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思想史 (白露@思勉)
- 最近新书2(自用) (cruyff)
- 宋明理学 (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达巷 2015-10-01 10:25:58
最有启发处:1、明末清初实学之风非仅表面所见为阳明学之反动,实为阳明学五经皆史等观点动摇了经典的权威性而产生的暗流。2、关于“公”“私”:梳理了儒教在革命思想中的那道流,关于土地革命和清初以来的田制讨论这条线,也很有启发。读思想史著作有时觉得线索多得令人混乱,但乐趣亦在此。就像最近看的《暗杀》电影,一开始头绪繁多,诸条线索并进,很佩服导演将这些梳理并展现给看官。 同样佩服思想史的梳理者。
7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4-10-05 10:16:05
本书由《儒教史》和《中国的思想》这两本小书组成,前者是学术著作,后者则是面向大众的普及性读物。在《儒教史》里,作者重点介绍了王安石、李贽、戴震等在传统儒学中被遮蔽的思想人物;而在《中国的思想》里,作者通过与日本的对比研究,详细阐述天、理、自然、公等基本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内涵。无论是专业著作还是大众读物,作者总能言人所未言,察人所未察,实在让读者佩服!
7 有用 半隐 2014-11-11 12:41:21
这本既深刻又精炼,激动。张口就是“回到历史情境本身”云云其实也很无力,沟口氏则能将各时期的思想潮流很好地勾连起来,尝试讨论各种概念生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在思想史脉络上的位置,确实对“内在于中国历史脉动中的左右着历史运动基本方向的向量”有精准的把握。可惜的是全书无一注释或参考书目,几处提到“以往的研究”或“一个年轻学者新近的研究成果”,门外汉都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啊……泪目。/ 后半册读得相对潦草。人名字... 这本既深刻又精炼,激动。张口就是“回到历史情境本身”云云其实也很无力,沟口氏则能将各时期的思想潮流很好地勾连起来,尝试讨论各种概念生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在思想史脉络上的位置,确实对“内在于中国历史脉动中的左右着历史运动基本方向的向量”有精准的把握。可惜的是全书无一注释或参考书目,几处提到“以往的研究”或“一个年轻学者新近的研究成果”,门外汉都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啊……泪目。/ 后半册读得相对潦草。人名字号有几处错误。 (展开)
1 有用 殊同 2018-06-10 16:28:22
限于学力,只认真阅读宋明思想史的内容。沟口氏讲宋代思想史从王安石讲起,已然别具只眼,又阐明了王安石与朱熹之间的内在关联,即王安石在北宋时期的变法为日后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正统奠定了容器的基础。关于理学与心学的内在联系,认为阳明心学并非程朱理学的对立,而是将朱子理学下行至平民百姓,是延续与深化。这些观点在后来余英时的研究中有更充分的体现。沟口氏更强调思想史内部的延续性,又关注与社会史的互动。如从宋至明... 限于学力,只认真阅读宋明思想史的内容。沟口氏讲宋代思想史从王安石讲起,已然别具只眼,又阐明了王安石与朱熹之间的内在关联,即王安石在北宋时期的变法为日后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正统奠定了容器的基础。关于理学与心学的内在联系,认为阳明心学并非程朱理学的对立,而是将朱子理学下行至平民百姓,是延续与深化。这些观点在后来余英时的研究中有更充分的体现。沟口氏更强调思想史内部的延续性,又关注与社会史的互动。如从宋至明清,君·官—民的一元化到乡村地主化的形成,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思想传播和接受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沟口以进入中国历史语境的作法反对仅将中西思想史做名词上的对比和解释,是个很清醒的学者。后半部分进行的中日比较对我来说更属扫盲性质。总的来说,沟口氏对中国思想史的勾勒自成体系,确有胜见。 (展开)
0 有用 春愁如雪不能消 2022-11-18 01:16:22 山东
说实在,我觉得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