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古文观止(精装珍藏本)》是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二人选编的古文选本,辑自东周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按时代和作家编排,共分为12卷这些作品大多数是古代散文的名家所做,其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题材广泛,所选文章代表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品味古文精品和了解古文发展轮廓的最佳读本正因为《古文观止》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使其在问世后的三百多年里,成为最流行、最有影响力的初学古文选本,常作为私塾及学堂的启蒙读本,几乎家家必备,海内风行。时至今日,其通俗性、权威性仍难以动摇,依旧是首选的普及性古丈选本,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学习古文的必备书。
作者简介 · · · · · ·
吴乘权和吴大职是叔侄二人,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吴乘权字楚村,博览经史,学识丰富,一生以授馆为业,所著除《古文观止》外,尚有《纲鉴易知录》传世。吴大职字调侯,秉承家学,颇有才气。他同叔父吴乘权一起在家乡“课业子弟”。《古文观止》就是他们教授弟子诵读古文的讲义。
目录 · · · · · ·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郑庄公戒饬守臣(隐公十一年)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僖公四年)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子鱼论战(僖公二十二年) 介之推不言禄(僖公二十四年)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郑子家告赵宣子(文公十七年) 齐国佐不辱命(成公二年)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驹支不屈于晋(襄公十四年)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襄公二十四年) 晏子不死君难(襄公二十五年) 子革对灵王(昭公十二年) 子产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国语》 祭公谏征犬戎(周语上) 展禽论祀爱居(鲁语上) 叔向贺贫(晋语八)《公羊传》 吴子使札来聘(襄公二十九年)《毂梁传》 虞师晋师灭夏阳(僖公三年)《檀弓》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檀弓上) 曾子易箦(檀弓上) 公子重耳对秦客(檀弓下)《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谖客孟尝君 触誊说赵太后 唐雎不辱使命李斯 谏逐客书《楚辞》 宋玉对楚王问《史记》 五帝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孔子世家赞 伯夷列传 屈原列传 滑稽列传 货殖列传序《汉书》 高帝求贤诏贾谊 过秦论(上)晁错 论贵粟疏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李陵 答苏武书《后汉书》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诸葛亮 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李密 陈情表王羲之 兰亭集序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魏徵 谏太宗十思疏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望檄王勃 滕王阁序李白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桃李园序刘禹锡 陋室铭杜牧 阿房宫赋韩愈 原道 杂说一 杂说四 师说 进学解 争臣论 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 捕蛇者说 小石城山记李格非 书洛阳名园记后范仲淹 岳阳楼记欧阳修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苏洵 管仲论苏轼 留侯论 贾谊论 喜雨亭记 超然台记 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苏辙 六国论 黄州快哉亭记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 赠黎安二生序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 游褒禅山记宋濂 阅江楼记刘基 卖柑者言方孝孺 深虑论王鏊 亲政篇王守仁 象祠记 瘗旅文归有光 沧浪亭记王世贞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袁宏道 徐文长传张溥 五人墓碑记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郑庄公戒饬守臣(隐公十一年)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僖公四年)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 子鱼论战(僖公二十二年) 介之推不言禄(僖公二十四年)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郑子家告赵宣子(文公十七年) 齐国佐不辱命(成公二年)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驹支不屈于晋(襄公十四年)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襄公二十四年) 晏子不死君难(襄公二十五年) 子革对灵王(昭公十二年) 子产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国语》 祭公谏征犬戎(周语上) 展禽论祀爱居(鲁语上) 叔向贺贫(晋语八)《公羊传》 吴子使札来聘(襄公二十九年)《毂梁传》 虞师晋师灭夏阳(僖公三年)《檀弓》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檀弓上) 曾子易箦(檀弓上) 公子重耳对秦客(檀弓下)《战国策》 苏秦以连横说秦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谖客孟尝君 触誊说赵太后 唐雎不辱使命李斯 谏逐客书《楚辞》 宋玉对楚王问《史记》 五帝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孔子世家赞 伯夷列传 屈原列传 滑稽列传 货殖列传序《汉书》 高帝求贤诏贾谊 过秦论(上)晁错 论贵粟疏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李陵 答苏武书《后汉书》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诸葛亮 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李密 陈情表王羲之 兰亭集序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魏徵 谏太宗十思疏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望檄王勃 滕王阁序李白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桃李园序刘禹锡 陋室铭杜牧 阿房宫赋韩愈 原道 杂说一 杂说四 师说 进学解 争臣论 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 捕蛇者说 小石城山记李格非 书洛阳名园记后范仲淹 岳阳楼记欧阳修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苏洵 管仲论苏轼 留侯论 贾谊论 喜雨亭记 超然台记 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苏辙 六国论 黄州快哉亭记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 赠黎安二生序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 游褒禅山记宋濂 阅江楼记刘基 卖柑者言方孝孺 深虑论王鏊 亲政篇王守仁 象祠记 瘗旅文归有光 沧浪亭记王世贞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袁宏道 徐文长传张溥 五人墓碑记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隐公五年春季,鲁隐公打算到棠邑去观赏捕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臧僖伯进谏说:“凡是一种东西,不能够用来演习大事,它的材料不能够用来做器用,那么,国君就不要去理会它。国君的职责,就是使人民的行为符合法度与礼制的规定。所以,用讲习大事的行动来检验法度的差等,就称为法度;用材料来表明器物的文采,就称为礼制。既不合乎法度,又不合乎礼制,这就称为乱政。乱政屡次出现,就是导致衰败的原因。因此,春猎称蒐,夏猎称苗,秋猎称狝,冬猎称狩,都是为了在农闲的时间用这些方式来讲习大事的。每隔三年,还要出兵演习,(并借此来检验成果)演习完毕,再整治队伍回来,到庙堂里饮酒庆贺,祭祀祖宗,清点军用器物。彰显器物车服旌旗的文采,分清贵贱的区别,辨别等第伦次,安排少年和老人的顺序,这都是为了熟悉这种表示威仪的礼制的。如果鸟兽之肉不是用于祭祀,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是用于军用器物,国君就不用亲自去猎取,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至于山林河湖的物产,把它们取来做日用品。但那是贱役的小事,有关官吏的职责,不是国君要亲自过问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古文观止"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人间词话 9.1
古文观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6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9 )
-
中华书局 (1959)9.5分 1402人读过
-
中华书局 (1987)9.1分 38195人读过
-
中华书局 (1959)9.2分 1765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9.2分 107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reading in 2015 (絞肉机)
- 要在風中落下来 (春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古文观止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波波 2024-02-24 14:55:31 上海
精装版,有少许错别字,选篇一般,有些文章不是很经典。
0 有用 凝碧 2023-11-07 01:37:57 黑龙江
初中
0 有用 时间的俘虏 2018-12-21 13:41:26
青春读物,感发极大,很多篇至今可背诵
1 有用 chillaspen 2020-05-29 23:52:42
错误不少 丢字换字的 不过看了过秦论六国论之类的引起对政治的重新热忱 (x 以前偏爱看风花雪月的散文 现在又觉得看历史政治更让人心潮澎湃更有吸引力zzz
0 有用 眉梢黄梅雨 2019-03-30 18:46:1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