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王安石传》内容简介:作为千年不遇的杰出人士,生前却被世人责难,死后数代都不能洗刷骂名,在西方有英国之克伦威尔,在中国则有宋代王安石。千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王安石传》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还原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王安石传》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可谓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作,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王安石传的创作者
· · · · · ·
-
梁启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我国著名的近代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著名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主要著作有《饮冰室合集》《梁启超选集》《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王安石传》《李鸿章传》《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等。
目录 · · · · · ·
例言第一章 叙论第二章 荆公之时代(上)第三章 荆公之时代(下)第四章 荆公之略传第五章 执政前之荆公(上)第六章 执政前之荆公(中)第七章 执政前之荆公(下)第八章 荆公与神宗第九章 荆公之政术(一)总论第十章 荆公之政术(二)民政及财政第十一章 荆公之政术(三)军政第十二章 荆公之政术(四)教育及选举第十三章 荆公之武功第十四章 罢政后之荆公第十五章 新政之成绩第十六章 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上)第十七章 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下)第十八章 荆公之用人及交友第十九章 荆公之家庭第二十章 荆公之学术第二十一章 荆公之文学(上)文第二十二章 荆公之文学(下)诗词附录 王荆公年谱
例言第一章 叙论第二章 荆公之时代(上)第三章 荆公之时代(下)第四章 荆公之略传第五章 执政前之荆公(上)第六章 执政前之荆公(中)第七章 执政前之荆公(下)第八章 荆公与神宗第九章 荆公之政术(一)总论第十章 荆公之政术(二)民政及财政第十一章 荆公之政术(三)军政第十二章 荆公之政术(四)教育及选举第十三章 荆公之武功第十四章 罢政后之荆公第十五章 新政之成绩第十六章 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上)第十七章 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下)第十八章 荆公之用人及交友第十九章 荆公之家庭第二十章 荆公之学术第二十一章 荆公之文学(上)文第二十二章 荆公之文学(下)诗词附录 王荆公年谱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曾文正谓宋儒宽于责小人而严于责君子。呜呼, 岂惟宋儒,盖此毒深中于社会,迄今而日加甚焉。孟 子恶求全之毁。求全云者,于善之中必求其不善者云尔,然且恶之,从未有尽没其善而虚构无何有之恶以 相诬蔑者。其有之,则自宋儒之诋荆公始也。夫中国 人民,以保守为天性,遵无动为大之教,其于荆公之 赫然设施,相率惊骇而沮之,良不足为怪。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读欧公此文。则当时所谓清议者,其价值可以想见矣。彼建言者之意,不过欲借此以立名,但求因言得罪,则名愈高,其唯一之目的在是,而国家之利害,一切未尝介其胸也。故惟日日搜求好题目,居之以为奇货,稍有可乘,则摇唇鼓舌。盈廷不得志之徒,相与为表里,愚民无识,从而和之,势益汹汹。有抗之者,即指为奸邪,务箝人之口而后已。争之不得,则发愤而诬人私德,至谓韩魏公交结中官,谓欧阳公盗甥女。夷考当时攻韩欧之言,曰:“乱大伦,灭人理。”曰:“含生之类发愤痛心。”曰:“奸邪之人,希恩固宠,自为身谋,害义伤孝。”曰:“百计搜求,务为巧饰,欺罔圣听,支吾言者。”夫韩欧二公之立身事君,其大节昭昭在人耳目,曷尝有如言者所云云。使如所云云,则此二人之罪,不在施政之失宜,而在设心之不肖,是则真不可以立于天地间矣。而岂其然哉?若其不然,则攻之者之设心,又居何等也?夫濮议不过皇室私事耳,曾无与天下大计;即在皇室私事中,抑其细已甚。而当时所谓士大夫者,以沽名泄愤之故,推波助澜,无风作浪,不惜挠天下之耳目以集矢于一二任事之人。而况乎荆公之变法,其事业之重大而不适于庸众之耳目,有过此万万者乎?其一人狂吠而举国从而和之,固其所也。濮议之役,韩欧所为,无丝毫悖于义理,既已若是,而言者犹指为乱伦灭理,希恩固宠,巧饰欺罔,则夫后此之以此等种种恶名加诸荆公者,其又可信耶?以琦之耿介,而得诬为交结宦寺;以修之高尚,而得诬为盗污孤甥,则凡后此所以诋荆公私德者,其又可信耶?区区之濮议,其是非可一言而决者,而有一孙固欲与彼等立异,章未上已群指为奸邪,则后此凡有为新法讼直者,一切指为奸邪,不当作如是观耶?濮议一案,以有欧公此文,其是非曲直,尚得略传于后,而熙丰新法,以荆公《熙宁日录》被毁,后世惟见一面之辞,于是乃千古如长夜矣,哀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荆公之时代(下)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四为书系(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李鸿章传》《经典常谈》《唐诗杂论》《宋词通论》《三国史话》
