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不是一般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导论书,而是以作者过去几十年的田野研究与人生经验为基础,对人类学这门外来知识所作的全面回顾与反省。因此,《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充满着一个非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对这门学问的憧憬、热忱、执着、质疑与创造等心路历程,更满怀着对于这片土地及土地上的人的未来之关怀与期盼。希望读者不仅能从此书了解人类学对日常生活各个层面有趣而生动,却又广泛而深入的知识内涵,更能体会人类学特有的全人类社会文化的整体视野、被研究者及比较的观点、处处可见的反省与挑战已有理论知识及研究者已身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偏见之观照,而有所创新的反思性。因此这也是一本以人为出发点,综合人类学导论、人类学史、人类学理论以及人类学田野研究经验与成果的综合著作。
反景入深林的创作者
· · · · · ·
-
黄应贵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黄应贵,1947年生。台湾大学社会学学士、人类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所兼任教授。著有《东埔社布农人的社会生活》《人类学的评论》《人类学的视野》《台东县史:布农族篇》《布农族》,主编《台湾土著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见证与诠释》《人观、意义与社会》《空间、力与社会》《时间、历史与记忆》《物与物质文化》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我的人类学经验
第二节 人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西方文化的世界性拓展与他者
第二章 社会的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人类学与社会学在知识论上的基本差别
第二节 社会科学兴起的背景
· · · · · · (更多)
第一节 我的人类学经验
第二节 人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西方文化的世界性拓展与他者
第二章 社会的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人类学与社会学在知识论上的基本差别
第二节 社会科学兴起的背景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我的人类学经验
第二节 人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西方文化的世界性拓展与他者
第二章 社会的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人类学与社会学在知识论上的基本差别
第二节 社会科学兴起的背景
第三节 社会的理论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文化的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文化与文明
第二节 美国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与理论
第三节 欧洲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与理论
第四节 结构马克思论与政治经济学下的文化观
第五节 文化结构论与实践论
第六节 没有大理论的时代
第七节 结语
第四章 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人类学的田野工作
第二节 人类学家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第三节 结语
第五章 亲属、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为什么从亲属开始谈起?
第二节 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回答:非洲继嗣理论与东南亚的联姻理论
第三节 什么是亲属?
第四节 亲属与经济
第五节 亲属是文化的建构与实践
第六节 结语
第六章 性别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传统人类学对于性别课题的探讨
第二节 女性研究与女性人类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性别人类学的代兴
第四节 展演理论下的性别研究
第五节 结语
第七章 政治与权力
第一节 结构功能论:组织性的功利主义式权力
第二节 交易学派:个人理性选择的功利主义式权力
第三节 上缅甸诸政治体制的挑战
第四节 结构性权力
第五节 东南亚民族志:象征性或文化性权力
第六节 各种权力交错的实践
第七节 权力的心理诠释
第八节 结语
第八章 国族主义与族群
第一节 民族国家与国族主义
第二节 族群研究
第三节 结语
第九章 经济与社会
第一节 经济人类学的基本研究课题
第二节 实质论与形式论的争辩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之外的另一种可能:礼物经济
第四节 现代化理论与经济发展
第五节 乡民经济
第六节 结构马克思理论
第七节 政治经济学
第八节 结语
第十章 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 文化经济学
第二节 物质文化与消费
第三节 文化实践、生活方式与心性
第四节 结语
第十一章 宗教、仪式与社会
第一节 宗教与社会
第二节 仪式与社会
第三节 结语
第十二章 思考模式
第一节 主智论与思考方式
第二节 文化相对论
第三节 基本文化分类概念
第四节 结语
第十三章 文化与心理
第一节 美国心理人类学的发展
第二节 个体主体性的再兴
第三节 认知人类学
第四节 情绪人类学
第五节 结语
第十四章 文化与历史
第一节 反历史的现代人类学传统
第二节 民族志基础与民族历史学
第三节 历史事件、结构与实践
第四节 历史性、时间与记忆
第五节 历史的文类
第六节 结语
第十五章 人类学与社会实践
第一节 人类学知识、社会文化脉络与社会实践
第二节 社会实践的追寻:一个人类学者的体验
第三节 结语
附录
一、译名对照表
二、引用文献
· · · · · · (收起)
第一节 我的人类学经验
第二节 人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西方文化的世界性拓展与他者
第二章 社会的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人类学与社会学在知识论上的基本差别
第二节 社会科学兴起的背景
第三节 社会的理论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文化的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文化与文明
第二节 美国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与理论
第三节 欧洲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与理论
第四节 结构马克思论与政治经济学下的文化观
第五节 文化结构论与实践论
第六节 没有大理论的时代
第七节 结语
第四章 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人类学的田野工作
第二节 人类学家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第三节 结语
第五章 亲属、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为什么从亲属开始谈起?
