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工作是与人交涉的过程,要想工作顺利有成果,你蕞需要的不是管理学,而是沟通术。
本书以脑科学知识为基础,帮助职场人士针对说、写、行动3大沟通方式进行精准的强化练习和提升。无须天分与经验,沟通更注重技巧:
●“积极语言”对“消极语言”的比例为3:1以上的团队业绩佳、忠诚度高,团队成员得到的评价也较高。
●判断一个人所传达的信息时,55%靠视觉信息,38%靠听觉信息,只有7%靠语言信息。
●解说要力求从“含义记忆”转变为“情节记忆”,因为断片化内容容易遗忘,故事化内容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图像优先效应”,采用“语言+插图”比“语言”更直观易懂,效果在5倍以上。
●高超的营销之术,不会直接“叫卖”,也不会让人有任何“推销”的感觉,只是向顾客介绍商品真正的价值。
只要将书中传授的80项实用技巧应用于实践,便可获得高效沟通力,赢得信任、人际影响力,从而获得事业...
工作是与人交涉的过程,要想工作顺利有成果,你蕞需要的不是管理学,而是沟通术。
本书以脑科学知识为基础,帮助职场人士针对说、写、行动3大沟通方式进行精准的强化练习和提升。无须天分与经验,沟通更注重技巧:
●“积极语言”对“消极语言”的比例为3:1以上的团队业绩佳、忠诚度高,团队成员得到的评价也较高。
●判断一个人所传达的信息时,55%靠视觉信息,38%靠听觉信息,只有7%靠语言信息。
●解说要力求从“含义记忆”转变为“情节记忆”,因为断片化内容容易遗忘,故事化内容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图像优先效应”,采用“语言+插图”比“语言”更直观易懂,效果在5倍以上。
●高超的营销之术,不会直接“叫卖”,也不会让人有任何“推销”的感觉,只是向顾客介绍商品真正的价值。
只要将书中传授的80项实用技巧应用于实践,便可获得高效沟通力,赢得信任、人际影响力,从而获得事业格局的扩展。通过本书向精英学习立刻提升事业和生活水准的高效沟通术吧。
为什么精英这样沟通最高效的创作者
· · · · · ·
-
桦泽紫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日本神经科名医,时间管理教练,作家。
于札幌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远赴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留学3年,归国后创立了桦泽心理学研究所(株式会社)。在网络杂志、脸书、推特、YouTube等网络媒体上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播神经医学和心理学知识,拥有40多万粉丝。
作者每天更新的YouTube“神经科医生桦泽紫苑的桦频道”,点击量超过了400万人次,电子杂志订阅人数高达15万,订阅数量在日本首屈一指,被誉为“日本特受推崇且善用自媒体的神经科医生”。
著作《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和《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均入围日本年度商务类书籍排行榜。作者还举办了名为“桦泽塾——神经科医生的工作术”的学习会,教授大家更加快乐、高效的工作方法。
作者官方博客:http://kabasawa3.com/blog/
目录 · · · · · ·
什么是沟通输出?沟通输出的定义:“现实”只有沟通靠输出来改变
自我成长与沟通输出的关系:成长曲线由沟通输出的量决定
沟通输出是一种“运动”:用身体学习的“运动性记忆”,是将记忆长期固定的关键
沟通输出的基本法则1:两周内使用三次的信息,将成为长期记忆保存在大脑中
沟通输出的基本法则2:输入与输出的循环——“成长的螺旋阶梯”
· · · · · · (更多)
什么是沟通输出?沟通输出的定义:“现实”只有沟通靠输出来改变
自我成长与沟通输出的关系:成长曲线由沟通输出的量决定
沟通输出是一种“运动”:用身体学习的“运动性记忆”,是将记忆长期固定的关键
沟通输出的基本法则1:两周内使用三次的信息,将成为长期记忆保存在大脑中
沟通输出的基本法则2:输入与输出的循环——“成长的螺旋阶梯”
沟通输出的基本法则3:输入与输出的黄金比例应该是3∶7
沟通输出的基本法则4:沟通输出的结果需要反馈,以指导接下来的输入
反馈的四种有效方法:把“成果”和“成长”联系起来的步骤
沟通输出的六大好处:让人生变得更加快乐、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章