等
。
王安石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 条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荆公与任公都是我极佩服的人物。 任公为荆公作的此篇传记,全不以记叙其生平琐事,而以“发挥荆公政术为第一义”,通其精神思想。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也并没有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丰满的王荆公,笔墨集于荆公的政术思想,使得荆公改革之勇气,坚韧之性格,虽立于风口浪尖,兀自...
(展开)


饭圈之争 - 苏轼传 vs 王安石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J84CDHLTMn-uCNrgjVcZQ 粉丝的互撕 去年抄阅东坡诗集时,想起来初中时在杂志上看到讲的苏轼生平的文章,又再次看到《神雕侠侣》里金大侠摘进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脑子里就冒出来印象深刻了十几年的“问汝平生功业... (展开)
巍巍乎高哉!——读梁任公《王安石传》有感
我对王安石,之前也有好感。改革者,唐宋八大家,春风又绿江南岸,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读罢此书,更令我惊叹于他的千古一人。略述如下: 1,风云际会。也可以说是命运或者机遇,这种事情,个人难以把握。有句话叫做“是金子总会发光”,我是不相信的,王安石也驳斥了这种...
(展开)

梁启超的翻案巨作:王安石闯地雷阵
《王安石传》是梁启超一百多年前的翻案巨作,影响很大,争议也很大。 这本书主要的论点有几个: 1. 王安石的变法方案是北宋变革的正道,并不是每一条都没有瑕疵,但大本大原把握准确; 2. 士人君子的意气之争与身份立场是变法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3. 王安石人格高...
(展开)
> 更多书评 5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6)8.5分 301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8.1分 415人读过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8.1分 236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15)8.7分 16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名含有“王安石”(2001—2010) (布与)
- 人物传记 (辰 木)
- 散珠碎玉 (瞳)
- 人物传记 (陈酌)
- 历史类 (布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王安石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thel 2011-06-28 16:10:30
一些章节之经典……
0 有用 高山 2012-09-06 16:29:31
版本不错。倘若任公能活到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就好,该好好批驳一下林语堂的“信口开河”(?)。
0 有用 何攀 2015-05-28 08:19:41
读了一半,后来换了商务印书馆的版本。三峡版有多处文字校对错误,这是古籍出版的大忌。如44页患上之人 印成惠上之人。45页而坐曰天下 印成坐日天下。84页遂设立此司印成遂设立此可,94页夫以吾侪印成夫以吾济……责编当正视,编委都是赫赫有名的,估计也就挂名而已。
0 有用 若水潺湲 2011-06-19 02:12:04
王安石的一生备受争议。可圈可点,谦听则明!
0 有用 早茶 2011-02-22 20:59:50
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以及对于历史上对其的污蔑的反驳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其实不如题一个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书名更为贴切。梁任公自然是博闻强识,尤其信手拈来中西古今法制的比较。然而对于王安石的生平记事都涉略极少,后面的文学造诣略显突兀,且多是古人的评价的堆砌。实为瑕疵之处。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