第二节 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回答:非洲继嗣理论与东南亚的联姻理论
第三节 什么是亲属?
第四节 亲属与经济
第五节 亲属是文化的建构与实践
第六节 结语
第六章 性别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传统人类学对于性别课题的探讨
第二节 女性研究与女性人类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性别人类学的代兴
第四节 展演理论下的性别研究
第五节 结语
第七章 政治与权力
第一节 结构功能论:组织性的功利主义式权力
第二节 交易学派:个人理性选择的功利主义式权力
第三节 上缅甸诸政治体制的挑战
第四节 结构性权力
第五节 东南亚民族志:象征性或文化性权力
第六节 各种权力交错的实践
第七节 权力的心理诠释
第八节 结语
第八章 国族主义与族群
第一节 民族国家与国族主义
第二节 族群研究
第三节 结语
第九章 经济与社会
第一节 经济人类学的基本研究课题
第二节 实质论与形式论的争辩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之外的另一种可能:礼物经济
第四节 现代化理论与经济发展
第五节 乡民经济
第六节 结构马克思理论
第七节 政治经济学
第八节 结语
第十章 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 文化经济学
第二节 物质文化与消费
第三节 文化实践、生活方式与心性
第四节 结语
第十一章 宗教、仪式与社会
第一节 宗教与社会
第二节 仪式与社会
第三节 结语
第十二章 思考模式
第一节 主智论与思考方式
第二节 文化相对论
第三节 基本文化分类概念
第四节 结语
第十三章 文化与心理
第一节 美国心理人类学的发展
第二节 个体主体性的再兴
第三节 认知人类学
第四节 情绪人类学
第五节 结语
第十四章 文化与历史
第一节 反历史的现代人类学传统
第二节 民族志基础与民族历史学
第三节 历史事件、结构与实践
第四节 历史性、时间与记忆
第五节 历史的文类
第六节 结语
第十五章 人类学与社会实践
第一节 人类学知识、社会文化脉络与社会实践
第二节 社会实践的追寻:一个人类学者的体验
第三节 结语
附录
一、译名对照表
二、引用文献
· · · · · · (收起)
喜欢读"反景入深林"的人也喜欢 · · · · · ·
反景入深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立体的结构,严密的逻辑,通俗的语言,索引和注释还可以做工具书!
简述 该书是黄应贵老师为人类学专业学生撰写的一部学科通论作品,“覆盖了社会文化人类学百年来的主要研究议题、理论视野、研究方法”,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案例,展现了人类学学科的立体构造。 该书的结构使人想起塔塔尔凯维奇(Wladyslaw Tatarkicwicz)的《西方六大美学观...
(展开)
田野是一本充满挑战而永远读不完的书
与一般人类学书籍不同的是,《反景入深林》这本书以作者黄应贵本人的田野调查和人生经历为出发点,对人类学进行全面梳理与反省。 虽说它定位不是一般初学者,但个人却认为它更吸引一般读者对人类学产生兴趣,毕竟作者本人也是从人生经历中逐渐对人类学产生兴趣。 儿时他去菜市...
