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蔷薇园》为伊斯兰教劝谕性的故事诗集,写了各地奇闻、圣人训谕、故事诗歌、帝王言行,以及作者萨迪本人的部分宝贵的生活经验。《蔷薇园》数百年来广传于世界各地,被译为几十种语言,是穆斯林修身养性的必读著作;而作者萨迪则为誉为“波斯古典文坛最伟大的人物”。该书是叙事、诗文相间的佳作,共分为8篇。主要内容为帝王言行、宗教学者言行、论知足长乐、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老年昏愚、论交往之道、论教育的功效。该诗集着眼于当时的现实,揭示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旨在规劝世人避恶从善以匡正时俗。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凝炼而精确的语言,栩栩如生地讲述了许多故事轶闻,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阐明了穆斯林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信条,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时饱含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暴君和宗教伪善者的揭露和讽刺。
蔷薇园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萨迪(Sa'di,Moshlefoddin Mosaleh;1208—1291)全名为谢赫·穆斯列赫丁·阿卜杜拉·萨迪·设拉子依,是中世纪波斯主要的诗人之一。他具有扎实的写作功底、深邃的社会和道德思想,不仅在波斯语诸国享有盛誉,还在西方国家也闻名遐迩。萨迪作品保存下来的抒情诗约600多首,他的成名作有《果园》和《蔷薇园》,作品风格几百年来一直是波斯文学的典范。他被誉为“波斯古典文坛最伟大的人物”,在波斯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他是公认的支撑波斯文学大厦的四根柱石之一。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被译成几十种外国文字,受到读者盛赞。
水建馥(1925—2008),著名古希腊文学翻译专家,祖籍江苏阜宁,1925年10月生于四川自贡。1944年考入燕京大学,后转学至清华大学外文系,于1950年毕业。曾先后任三联书店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编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
萨迪(Sa'di,Moshlefoddin Mosaleh;1208—1291)全名为谢赫·穆斯列赫丁·阿卜杜拉·萨迪·设拉子依,是中世纪波斯主要的诗人之一。他具有扎实的写作功底、深邃的社会和道德思想,不仅在波斯语诸国享有盛誉,还在西方国家也闻名遐迩。萨迪作品保存下来的抒情诗约600多首,他的成名作有《果园》和《蔷薇园》,作品风格几百年来一直是波斯文学的典范。他被誉为“波斯古典文坛最伟大的人物”,在波斯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他是公认的支撑波斯文学大厦的四根柱石之一。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被译成几十种外国文字,受到读者盛赞。
水建馥(1925—2008),著名古希腊文学翻译专家,祖籍江苏阜宁,1925年10月生于四川自贡。1944年考入燕京大学,后转学至清华大学外文系,于1950年毕业。曾先后任三联书店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编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译作有:《古希腊语汉语词典》(与罗年生合编)、《古希腊抒情诗选》、《古希腊散文选》、《蔷薇园》等。他的译作大部分直接译自古希腊文,把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古希腊文学瑰宝栩栩如生地带到中国读者面前。他中文根底扎实、国文涵养深厚;译文精准凝练,信达文雅,至今仍深受读者推崇。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十ー、成熟的标志是克制情欲 我小时候问大人什么是成年的特点。大人们告诉我,据书上的记载,成年的标志有三:一、年满十五周岁;二、发生初次梦遗;三、长出阴毛。其实,成年的标志不外一点,即克制情欲,一心拜主。凡做不到这点的人,在学者的眼中就不算成熟。 滴精子在母腹中四十天, 便开始显现出人的面貌。 但四十岁的人还没有理智不懂礼貌, 仍不能视为真正的人。 人的标志是慷慨、人性和善心, 徒具人形还不能称人。 做人就应有人的学问和本领, 否则用红绿颜料在墙上也能画出人形。 一个人没有人的善心和学问, 那与墙上画的人有什么区分。 真正的本领并不是聚集天下的金银, 而是博取一个人的真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8页 -
经过认真思索我决定深居简出,不再与人交往, 也省得终日清谈漫议,言不及义。 人若是被割掉舌头,独处不语, 也胜过夸夸其谈,言不及义。 智者口中的舌头有什么作用, 它是开启贤人雅士宝库的钥匙。 当门儿紧闭,秘而不宣, 谁知道里面是珠宝还是破烂。 虽说智者以为沉默寡言合乎道理, 但该说时直言不讳才于事有益。 有两种情形为智者不取: 不该开口时喋喋不休,应讲时沉默不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蔷薇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蔷薇园"的人也喜欢 · · · · · ·
蔷薇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萨迪的诗意日记——读《真境花园》有感

世界文化名人、苏非大师萨迪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IBEX PUBLISHERS (2008)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7)8.0分 17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1980重印)8.1分 177人读过
-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0年01月)8.7分 7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4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蔷薇园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叶尔孤白 2021-04-09 09:28:57
智慧文学色彩浓厚,横向可参照苏菲派寓言故事,纵向参看工作与时日等西方劝喻诗。伊斯兰文明比中华文明多了一份神性,比西方文明多了一份世俗伦理。
0 有用 Jarek 2013-07-12 06:34:02
好书,看来天下大道同一呀!如果会阿拉伯文,阅读感受会更美妙吧!
9 有用 Booking2023 2016-03-30 20:08:53
十三世纪波斯诗人萨迪的诗(用今天的观点看很难算上诗)本身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将近一千年来,语言用法已经天翻地覆了。萨迪的可读之处在于其浓厚的伊斯兰文化背景,在歌颂安拉,国王的篇章里,对犹太人的厌恶可见一斑。而在《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教育》《论交往之道》等篇中又有与儒家思想相似的人生观,不同的是,他们的道德自我良好感觉更强烈,遇上反对者的睚眦必报的仇恨意识也超过中国的市侩主义,比如“不要向仇人... 十三世纪波斯诗人萨迪的诗(用今天的观点看很难算上诗)本身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将近一千年来,语言用法已经天翻地覆了。萨迪的可读之处在于其浓厚的伊斯兰文化背景,在歌颂安拉,国王的篇章里,对犹太人的厌恶可见一斑。而在《论寡言》《论青春与爱情》《论教育》《论交往之道》等篇中又有与儒家思想相似的人生观,不同的是,他们的道德自我良好感觉更强烈,遇上反对者的睚眦必报的仇恨意识也超过中国的市侩主义,比如“不要向仇人述说你的悲哀,他会表面同情,暗中称快。”伊斯兰的奔烈的圣洁意识在萨迪这里表现得很明显。 (展开)
1 有用 Саша萨沙 2022-01-31 00:27:06
波斯劝善故事集,大凡哲人导师似乎都喜爱周游列国,萨迪也不例外。除去个别宗教色彩浓厚的篇章,讲的都是很朴素的道理,读的时候会诧异一千年前的伊斯兰世界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标准与儒家也没有太大差别,无非是宽恕、仁爱、克己、求知和清心寡欲。但知易行难,萨迪推崇的德行没有一样是容易做到的,圣人的谆谆教诲不过是世人的理想,不是他们的现实。
0 有用 金。栗子 2015-07-11 19:32:50
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