的存在状态。 “受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是《小说的艺术》的第一篇,其中昆德拉系统地阐述了...  (展开)
苏菲 2014-10-09 23:45:3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琐碎的笔记

笔记: 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才是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 小说的暧昧性与相对性。 小说的基本问题:通过什么把握自我/人的存在是什么。行动-悖论;心理-悖论;外在力量-卡夫卡;非理想;存在于行动的中止中-项狄传等等。所以卡夫卡伟大,发现了一种人类存在的范畴,在福...  (展开)
巴普洛夫的狗 2014-07-28 13:16:36

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米兰昆德拉的这本书由七个部分构成,这七个部分各自独立,但其主题都是关于小说理论的。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存在的意义在于发现未知的存在,这是欧洲小说史的构成。比如在某些主题被哲学讨论之前,早已在小说中出现。 这本书真正让我读下去的是第四、五部分。第四部分的题目叫...  (展开)
PageUp 2014-07-24 15:59:1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重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说的艺术》从胡塞尔的欧洲科学危机系列讲座谈起。胡塞尔是一名现象学哲学家,他梦想把哲学改造成基于绝对论证的科学,他还认为科学是哲学的非自足成员,因此一切科学也要相应改造。绝对明证的科学性要求哲学回到主体自身,回到纯粹我思自我中,这一诉求在近代科学盛行的实...  (展开)
levin蟀蟀 2014-07-09 16:20:5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版

我想要理解

如果说,小说的唯一真理是“不确定性”,那么起码就“有无确定性”这一点来讲,小说“确定”是要包含“不确定性”的,也即“不确定是确定的”。 想起来刘军宁博士在《共和•民主•宪政》序言中提出来过一个类似的概念:“只有在在自由主义的土壤里才能产生对自由主义最...  (展开)
羊咩咩的剃须刀 2012-11-25 21:02:2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概观及昆德拉写作灵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评论性的叙述或散文比起小说易读甚至好理解的多,出乎意料,这是目前为止个人认为昆德拉最好的一本书,是否也是其作为小说家的一个讽刺之处。 书中数量众多的作家和作品引用和讨论,不仅体现了昆德拉广博的阅读量——作为作家写作之路的必要基石,同时也可概观其对于历史、写作...  (展开)
【冰】、咖啡 2012-07-11 17:21:43

进入昆德拉小说世界的门

我实在看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后看的这本书 应该说这本书解决了我在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很多的疑惑 昆德拉对于小说的理解决定了他的小说的形式和内涵 他不追求过分的戏剧效果 他探索自己的小说中的人物的性格 这些性格不是由他设定的 而是有小说决定的 他的小说...  (展开)
Bbgun 2012-06-14 22:43:23

随记

p18 “小说作为建立于人类事件相对性与暧昧性之上的世界的表现模式,跟极权世界是不相容的”。 (书里的第五部分 “那后边的某个地方”讲卡夫卡的小说,其中讲到了两个故事,斯大林时期一个女人的故事,以及一个布拉格工程师的故事。都是非常短小但意味深长的故事。) p159 ...  (展开)
胖小刘 2011-04-13 22:46:0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董强译的

董强教授翻译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诚如本书谈及【流畅】一词说所说: “在一封信中,肖邦描绘了他在英国的生活。他在沙龙中演奏,那些贵妇人总是用同样一句话来表达她们的欣喜:‘啊,多美啊!像水一般流畅!’”肖邦非常恼火,就像我听到人们用同样一句话来赞扬一个译本:...  (展开)
hidotsu 2011-03-10 17:27:3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亦是继续看

相信读过或正在看它的人 都为这样一句所触动 小说家是隐于作品之后的,不多闲述一句也并不是与你罗列一种文艺的理论乃至于是一个小说的构造 他只是与你交谈 与你交流 告诉你一个故事 然后你知道了这个故事。你知道故事的过程中你就渐渐有自己的思考。不是模仿也不是重置 因为...  (展开)
陈埃落 2011-01-07 19:30:3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浅谈

大多数更趋于去理解小说的单纯意义所在,或者单纯的情节所在,比如大多数评论家总要去究其根本,欲以己之力去表达作者的文字。诚如昆德拉所说“小说要比小说家本身聪明得多”。所以小说亦不仅仅是故事或者为阐明一个观点而写的长篇大论。我不反对有单纯故事构成的小说,但从卡...  (展开)
小山子 2009-01-05 19:26:3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和祖国相连

在昆德拉的“误解的”词典里面指出,“下流”——说下流的词语——用母语说下流的词汇,才能正确地,兴许是唯一能够体验到这个词语的作用。他说:“很难对一个外国女人下流。”用外语说就会显得滑稽搞笑。因此对于下流,辞典里肯定地解释为:“下流:把我们为系在祖国身上的最...  (展开)
厚余 2008-08-14 21:14:5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版

昆氏小说观

不管喜不喜欢昆德拉,每一位喜欢小说的读者都可以看一看这本书,对了解小说的发展史有一定帮助。如果您正准备动笔写点什么(像我,嘻嘻),那这是一本必读之书,毕竟在小说史上,昆德拉是一位无法忽视去的巨人吧。  (展开)
谭果铺 2008-07-13 20:48:5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不如说是生命的艺术

一生要看过多少书,没人会知道,而不管你相信与否,经过时间的洗礼,每一个生命都成了一部小说。 有的人选择写了出来,而且有很多人去读了,去认识他了。 有很多人没有写出来,也许也有很多人去读了,也都认识他了! 那么这部小说的艺术呢? 不正是生命的艺术吗?  (展开)
玄子 2007-12-10 00:09:4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悦读|在昆德拉面前,我无话可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说的艺术 隔了这么久才看这本书。不知道自己一直在等什么。 一个小说家如何看待小说呢?昆德拉从塞万提斯说到卡夫卡,从唐吉诃德说到K。我们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我们经历着怎样的旅程,我的过去,我们的将来,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梦想,我们无以名状的荒诞。全都写入小说。 危...  (展开)
Locan 2015-11-16 20:00:0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笔记

1.两位哲学家指出了这一时代的双重性:既堕落,又进步,而且跟所有人性的东西一样,在它的产生之际就蕴涵了其终结的种子。 2.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惟一存在的理由。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知识是小说惟一的...  (展开)
气急败坏女疯子 2012-06-11 21:05:55

上帝在捉弄我们每一个人的时候,笑了。

这本书特别好看,我特别喜欢。大师的各种观点如行云流水般倾泻,一针见血。 首先我赞成米兰昆的观点,认为小说应该摆脱那些陈腐的规则,除去长篇废话,要浓缩,简洁。太多多余的描写只会让读者看后感到精疲力竭。的确,小说中的复调可以让小说本身更加具有深意,更能引起读者思...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24条)

订阅小说的艺术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