(展开)
丰盈的流动 贫瘠的视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黄应贵先生1947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47年恰逢民国三十六年,黄应贵先生在书中写着“身为一个在非西方世界成长的人类学者,对于这门学科的看法,至少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国际人类学知识发展的冲击,二是研究对象的刺激,三是人生经历的影响。”(原书P2页),那么,笔者亦... (展开)> 更多书评 1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九州出版社 (2023)9.8分 43人读过
-
三民書局 (2008)9.5分 30人读过
-
三民 (2021)暂无评分 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港台引进★ (皮特4)
- 人文社科方法论:兼批判 (🦉的瓦涅密)
- 人类学导论教材 (辄馨)
- 民俗学(包括文化史、博物馆学、社会人类学) (南池子)
- 社会文化人类学 | Cultural Anthropology (晴晏)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反景入深林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辄馨 2011-05-21 09:15:45
怪怪的用词
7 有用 广东姑娘 2016-11-27 21:59:37
正视新的社会现象与问题,用已知来探索未知。深入了解人类学知识理论与被研究对象的特性,具备全人类社会文化的民族志知识或图像,反思并剔除原有理论的文化偏见,有效呈现被研究社会的特色。寻找资本主义经济以外的另一种可能。关怀受害者、边缘化、被支配的人。
0 有用 万历1587 2012-12-04 23:15:45
读了两章,再读
0 有用 Suzume 2014-04-03 11:34:37
清晰好用 LN C912.4/286
0 有用 南池子 2012-04-17 11:37:20
作者的梳理很清楚,作者也尝试把自己的学术见解融入到名著导读里。书名和装帧都不错。只是这种导读性的书总是费力不讨好的。
0 有用 西小营粉丝 2024-10-06 19:51:53 北京
真的很厉害,三日通读
0 有用 沈周 2024-10-03 18:35:18 湖北
此书极佳。作者坦言,人类学的魅力在于全人类参照下的视野魅力,可见出台湾人类学研究如何将本土作为世界参照的一部分,并且参与到人类学问题脉络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当中。由之,作者尽全力讲清楚了关于人类学理论与民族志经验认识之建立与突破的清晰印迹。(241003,31.3h)
0 有用 艾愣夜噶哇 2024-09-30 22:35:25 山东
不搞乱七八糟的工作安安静静地坐在图书馆读书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了。 二编: 黄老师的书有温度,社科的书绝不是一部分人自我卖弄自我包装的资本,而是有着情感的、有人文关怀的存在。
0 有用 鹿歪1⃣🐟 2024-09-25 08:37:27 浙江
人类学真的是一门自反性意识很强的学科。字里行间能看到作者深厚的积攒与功力,在理论游走间不乏观点输出。
0 有用 贺戟 2024-09-15 17:25:37 北京
作为一本教材,将各个理论与研究脉络展现得相当清楚,也解答了我个人阅读原著中困惑的一些点——比起那些只会强调知识性内容的教材,这样的书才能让我们看到人类学如何在不同的维度与社会文化脉络中进行思考;更难能可贵的是,这还是一本作者对照自己的研究历程所撰的反思录。“人类学的学术研究何以成为社会实践”,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还是倾向于赞成作者的真诚心声:从行动中见问题,从问题中见行动,这两者从来不应该... 作为一本教材,将各个理论与研究脉络展现得相当清楚,也解答了我个人阅读原著中困惑的一些点——比起那些只会强调知识性内容的教材,这样的书才能让我们看到人类学如何在不同的维度与社会文化脉络中进行思考;更难能可贵的是,这还是一本作者对照自己的研究历程所撰的反思录。“人类学的学术研究何以成为社会实践”,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还是倾向于赞成作者的真诚心声:从行动中见问题,从问题中见行动,这两者从来不应该是断裂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