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大唐,文治武功的极盛之世,一个以无比的自信和激昂风采拥抱世界的时代。原本最自由的诗,却被赋予格律的法度,成为改变命运的手段。
飘然不群的李白,心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理想,却为何没有科考资格,甚至隐瞒出身外出飘荡,注定与整个繁华世道错身而过?既然无从追随时代的格律,写诗恰是随意的他,又如何作出无人匹敌的诗句以达天听,成就“高力士脱靴,杨贵妃斟酒”的无上光荣?日后名满天下的他,何以还是迷失了最初的自我,以至千载以下,人们居然多只记得他的名字而已?
盛世背后、盛名之下,常常被忽略的,是自由的重负。后人所景仰、企羡、而追之不及的仙,不过是为俗世生涯所排挤在外的人;当现实的人生展开之际,诗句中的仙境,便也随着时代的种种前提、限制,一点一滴地凋零了。
李白,改变了唐诗,却错过了时代;而整个大唐,又怎么错过了他?
《大唐李白》系列是作家张大春现代小说技艺...
大唐,文治武功的极盛之世,一个以无比的自信和激昂风采拥抱世界的时代。原本最自由的诗,却被赋予格律的法度,成为改变命运的手段。
飘然不群的李白,心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理想,却为何没有科考资格,甚至隐瞒出身外出飘荡,注定与整个繁华世道错身而过?既然无从追随时代的格律,写诗恰是随意的他,又如何作出无人匹敌的诗句以达天听,成就“高力士脱靴,杨贵妃斟酒”的无上光荣?日后名满天下的他,何以还是迷失了最初的自我,以至千载以下,人们居然多只记得他的名字而已?
盛世背后、盛名之下,常常被忽略的,是自由的重负。后人所景仰、企羡、而追之不及的仙,不过是为俗世生涯所排挤在外的人;当现实的人生展开之际,诗句中的仙境,便也随着时代的种种前提、限制,一点一滴地凋零了。
李白,改变了唐诗,却错过了时代;而整个大唐,又怎么错过了他?
《大唐李白》系列是作家张大春现代小说技艺与古典文化素养之集大成作品,拟以百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一生、大唐盛世的兴衰。首部曲《少年游》透过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为读者解开诗人的身世、师从之谜,勾勒出盛唐时代的斑斓世相。作者在小说和历史之间捭阖出入,不仅以诗句推理出当时文人笔下心绪由来的内外世界,甚至大胆替李白“代笔”,对其诗作进行续补、改写。虚实难辨,却精彩叫绝,堪称理性和知识的完美狎戏。
大唐李白的创作者
· · · · · ·
-
张大春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大春,台湾作家,1957年出生,祖籍山东。 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著作等身,曾获多项华语文学奖项。 《大唐李白》系列为其现代小说技艺与古典文化素养之集大成作品,拟以百万字篇幅再造诗仙李白的一生,重现大唐盛世的兴衰。首部曲《少年游》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剖析 诗人的身世、师从之谜,出版后即获评为《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金石堂2013年度十大影响力好书、诚品金石堂博客来年度畅销中文书。 《凤凰台》为“大唐李白”系列四部曲之二,后续两部分别为《将进酒》《捉月歌》。
目录 · · · · · ·
简体版序 于无可救药之地,疗人寂寞,是菩萨行
一 老对初芽意未凋
二 无人知所去
三 壮心惜暮年
四 少年游侠好经过
五 结客少年场
六 锈涩碎心人
七 青冥浩荡不见底
八 回崖沓障凌苍苍
九 我独不得出
一○ 出门迷所适
一一 别欲论交一片心
一二 琼草隐深谷
一三 一医医国任鹪鹩
一四 乃在淮南小山里
一五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一六 乐哉弦管客
一七 亦是當時絕世人
一八 长吟到五更
一九 天马来出月支窟
二○ 放马天山雪中草
二一 光辉歧路间
二二 焉能与群鸡
二三 乍向草中耿介死
二四 袅袅香风生佩环
二五 五色神仙尉
二六 天以震雷鼓群动
二七 卜式未必穷一经
二八 人尚古衣冠
二九 百鸟鸣花枝
三○ 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三一 出则以平交王侯
三二 不忧社稷倾
三三 独守西山饿
三四 手携金策踏云梯
三五 贤人有素业
三六 岂是顾千金
三七 以此功德海
三八 匡山种杏田
三九 禅室无人开
四○ 有巴猿兮相哀
四一 功成身不退
四二 孤飞如坠霜
四三 君失臣兮龙为鱼
四四 罕遇真僧说空有
四五 傥逢骑羊子
四六 心亦不能为之哀
四七 相识如浮云
四八 何用还故乡
四九 千里不留行
五○ 日照锦城头
五一 雕虫丧天真
五二 无心济天下
五三 传得凤凰声
五四 了万法于真空
五五 秋浦猿夜愁
五六 归时还弄峨眉月
五七 归来看取明镜前
附录 小说家不穿制服──张大春对谈吴明益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大唐李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大唐李白"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唐李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这半年就靠此书下饭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总有些故事是此时此地遥不可及的,却引人拍案叫绝,比如城邦暴力团里的揭画纸,比如明月头顶上那只雕。几笔带过的细节可能与主线关系甚微,却是我心向往之而求不得的画面。 “大半年后,李白辞亲远游,再回大匡山之前,复至邻近龙州江油县游历,不意却与调了差的姚远重逢--他竟... (展开)
《大唐李白·少年游》:一生一次少年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先说为何我会来到大唐李白的这趟少年游里。刚读完马家辉的《龙头凤尾》。马爷说,创作这部小说时得到张大春先生指教。之前逛书店常看到张大春先生的《城邦暴力团》在推荐书架上,再加上他在各荐书平台上的“曝光度”,对他有了印象,所以想延伸阅读。搜索张大春先生的作品,《... (展开)> 更多书评 52篇
论坛 · · · · · ·
看这本书,手边离不了有网的手机 | 来自zuiaiyafangng | 2024-05-21 15:53:35 | |
0804记 | 来自瑶九 | 2020-08-04 21:26:02 | |
随缘 | 来自少年游 | 2018-08-09 17:09:16 | |
语言太过文言了 | 来自呆呆双鱼女 | 18 回应 | 2015-04-10 14:27:21 |
> 浏览更多话题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港台引进★ (皮特4)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4(上) (ICE CHAN)
- 理想国 书香2014 (理想国imaginist)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大唐李白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Hushnore 2014-08-14 20:53:05
唐不大,李不白。人物都没立起来。
3 有用 雾港 2014-07-08 18:51:59
掉书袋专门家张大春欲拟一原景重现的古装剧,穿插在自己无处安放的不尽书袋当中,聊增阅读之趣。可惜主题明明是盛唐气象,却莫名其妙地请了熟谙《射雕英雄传》的剧组登台演练。本该用中原雅音念白的,偏透着浓浓的港台武侠腔,叫人不辨今夕何夕。以及感觉到了作者誓夺"烂尾帝"名号的雄心。
7 有用 逍遥兽 2015-01-04 16:02:47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很难看吗?明明读完《离魂》就发誓不再买张先生大春写的任何小说了,为李白破例这种事果然还是做错了么?嘤嘤嘤~~~
5 有用 教主道君皇帝 2014-06-13 10:55:27
枝蔓铺排下笔不能自休型。须知 “向闲处设色”≠“旁逸斜出”。
3 有用 柏林苍穹下 2015-06-14 00:07:30
三星半。不像小说,亦非历史,得之于结构,亦失之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