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西藏生死书》内容简介:希望每个人不畏惧死,也不畏惧活;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慈悲澄明的关怀;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真相的彻悟,找到终极的快乐。
《西藏生死书》是一本契合时代需要的书。书中,作者索甲仁波切深入讨论了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西藏生死书》提供给读者的,不仅是有关死亡和临终的理论性描述,还有实行的方法,可以用来了解死亡和临终的真相,帮助自己和他人死得宁静而充实。
海报:
西藏生死书的创作者
· · · · · ·
-
索甲仁波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索甲仁波切出生于西藏,由二十世纪最受敬重的精神导师蒋扬钦哲仁波切(Jamyang Khyentse Chokyi Lodro)养育长大。自幼年起,他就与上师培养出温馨亲密的关系,并沉浸在智慧、慈悲和恭敬心的氛围之中。这使他对佛法精髓有了深刻的了解,以此体验和身为转世喇嘛所受的传统训练,为他日后担任精神导师的任务,打下厚实的基础。
蒋扬钦哲仁波切圆寂之后,索甲仁波切继续跟随二位主要上师敦珠仁波切和顶果钦哲仁波切修法,启发他在西方的传法志业。1971年,他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研读比较宗教学。1974年开始弘法,因为求法者热烈渴求,他又继续至欧洲、东欧、美国、澳洲和亚洲等地传法。
仁波切把将佛法弘传到西方,当作是他毕生的志业,因此写出《西藏生死书》,提供修炼的基础。这项修炼可使人们了解佛法,并实际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因此能裨益他人和全世界。
...
索甲仁波切出生于西藏,由二十世纪最受敬重的精神导师蒋扬钦哲仁波切(Jamyang Khyentse Chokyi Lodro)养育长大。自幼年起,他就与上师培养出温馨亲密的关系,并沉浸在智慧、慈悲和恭敬心的氛围之中。这使他对佛法精髓有了深刻的了解,以此体验和身为转世喇嘛所受的传统训练,为他日后担任精神导师的任务,打下厚实的基础。
蒋扬钦哲仁波切圆寂之后,索甲仁波切继续跟随二位主要上师敦珠仁波切和顶果钦哲仁波切修法,启发他在西方的传法志业。1971年,他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研读比较宗教学。1974年开始弘法,因为求法者热烈渴求,他又继续至欧洲、东欧、美国、澳洲和亚洲等地传法。
仁波切把将佛法弘传到西方,当作是他毕生的志业,因此写出《西藏生死书》,提供修炼的基础。这项修炼可使人们了解佛法,并实际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因此能裨益他人和全世界。
很少上师能有索甲仁波切天赋的沟通能力,而二十余年在西方的生活和受教,使他深刻了解西方人的心灵。他以亲切、幽默和讲法清晰闻名;且能够跨越宗教、文化和心理学的藩篱,揭示了佛法的精髓。他以日常生活令人惊妙的例子,分享他个人的经验,因而能直接与学生的经验相契合,进而激起对佛法的鲜活感受和韵味。
索甲仁波切传承于伟大的大圆满教法,他具有这个传承的明显特质:充沛的活力、广阔的心灵和直指人心。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在死亡的镜子中
第二章 无常
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第四章 心性
第五章 把心带回家
第六章 演化、业与轮回
第七章 中阴与其他实相
第八章 这一世:自然中阴
第九章 精神之路
第十章 心要
第二篇 临终
第十一章 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
第十二章 慈悲:如意宝珠
第十三章 给临终者的精神帮助
第十四章 临终修习
第十五章 死亡的过程
第三篇 死亡与重生
第十六章 基础地
第十七章 内在的光芒
第十八章 受生中阴
第十九章 亡者超荐
第二十章 濒死经验:上天堂的阶梯?