第二章:有科学佐证的沟通话术
01 说:把昨天发生的事情讲出来,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输出方式
02 说 2 :多用正能量的语言,人生就会变幸福
03 说 3:说坏话是消极人生的开始
04 沟通 1 :外表和态度,有时比嘴还管用
05 用眼睛交流:我们的眼睛“能说会道”,眼睛是传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器官
06 沟通 2 :既能准确传达意思又能缓和气氛的“缓冲说话法”
07 打招呼:打招呼是“认可你”的信号
08 闲谈:与其“聊得久”,不如“经常聊”
09 提问 1:开始前的提问,将决定学习的方向
10 提问 2:“恰当的提问”把讨论引向更深的层次
11 请求:“Give and Take”不如“Give and Give”
12 拒绝 1:为了优先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13 拒绝 2:以“人生的先后顺序”为绝对标准,据此判断是否拒绝
14 当众演讲:把紧张变成伙伴,就能大幅提升自己的能力
15 辩论:您只需要认真准备和一点点勇气
16 倾诉:只是把心里话讲出来,人就会轻松很多
17 联系:和15 个人建立深厚的关系
18 表扬 1:表扬使人成长
19 表扬 2:高明的“表扬方法”,不会让对方得意忘形
20 批评 1:发怒是为自己,批评才是为了别人
21 批评 2:没有信任关系的话,批评只会起到反作用
22 道歉:“道歉”并不等于“失败”
23 解说 1:从“含义记忆”转变为“情节记忆”
24 解说 2:“自信大方的态度”+“准确的依据”
25 敞开心扉:说出真心话,让人际关系更深入
26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要准备“30 秒”“60 秒”两种方案
27 营销 1:不是“推销商品”而是“传递价值”
28 营销 2:当“价值>价格”的时候,商品就会畅销
29 感谢:让一切顺利发展的魔法语言——“谢谢”
30 打电话:非常时刻,可以发挥最大效力的通信工具
第三章
第三章:将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的各种“写”
31 写:越写大脑越聪明
32 手写:手写比打字效果更好
33 标注:密密麻麻的标注,是我们学习的轨迹
34 记录:趁着还没遗忘,把大脑中的信息像拍照片一样保存下来
35 涂鸦:涂鸦竟然有“提高记忆力”的惊人效果
36 写清单:我们的大脑同时最多只能处理三件事情
37 怎样写出好文章:“多读、多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38 快速写出好文章的方法:“设计图”做得好,写作速度可以提高两倍
39 快速打字:快速打字的技巧
40 制作TO DO 清单:这是我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我早晨的第一项工作
41 瞬间抓住灵感的火花:不想错过闪现的创意,成败只有30 秒
42 灵感闪现1:放松,才是创意的温床
43 发呆:“发呆”竟然可以提高大脑的活力
44 灵感闪现2:产生最美妙的灵感需要四个步骤
45 写卡片:要产生一个好创意,平均需要写100 张卡片
46 做笔记:思考的轨迹,全都保存在一个笔记本上
47 对思路进行整理:先用笔把创意写在纸上
48 制作演示幻灯片:在打开PPT 软件之前,先把思路整理好
49 白板的妙用:在交流意见的场合,白板是最佳工具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为什么精英这样沟通最高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为什么精英这样沟通最高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学习的精进 7.7
-
-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 6.9
-
- 知道做到:自学的科学 7.7
-
- 专注力 7.4
-
- 成就上瘾 7.2
-
- 10秒沟通 6.5
-
- 如何正确求助 7.5
-
- 效率脑科学 8.6
-
- 学会辩论:让你的观点站得住脚 7.3
为什么精英这样沟通最高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 条 )

