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荷兰] 约翰·赫伊津哈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
译者: 成穷
出版年: 1998-01
页数: 231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ISBN: 9787221045584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
译者: 成穷
出版年: 1998-01
页数: 231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ISBN: 9787221045584
内容简介 · · · · · ·
目录
中译者序
原作者序
第一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游戏之本质与意义
第二章 体现在语言中的游戏概念
第三章 作为教化功能的游戏与竞赛
第四章 游戏与法律
第五章 游戏与战争
第六章 游戏与知识
第七章 游戏与诗歌
第八章 神话创造的诸因素
第九章 哲学中的游戏因素
第十章 艺术中的游戏因素
第十一章 游戏视野中的西方文明
第十二章 当代文明中的游戏因素
索引
译后记
人:游戏者的创作者
· · · · · ·
-
约翰·赫伊津哈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约翰胡伊青加(1872年-1945年),
荷兰著名文化史学家、语言学家, 生
著述甚丰。
本书是胡氏最具原创性的代表著
作。书中,作者取文化-史学的研究进
路和方法,对游戏与文化的关系作了惊
人的、饶有兴味的论述,旨在强调文明
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
作者认为,研究“文化的游戏因素”,
其目的“不是要确定游戏在所有其他文
化表现中的地位,而是要查明文化本身
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具有游戏的特征”。
目录 · · · · · ·
目录
中译者序
原作者序
第一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游戏之本质与意义
第二章 体现在语言中的游戏概念
第三章 作为教化功能的游戏与竞赛
第四章 游戏与法律
第五章 游戏与战争
第六章 游戏与知识
第七章 游戏与诗歌
第八章 神话创造的诸因素
第九章 哲学中的游戏因素
第十章 艺术中的游戏因素
第十一章 游戏视野中的西方文明
第十二章 当代文明中的游戏因素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中译者序
原作者序
第一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游戏之本质与意义
第二章 体现在语言中的游戏概念
第三章 作为教化功能的游戏与竞赛
第四章 游戏与法律
第五章 游戏与战争
第六章 游戏与知识
第七章 游戏与诗歌
第八章 神话创造的诸因素
第九章 哲学中的游戏因素
第十章 艺术中的游戏因素
第十一章 游戏视野中的西方文明
第十二章 当代文明中的游戏因素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既然游戏的现实情况超越了人类生活的范围,它的基础就不可能扎根于任何理性的关系中,因为理性这个词局限于人类。 游戏是一种自主的存在。 你可以否定严肃,但你无法否定游戏。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历史和社会学往往夸大战争缘由的作用,认为古今战争都是由直接的物质利益和权力的贪欲驱动的。不错,策划战争的政治家可能会认为,战争是一个强权政治问题,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真正的动机与其说是经济扩张等之“必需”,不如说是出于骄横与虚荣,是为了追求威望的欲望和吹胀的优越感。从古至今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都可以在捍卫荣誉的观念中得到更加贴近战争本性的解释,而不是在经济实力和政治关系中支寻求理性和理论的解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游戏与战争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共55册),
这套丛书还有
《过程与实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人寻找自己》《人是谁》《人对抗自己》
等
。
喜欢读"人:游戏者"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游戏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一个史学家/浪漫主义者的纠缠
用差不多十天集中啃下这本书。前十章似乎鲜少能看到态度,而只看到了观点和作者指出的例证。最后两章完全展示出了贡布里希说的,赫伊津哈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的特质。他对良善、道德抱有某种乌托邦式的想象并沉醉于他钟爱的十八世纪的学术氛围,某种程度上像站在过去来批判...
(展开)

【转】亚历山大·兰博罗:游戏的严肃性——赫伊津哈和施密特论游戏与政治
摘要:本文讨论了约翰·赫伊津哈的开创性作品《游戏的人:文化的游戏要素研究》中政治的层面(1938)。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性文献,它还将自身定位为对同时代纳粹德国右翼政治话语的论争,相应话语的主要代表是卡尔·施密特。赫伊津哈希望通过其游戏概念解决他所认...
(展开)

> 更多书评 25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跟博弈论有关系?! | 来自paranoid | 2011-08-24 16:43:10 | |
无目的 | 来自味精 | 2009-09-11 20:23:4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花城出版社 (2007)7.8分 567人读过
-
Beacon Press (1971)9.0分 88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7.7分 537人读过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8.3分 38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贵州人民出版社) (看不见的人)
- 关于人的本质系列读物 (思如花语)
- 心理学大坑1号 (小布头)
- 约翰·赫伊津哈 (行走的笔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游戏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苦焰 2018-07-09 11:45:41
世界只是个游戏 一切活动都有其游戏性 今天看《谈美》又联系在一起了!
0 有用 味精 2009-09-11 18:54:56
早先思考过仪式的意义,没什么成果,这本书谈到仪式和游戏的关系,启发很大。
0 有用 伊西斯 2019-07-23 23:25:36
第一章最有收穫。Huizinga從語言、歷史與文化等文明的輸出形式當中,認為人類存有一種「遊戲精神」,人類許多的活動都是圍繞著遊戲的概念所設計的。所謂的「遊戲」,係一種隔離於日常空間,在某一時空範圍內所進行的。該範圍有一個新創造的秩序(規則),同時人們是自願接受的,並且會維護之。人們遊戲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歡愉,以及不同於「日常」空間的嶄新體驗。不過本書距今畢竟80多年了,就脈絡的角度,當今讀者恐怕... 第一章最有收穫。Huizinga從語言、歷史與文化等文明的輸出形式當中,認為人類存有一種「遊戲精神」,人類許多的活動都是圍繞著遊戲的概念所設計的。所謂的「遊戲」,係一種隔離於日常空間,在某一時空範圍內所進行的。該範圍有一個新創造的秩序(規則),同時人們是自願接受的,並且會維護之。人們遊戲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歡愉,以及不同於「日常」空間的嶄新體驗。不過本書距今畢竟80多年了,就脈絡的角度,當今讀者恐怕很難理解書中繞來繞去的語言性,甚至對於熟悉遊戲的玩家來說(特別是桌上角色扮演遊戲),讀起來恐怕不會有什麼啟發性。 (展开)
0 有用 爱电影爱基德 2021-03-18 00:02:16
很有意思的观点,不是 游戏是什么文化,而是 文化的多少是由游戏组成的。
0 有用 杕杜 2017-07-17 14:31:20
人类学或者说历史学视角,佶屈聱牙的词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