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人文主义的视角
原作名: Invitation to Sociology: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
译者: 何道宽
出版年: 2014-10
页数: 272
定价: 33
装帧: 软精装
丛书: 未名社科·大学经典
ISBN: 9787301247099
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与社会学同游》作者提醒我们,学习社会学一定不要丢掉人文关怀。本书生动地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带领读者在社会学的世界里畅游。
商品描述
社会学是一场游戏:既有轻松的一面,可供消遣;又是思想挑战,要求游戏者有一定的素养。在《与社会学同游》书中,彼得•伯格以如椽之笔和酣畅的文字带领我们神游社会学的庄严殿堂。在这趟旅途中,我们将紧随作者去审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去体会社会学的多重视角,关照社会学的多重性质。几个突出的主题是:“人在社会”“社会在人”和“社会如戏”。这部权威学者的经典著作宛若浓缩而精美的靓汤,带给我们丰富的人文主义营养。
名人推荐
在现代社会学的180年历史中,大多数人将社会学视为一门欲与自然科学比肩而产生的实证科学。但从齐美尔和韦伯起,有关社会学的人文主义思潮同样源远流长。作为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的学生,彼得•伯格有理由,也有信心通...
编辑推荐
《与社会学同游》作者提醒我们,学习社会学一定不要丢掉人文关怀。本书生动地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带领读者在社会学的世界里畅游。
商品描述
社会学是一场游戏:既有轻松的一面,可供消遣;又是思想挑战,要求游戏者有一定的素养。在《与社会学同游》书中,彼得•伯格以如椽之笔和酣畅的文字带领我们神游社会学的庄严殿堂。在这趟旅途中,我们将紧随作者去审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去体会社会学的多重视角,关照社会学的多重性质。几个突出的主题是:“人在社会”“社会在人”和“社会如戏”。这部权威学者的经典著作宛若浓缩而精美的靓汤,带给我们丰富的人文主义营养。
名人推荐
在现代社会学的180年历史中,大多数人将社会学视为一门欲与自然科学比肩而产生的实证科学。但从齐美尔和韦伯起,有关社会学的人文主义思潮同样源远流长。作为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的学生,彼得•伯格有理由,也有信心通过对社会现实建构过程中主观意义的揭示,告诉我们与实证社会学所依赖的经验、数据、事实或有效性迥然不同的人文主义的社会学性质。这种人文主义性质既体现在我们如何看(see)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这一学科所蕴含的道德诉求之中。
——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一部堪称经典的社会学入门书。作者一反教科书面面俱到的写法,择要描绘了社会学的主要议题,充满人文关怀和反思性,深入浅出而不乏洞见,使初学者在轻松阅读中看到社会学事业的宏观图景。
——刘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描绘的社会学是一种能够把个人情趣与追求真相的科学精神、专业智慧与常人关怀结合成一体的学科。社会学其实比一般人心中的形象更加精彩。作者所描述的社会学是那种能够发现人类行为的无比丰富性、能够在个中人不以为奇的现象中展现专业洞见的学问——这种学问会多一些人文情愫,少一些枯燥沉闷。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与社会学同游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彼得•L.伯格,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路德教派神学家。主攻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神学,其著作论及当代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问题。
译者: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资深翻译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三十余年,著作和译作近六十种,逾1500万字。
目录 · · · · · ·
作者前言 / 017
第一章 作为个人消遣的社会学 / 001
第二章 作为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 029
第三章 “补记”:选择与生平叙事
(亦名:如何获得预制的过去) / 061
· · · · · · (更多)
作者前言 / 017
第一章 作为个人消遣的社会学 / 001
第二章 作为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 029
第三章 “补记”:选择与生平叙事
(亦名:如何获得预制的过去) / 061
第四章 社会学视角——人在社会 / 077
第五章 社会学视角——社会在人 / 0105
第六章 社会学视角——社会如戏 / 139
第七章 “补记”:社会学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与伦理学
(亦名:如何做到谨慎又伪装下去) / 175
第八章 作为人文学科的社会学 / 171
文献述要 / 206
索 引 / 218
译者后记 / 238