第四篇 结论
第二十一章 共通的历程
第二十二章 和平的仆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的使命是求得平衡,发现中道, 学习不要沉溺在现代生活的享受中, 关键在于单纯, 不要以外界活动来过分伸展自己, 而是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from 《西藏生死书》) 心的宁静就是从这里来的。宁静的心可以让你追求精神事物, 以及涌自精神真义的知识, 可以帮助你面对死亡。(这里指简单的生活) 我知道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他要完成和学习的东西, 譬如分享更多的爱, 彼此更加慈爱, 发现人生最宝贵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与爱, 而不是物质。同时了解生命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记录下来了, 即使当时不经意地擦身而过, 但后来还是会出现的。 濒死经验最重要的预示是: 它彻底改变了曾有濒死经验者的生命。研究者注意到其影响和改变相当大: 对于死亡的恐惧降低, 也比较能接受死亡; 增加对别人的关怀, 更加肯定爱的重要性; 追求物质的兴趣减低, 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层面和精神意义; 当然, 也比较能接受来世的信仰。 西藏佛教徒相信, 癌症之类的疾病其实是一种警讯, 提醒我们生命中一直忽略的深层部分, 比如精神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看待这个警讯, 全盘改变生命的方向, 不仅能治疗我们的身心, 甚至整个生命。 我们怎么做才能克服执著呢? 唯一的途径是了解它的无常性; 这种了解可以慢慢解除它对我们的控制。我们将了解上师所开示的对于改变的正确态度: 想象我们是天空, 看着乌云飘过; 想象我们是水银一般的自由自在。当水银落在地面时, 仍然完整无瑕, 从不与尘埃混合。当我们试着依照上师的开示去做, 慢慢解除执著时, 大慈悲心就从我们身上产生。 所谓一切皆空, 一切皆无法独立存在。 时常认知生命有如梦幻, 减低执著和嗔怨。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不管别人如何对待你, 都要保持慈悲。不管他们做什么, 只要你当它是一场梦, 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修行的关键, 就是在梦中保持积极的愿力,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才是真正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禅定可以把心带回家,但首先要修习专注。 从前,有一位老妇人来到佛陀面前,请问坐禅的方法。佛陀告诉她,在井里汲水的时候,手的每一个动作都要了了分明,如果做到这一点,她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处在清醒和旷达的宁静中,那就是禅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把心带回家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西藏生死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西藏生死书"的人也喜欢 · · · · · ·
西藏生死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1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HarperSanFrancico (1992)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8.7分 6237人读过
-
張老師文化 (2006)8.8分 321人读过
-
張老師文化 (1998年02月15日)8.4分 22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也许能改变你生活态度的书 (nous)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若我窮苦,皆賴迷書 (豬貓虎六郎)
- 你们都在希望能够不枉此生,我却希望完成一场修炼。 (AOI_YU)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西藏生死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45 有用 胯 下 大 神 君 2011-11-09 02:16:47
無識之謬種 惑眾之妖僧
42 有用 二哥 2015-09-17 18:19:24
有意思,喜欢写“禅坐”的一段儿,其境界简直和我喜欢的“发呆”有的一拼,另外,后者也适合早晚各来一发,早上发呆10分钟不瞌睡,晚上发呆10分钟睡的香。#专业发呆20年#
722 有用 傲娇凛冽雷大山 2016-02-14 21:10:38
翻了很多页,发觉这本书根本不是我想看的,作者应该就是那种月薪一万八千八百八十八用猫屎咖啡当下午茶耳机里播放的是瓦格纳曲婉婷沐浴在马尔代夫的昏黄而暧昧的暮光中一边闭目禅坐,他说,cest la vie。
63 有用 江户川歌磨 2014-02-21 05:21:48
书里宣扬的方法简直和跳大神一样毫无信力...在我这个伪佛教徒看来,通篇只是谈论"有为法",这样参详生死,比生命本身更加"如露亦如电"
289 有用 小杏仔。 2014-05-16 11:09:27
误人子弟的书也能成畅销书。作者东拉西扯,文学功底太差。也没有佛陀足够的智慧。学佛嘛,只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多做一些善事,保持善良的菩提心就够了。追求浮夸的来世,明明就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