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学史纲要的书评 (9)

李杳 2021-09-16 13:50:51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大乱之后,人们都想做皇帝,故曹操不能不如此。这一点影响到文章的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他为什么要倡导通脱呢?自然也与当时的风气有莫大的关系。当时凡人都...  (展开)
克城乡长 2017-10-10 22:16:42

汉文学史纲要杂谈

鲁迅的遗憾,大概是没有大部头的文学史类著作,这一点更大程度上是读者的遗憾。其《汉文学史纲要》也只是为教授学生编出的讲义,仅仅只有十篇,勉强算是一本小书。 然而短篇幅的批评,是很见功夫的。一是材料的选取,二是观点。鲁迅之前,谢无量有一本文学史,材料很是丰富,但...  (展开)
向日葵 2013-03-15 17:04:34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版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最为精彩

主要讲的是汉代以前的文学发展史,先是介绍了文字的发源,然后再到成文、书与诗经。之后再介绍每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以及他的代表作,让我对汉代以前的经典著作有了一些了解。鉴于本人文学素养不够高,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对这本书的看法感受不够透彻。 全本读...  (展开)
Starry生命 2020-03-03 16:38:1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

第3章:老庄

道家书据《汉书》《艺文志》所录有《伊尹》,《太公》,《辛甲》〔3〕等,今皆不传;《鬻子》《筦子》〔4〕亦后人作,故存于今者莫先于《老子》。老子〔5〕名耳,字聃,姓李氏,楚人,盖生于周灵王初(约西历纪元前五七○),尝为守藏室之史,见周之衰,遂去,至关,为关令尹喜...  (展开)
嘎剑生 2019-10-07 15:34:3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

读《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在厦门大学时教授中国文学史课程时,曾计划编一部中国文学史,这在致许广平的书信中多次提及,可惜终究没能写完。目前仅写到西汉两司马,单是汉以前的文学,也还有《国语》《左传》《战国策》未写。 我觉得鲁迅这人是不太“老实”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鲁迅当年劝年轻人...  (展开)
十三维 2019-05-31 10:45:1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

足以道中国的一份文学史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足见鲁迅古典文学功底之深厚。作为史纲,开头几章,理据清晰,逻辑缜密,文采斐然,其精彩读来恍然竟有不增一字不减一字之感。自汉语文字文章以来,诗、书二经为儒生采礼治国,解释多牵强附会,已失其情意之美。而后「言道术有庄周蔑诗礼,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金圣叹评六...  (展开)
阿拉雷 2018-03-10 23:16:3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版

简略

读书笔记123:汉文学史纲要 这套文集一直看到,最早我看到有53年版的,老板娘一本呐喊卖我50,我说我有73年的了,后来就看到这本,卖我两块钱。 这本我应该在其他集子里看过,我估计是他讲课的课件,很浅显,属于秦晚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简易文学史。 屈原宋玉称之为文学家比较合...  (展开)
吴dz// 2011-08-30 23:28:4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

汉文学史纲要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是先生在厦门大学讲学的讲义,对汉以前的文学研究颇深,在当时应较具个性,现在书中的许多观点已经成为正统文学史的观点,在许多地方可以见到翻版或相似的文字。 此书不贵,可借鉴、思考东西不少。一,汉以前特别是秦以前文学...  (展开)
长江中游的瘦鱼 2008-04-20 11:04:35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版

请不要再让我做选择题

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的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去不去抵制?爱国的都去!” 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抵不抵制家乐福是判...  (展开)

订阅汉文学史纲要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