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郑振铎先生的这部著作,上起先秦歌谣,下迄清代的东西调,所包甚广,为俗文学史一本划时代的名著。虽然它不能说是“空前绝后”的著作,但无论如何是最扎实、最有价值的一本中国俗文学史,而且长期没有一本同类著作可以替代它。 本书是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专著,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对中国历代歌谣、民歌、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子弟书等等民间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材料丰富,引证广博。此次重版加配45幅珍贵图片,以图辅文,相得益彰。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
(展开全部)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民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
课本级别的,当年读书时看过多次,但甚不认真
好书~没精读……
喜欢这部俗文学史胜过他的文学史。
诚然草创,不区分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题目就错了。然脉络全出,譬如变文生成后世讲唱文学的一大线索,识见高明。
> 更多书评 7篇
> 8人在读
> 15人读过
> 22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俗文学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伊娜xiu 2012-02-01 16:00:04
课本级别的,当年读书时看过多次,但甚不认真
0 有用 猴子请来的救兵 2010-12-13 23:22:01
好书~没精读……
0 有用 天池一苇 2012-03-15 16:16:48
喜欢这部俗文学史胜过他的文学史。
0 有用 叟咬叟 2018-05-30 11:17:57
诚然草创,不区分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题目就错了。然脉络全出,譬如变文生成后世讲唱文学的一大线索,识见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