译者介绍 / 24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关心的指令是敦促他结婚(结婚!结婚!结婚!)的指令。这是因为对年轻人而言,结婚的指令与别的指令不同,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向他灌输的,家庭口传故事、道德教育、宗教信仰、大众媒介和广告是数不清的压力,强化了他接受的指令。换句话说,婚姻并非本能,而是制度。然而,婚姻疏导行为使之进入预定轨道的方式和本能主导的方式是非常类似的。 实际上,如果我们这个年轻人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人夺走,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异域的海滨,他长大成人后就不会是那样一个血气方刚、在月光下略带伤感的美国式男孩,他就有可能是阿拉伯半岛上精力旺盛、三妻四妾的男人,也可能是甘愿与其他男子分享一个妻子的男人。换句话说,当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别无选择的必然时,他就是在自欺欺人(更加准确地说,他被社会欺骗了)。这就是说,一切制度结构都必然依赖欺骗,社会上的一切存在物都带有一点自欺的成分。这个闪光的洞见乍一看令人十分压抑,但正如我们所见,它实际上使我们管窥到另一个观点:社会的决定力量并不像我们所料的那样强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社会学视角——人在社会 / 077 -
倘若你不能改变或破坏社会,你可以在内心深处采取退让的姿态。超然的态度是抵抗社会控制的办法,这样的处事态度至迟始于老子,斯多葛派(Stoics)把它发展成为一个抵抗的学说。他们退出社会舞台,隐居到自己的宗教、思想和艺术领域里,进入自我流放的境界,但他们依然承载着起初在社会里获得的语言、身份和知识储备。尽管通常要付出巨大的心理代价,但是为自己构建一座精神的城堡还是可能的,出世者几乎可以把社会的日常期待忘得一干二净。在修筑城堡的过程中,这座城堡的精神气质与其说是由周围社会体系的意识形态决定的,不如说是由堡主自己决定的。如果有同道与你共筑城堡,你确确实实可以构建一个“反社会”(counter-society)的城堡,它与那个“合法”社会的外交关系可能会减少到最低限度。顺便指出,到了那样的境界,超然出世的态度产生的心理压力就会降到最低限度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社会学视角——社会如戏 / 139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与社会学同游"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与社会学同游"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现实的社会建构 9.4
-
- 发现社会 9.6
-
- 社会学的想象力 9.1
-
- 社会学基本概念(第二版) 9.1
-
- 社会学之思(第3版) 8.3
-
- 反思社会学导引 9.7
-
- 社会学家的窍门 8.4
-
- 古典社会学理论(第6版) 9.1
-
- 人行道王国 8.8
-
- 过程社会学 8.6
与社会学同游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2 条 )



《与社会学同游》笔记摘录

royal game
论坛 · · · · · ·
关于翻译的问题 | 来自我 | 1 回应 | 2023-12-23 10:50:14 |
出书 | 来自好觉配好梦 | 2022-12-27 18:00:54 | |
录了一期关于本书的读书会分享 | 来自莫久久 | 3 回应 | 2021-08-13 00:26:00 |
【求助】附录自传在哪里? | 来自哇哈哈哈哈哈哈 | 2019-09-28 14:21:0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Anchor (1963)9.2分 72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9.0分 1316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Ltd (1970)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台北:巨流圖書 (1982)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何道宽老师译书 (malingcat)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与社会学同游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南星客 2017-08-13 22:25:36
本来打算扫盲用,没想到异常好看,一气儿读完,感动坏了。
106 有用 韦达柯 2015-07-20 15:30:39
“我们受制于社会的枷锁,这个枷锁不是我们被征服后套在我们身上的,而是我们和社会合谋打造的…我们与社会的合作就是对自己的背叛,我们自己纵身跳进了社会的陷阱。”
11 有用 DRAWERIE 2018-05-27 21:52:48
命运就在那里 反正都是向死而生 当一个抑郁的现实主义者还是当一个残忍的乐观主义者才是你要做的选择
13 有用 Iris 2016-02-09 13:55:47
好喜欢这本小书和那令人激动的附赠书单啊。学一门学科,由浅入深,能和所有感兴趣的门外汉分享知识的喜悦才是大神呀。
4 有用 土土读书 2019-10-06 21:59:50
三星半,关于“社会学家应该如何如何……”的部分实在没有必要,可以删去全书四分之一。综述的部分逻辑尚可,略车轱辘话,期待更好的学科综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