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于奇智
出版年: 2021-3
页数: 88
定价: 52
丛书: 法国哲学研究丛书·学术译丛
ISBN: 9787208169470
内容简介 · · · · · ·
德勒兹与福柯彼此钦佩、欣赏和尊重,在哲学思想上互相依赖。德勒兹写《福柯》就是画福柯,画一幅因死亡而中断了哲学事业的福柯思想肖像。在德勒兹心目中,福柯无疑是同时代最伟大的一位哲学家。德勒兹在评论《知识考古学》时指出,福柯是一位新档案保管员,在评论《监视与惩罚》时说道,福柯是一位新地图绘制者。
《福柯》是德勒兹在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开设的“福柯专题”课程讲稿。德勒兹的《福柯》是一部没有生平的传记,也是我们最能接近福柯哲学思想的杰作。德勒兹以“陈述”概念为中心,用自己的思想实现了对福柯哲学的回响式重构,阐明了福柯对知识、权力、主体化、人之死的重新诠释,与福柯一起打开了生命和语言的未来之门。
福柯的创作者
· · · · · ·
-
吉尔·德勒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法国哲学家,1925年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就读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被任命为索邦大学教员,后来任教于里昂大学和巴黎第八大学,1987年退休。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1995年去世,他写了大量关于哲学、文学、电影的文章。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反俄狄浦斯》和《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千高原》,尽管他曾自称为“纯粹的形而上学家”,但他的作品影响了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包括哲学、艺术和文学理论,以及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运动。
目录 · · · · · ·
译序 并非传记:德勒兹的“福柯”/1
上篇 从档案到图表
一位新的档案保管员(《知识考古学》)/3
一位新的地图绘制者(《监视与惩罚》)/26
下篇 拓扑学:“别样地思考”
· · · · · · (更多)
译序 并非传记:德勒兹的“福柯”/1
上篇 从档案到图表
一位新的档案保管员(《知识考古学》)/3
一位新的地图绘制者(《监视与惩罚》)/26
下篇 拓扑学:“别样地思考”
历史积层或历史构成:可见者与可述者(知识)/51
策略或非成层者:外部思想(权力)/75
褶皱或思想内部(主体化)/101
附录 关于人之死与超人/135
人名对照表/148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这个地带中的每个大气状态都对应于一种被攫取于关系中的力量或特异性图式,这就是策略。如果叠层是属于地面的,策略则是空中或海洋的。然而,策略必须实现于叠层中,图式必须实现于档案中,而非叠层化物质则必须被叠层化。实现,既是积分(整合)又是微分(差异化)。非形式化的力量关系被微分创造两种异质形式:曲线形式经过诸特异性的邻近区域(陈述),画面形式则将其分布于光线形象中(可视性),而且力量关系同时被确切地积分于两者(从微分作用的一边至其另一边)的形式化关系中。这是因为力量关系无视只开始于其下叠层中的裂痕,他们透过被实现于其中的叠层而凿出裂痕,也经由不断积分中的微分(两方向同时进行)跳脱其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8页 -
它(陈述)拥有一种“言说客体”…这是一种衍生客体,由作为原初功能的陈述变异线的极限所界定。这是它何以并不被用来辨别不同类型的意向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福柯"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 6.4
-
- 胡塞尔哲学中的发生问题 8.0
-
- 尼采 7.5
-
- 两种疯狂体制 8.4
-
- 雅克·德里达研讨班论生死 7.4
-
- 他异性的形象 7.8
-
- 混沌互渗 8.5
-
- 感觉的界限 8.1
-
- 意义的逻辑 7.8
-
- 观物如实:一种知觉理论 6.8
福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转】吉尔·德勒兹:欲望与快感——纪念福柯逝世20周年

德勒兹:如何破解福柯家的无线密码?

德勒兹《论福柯》研讨班3 | 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论福柯 吉尔·德勒兹 著 / Mary Beth Mader 译 / 赛博牧民 第一部分 ……要是你们一个问题都没有,那就太糟糕了。但也许你们有疑问,只是没说出来:这很好![笑声;停顿]所以不需要再讨论之前的内容了吗? 一位学生:我想知道……[无法听清的发言]……纳粹政权是否可以被视为... (展开)
德勒兹《论福柯》研讨班 1 | 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试译记 Gilles Deleuze, Sur Foucault 1ère partie:Les formations historiques, 1ère séance,22 octobre 1985 论福柯 吉尔·德勒兹 著 / 深海鱼民 译 第一部分 ……10/18出版社曾出版了一个版本。我要指出这个版本是缩节版。《疯狂史》(L’Histoire de la folie...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一个问题 | 来自wD9mE-R7qU | 2023-06-19 12:28:3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8)9.4分 22人读过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8.7分 537人读过
-
麥田出版 (2000)9.2分 33人读过
-
Editions de Minuit (2004)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0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福柯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沉律 2021-11-07 15:18:48
臭味相投的两人彼此的挽尊之作,法国后现代哲学是纯粹感性的比喻堆积,用大段没有任何实指的词语,构建讨论理论本身特色的理论,读来空洞乏味,一场知识分子的精神自嗨。译者更是重量级的装逼犯,“保乘”“余渣”“线扭”“积层”“蓄聚”等数不胜数的生僻自造词,用“忠实还原”的翻译准则,把汉语语感和表达习惯踩碎毁坏,让这本书变成一部浪费纸张的垃圾。
24 有用 黄克思 2021-05-23 15:40:31
译者的中文有问题。如果是原文有多义,你可以写注,因为不这样你翻译不出来。你要依据你自己的见解说我觉得这里应该要翻成多义句,因为哪些词有哪些考虑,而不是直接在中文里翻成多义句,看得人头皮发麻。
1 有用 又是想开的一天 2022-04-13 10:24:11
读的我人傻了...这说的是些啥呀,有些词才有点点感觉结果又蹦出另外一个词...也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我的理解能力问题...有机会再读吧...
1 有用 Willionvii 2023-01-07 19:14:16 浙江
deleuze应该是真的懂福柯,但是我其实在看的时候有点分不清楚他是如何区分陈述与话语这两个概念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这两个词在德勒兹那里可以互换,不知道我是不是理解错了
6 有用 运茶船 2021-04-10 20:04:39
写得非常不友好,一定要写成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