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法国的传记文学中,卢梭留下了三部永传后世的作品:《忏悔录》、《对话录》和《漫步遐想录》;三部著作,三种体裁,三种笔调;如果说《忏悔录》是一部编年史,《对话录》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那么,最后这部《漫步遐想录》便是一部散文诗。写这部作品时,卢梭已到垂暮之年,已完全放弃了与敌人周旋和与命运斗争的徒劳的努力,一切听天由命,因此心境恬适,十分悠闲,落笔为文宛如信步咏哦,把十篇《漫步遐想录》写成了十篇优美的散文诗。就性质来说,这十篇文章是文学作品,但就内容来说,它们又是研究卢梭一生行事和思想发展轨迹的不可不读的著作。
漫步遐想录的创作者
· · · · · ·
-
让-雅克·卢梭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让·雅克·卢俊(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重要作品有《新爱洛伊斯》、《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切人间的感情既然已从心中根除,我还有什么要忏悔的呢?我既不再有什么地方可以自夸,也不再有什么地方应该自责;我在世人中间从此就等于零,而跟他们既不再有什么真正的关系,也不再有什么真正的相处,我也只能是等于零了。既然随便想做什么好事,结果总会变成坏事,想做什么事情不是害人就是害己,我的唯一的职责就只能是闪避在一边,我将尽我所能恪守这一职责。不过,我的身体虽然无所事事,我的心却还活跃,还在产生思想和感情,而由于任何人间的世俗的利害都已在我心中泯灭,内心的精神生活似乎反而更加丰富。对我来说,我的躯壳已不过是个累赘、是种障碍,我将尽可能早日把它摆脱。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目了然的拙劣谄媚绝不会出之于善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帝是公正的;他要我受苦受难;然而他知道我是清白的。我的信心正是由此而产生;我的心和我的理智向我高呼,告诉我:我的信心决不我欺。因此,让人们和命运去做这做那吧,我要学会无怨无艾地忍受;一切都将恢复正常秩序,轮到我的那一天也迟早要来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困厄无疑是个很好的老师;然而这个老师索取的学费很高,学生从他那里所得的时常还抵不上所缴的学费。此外,人们还没从这开始得太晚的功课中学到全部知识,而运用的机会却已经错过了。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老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经验总是有教育意义的,这我承认,然而它只在我们还有余日的时候才有用。在我们快死时才去学当初该怎样生活,那还来得及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见过许多人在探讨哲理时书生气比我更足,但是他们的哲学可说是同他们自己毫不相干。他们力求显得比别人博学,他们研究宇宙是为了掌握宇宙的体系,就好像是纯粹出于好奇才研究一部机器似的。他们研究人性是为了能夸夸其谈一番,而不是为了认识自己;他们学习是为了教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在坎坷不平的漫长一生中,我发现,最使我得到甜蜜的享受和舒心的快乐的时期,并不是最常引起我回忆和使我感触最深的时期。那令人沉醉和牵动感情的短暂时刻,不论它是多么的活跃,但正式由于它的活跃,所以在生命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几个明亮的小点。这种明亮的小点为数太少,而且移动的也太快,所以不能形成一种持久的状态。我心目中的幸福,绝不是转眼即逝的瞬间,而是一种平平常常的持久的状态,它本身没有任何令人激动的地方,但她持续的时间愈长,便愈令人陶醉,从而最终使人达到完美的幸福的境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漫步遐想录"的人也喜欢 · · · · · ·
漫步遐想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0 条 )



和自己相处的幸福之道
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2008年,那个时候刚刚毕业两年,24岁,一个人在北京,采访、工作、租房、吃饭、孤独寂寞。去书店的时候偶尔逛到这本书,我不学哲学,也不研究社会学,对卢梭并未有很多了解,但是当时被翻译的副标题一下子击中:和自己相处的幸福之道。我想我是需要了解一下...
(展开)

最喜欢的“第五次散步“部分摘录
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不论它持续的长短都不留下前后接续的痕迹,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
(展开)

我们现在怎样做好事?
下午从图书馆回来,路上又碰见了那个义务送信的老先生。穿着一件很古朴的对襟长衫,长长的灰白头发在脑后盘成一个发髻,骑着一个很破的自行车,车前的篮子里放着一大叠信件。我以前也经常见到他,开始觉得是个捡垃圾的老头,但仔细看看又不怎么像,倒觉得可能是那个道观里的道...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1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8.2分 4852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11)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8.2分 3691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8)8.3分 127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05.05.05扫书 (小欢欢)
- 我的藏书——欧美文学 (大眼睛豆豆)
- 我的书橱3 (珞迦远)
- 淘书流水账 (飞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漫步遐想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三点五 2006-08-08 18:15:57
06年8月7日
0 有用 冷敷熱難過 2009-05-22 22:29:08
很难想象,但能体会
0 有用 御神風樣 2006-02-12 19:31:23
充满哲思 非常好 卢梭式的浪漫主义思考 赏心悦目
0 有用 输入昵称 2021-05-27 14:15:59
太纠结了…
0 有用 三鲜 2007-01-16 00:05:09
我承认他的深刻,但一点也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