沉迷输入,践行输出,实现进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我为什么会看这本书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看一本“鸡汤类”的书,算是作为咸鱼的间歇性扑腾。 我特别喜欢独处,喜欢自律,享受“输入”带来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尽管我很相信“但凡走过,必留痕迹”,接触过的人事物都会内化成自己存在的一部分。但每次回头看,我对很多学过... (展开)
全书萃取出来的18条输出定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输入量和自我成长的幅度,完全不 成比例。真正的重点,其实不是输入的份量,而是输出量 因为无论输入量再大,只要没有输出,就不会成为记忆、储存在大脑。 假使无法说明,就代表其实大脑并没有记住内容。既 然大脑没有留下记忆,等于完全没有用。 约有九成的人就算看了书或... (展开)
INPUT ➡️ ACTION ➡️ OUTPUT ➡️ OUTCOME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一開頭就先分享自己的 OUTPUT: 1. 電子報:每日發行,持續十三年 2. Facebook:每日更新,持續八年 3. Youtube:每日更新,持續五年 4. 寫作:每日三小時以上,持績十一年 5. 出版:每年平均二至三本・連續十年 6. 新作講座:每個月兩場以上,連績九年 如此大量的輸出,... (展开)
以输出为前提摄取知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找不到这本书的姐妹书Input大全,就把书评写在这篇下面了。 在豆瓣发表书评也是开始践行此书提出的做法。 INPUT 大全 (20.3.5读完) 最近在整理自己的笔记,感觉自己的知识摄入远远不够, 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就买了。看第一眼的时候感觉很浅显易懂,好上手,不过读完之后还是... (展开)
输出指南&灵光一现的态度
> 更多书评 5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春天出版社 (2020)7.5分 336人读过
-
サンクチュアリ出版 (2018)7.3分 3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为什么精英这样沟通最高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ingbaby 2021-12-14 14:53:10
工具书,一开始关于输出的思路挺好
0 有用 欲买桂花同载酒 2019-10-19 14:35:58
2022年第二次读,感受更深。
0 有用 小盈 2022-03-26 14:05:01
因为看了作者的时间控火速来看了这本,三点启发:1.重视输出 2.学会拒绝 3.积极语言。
0 有用 支波士 2022-03-06 00:04:41
这位作者的系列书真的非常非常实用,简直是快速成长的操作手册!全书有很多的实用技能,最关键的对输出的说明,输入:输出=3:7才能记的牢,早上的时间一定要好好利用,时间*效率=成果,提高效率就相当于节约时间!
0 有用 梨 2022-03-30 17:59:28
(JD)本来觉得这个系列会被化为鸡汤书的范畴,读完这本后真香!在此之前,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确实做了过多“输入”的工作,比如做笔记、整理成文档。后来,发现这样虽然看起来做过很多功课,但是跟第二个人描述的时候还是会有困难,比如不清楚A和B的逻辑、不能在100字内解释清除。这就是第一章提到的缺乏输出的过程。第二章偏向于介绍沟通的方法;第三章是介绍写的窍门和方法,其中包含几个创意生成的方法;关于第四章,... (JD)本来觉得这个系列会被化为鸡汤书的范畴,读完这本后真香!在此之前,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确实做了过多“输入”的工作,比如做笔记、整理成文档。后来,发现这样虽然看起来做过很多功课,但是跟第二个人描述的时候还是会有困难,比如不清楚A和B的逻辑、不能在100字内解释清除。这就是第一章提到的缺乏输出的过程。第二章偏向于介绍沟通的方法;第三章是介绍写的窍门和方法,其中包含几个创意生成的方法;关于第四章,印象最深的是“67 不管怎样,先做起来再说”,没有看到这条之前就尝试过很多次,屡试不爽,哈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