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一本介绍国际金融界大佬在大萧条中的群像著作。本书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美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如何根据巴黎和会的安排,重建金融体系,并由此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那场世界性的“大萧条”的故事。全书围绕英、美、德、法四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展开,他们手握重权,力图重塑世界繁华;又个性鲜明,不少人盲目自信,最终饮恨沙场,把世界推入金融危机的深渊。本书角度独特,不仅如一部优美的传记,情节引人入胜;又如一部有独特视角的经济金融史。
金融之王的创作者
· · · · · ·
-
利雅卡特·艾哈迈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拥有20多年工作经历的职业投资经理人。曾任世界银行投行部主管,现任Rock Creek Group 和Rohatyn Group等著名对冲基金的投资顾问,也是美国阿斯彭保险公司董事和布鲁金斯学会理事。
本书历时4年创作完成,对几位中央银行家的批评和对“大萧条”的系统回顾,成为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反思和借鉴。
目录 · · · · · ·
序言
第一部分 突如其来的风暴
1914年,伦敦是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信用体系的中心,这个体系的形成推动了全球贸易的急速扩张和繁荣。之前的40年里,整个世界风平浪静——既没有战争,也没有巨大变革。金本位是那个时代的图腾,人们对它的信仰超越一切,甚至超越对自由贸易、低税收、小政府等理念的崇拜。但是,由于过分相信国家理性以及被那个时代的经济成果所诱导,人们始终还是误判了一场把所有欧洲国家都卷进去的战争即将爆发的可能性。
第1章 楔子
第2章 一个奇怪孤独的人
第3章 年轻的奇才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突如其来的风暴
1914年,伦敦是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信用体系的中心,这个体系的形成推动了全球贸易的急速扩张和繁荣。之前的40年里,整个世界风平浪静——既没有战争,也没有巨大变革。金本位是那个时代的图腾,人们对它的信仰超越一切,甚至超越对自由贸易、低税收、小政府等理念的崇拜。但是,由于过分相信国家理性以及被那个时代的经济成果所诱导,人们始终还是误判了一场把所有欧洲国家都卷进去的战争即将爆发的可能性。
第1章 楔子
第2章 一个奇怪孤独的人
第3章 年轻的奇才
· · · · · · (更多)
序言
第一部分 突如其来的风暴
1914年,伦敦是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信用体系的中心,这个体系的形成推动了全球贸易的急速扩张和繁荣。之前的40年里,整个世界风平浪静——既没有战争,也没有巨大变革。金本位是那个时代的图腾,人们对它的信仰超越一切,甚至超越对自由贸易、低税收、小政府等理念的崇拜。但是,由于过分相信国家理性以及被那个时代的经济成果所诱导,人们始终还是误判了一场把所有欧洲国家都卷进去的战争即将爆发的可能性。
第1章 楔子
第2章 一个奇怪孤独的人
第3章 年轻的奇才
第4章 一双安全的手
第5章 金融监管
第6章 金钱统领一切
第二部分 暴风雨过后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正像它的爆发一样,让人完全诧异。由于人和资本的损耗、工厂转向武器生产、牲畜遭到屠宰等原因,大部分欧洲国家的经济都在倒退,战争所造成的最有害的经济后果便是欧洲堆积如山的债务。为了筹措资金,他们提高税负,向自己的国民以及美国借巨款,并且简单地印刷越来越多的纸币。与之相反,战争却使美国受益匪浅,其对协约国的战争供应大大地推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7章 走火入魔的灵感
第8章 夏洛克大叔
第9章 野蛮的遗迹
第三部分 经济格局的重构
1923年,沙赫特恳求诺曼能够对德国的经济危机施以援手。沙赫特提议英格兰银行为德意志银行旗下新设立的一家分行提供一定数量的资本金贷款,帮助其建立英国货币准备金和营运资金。当沙赫特和诺曼正在炮制他们的计划时,一群美国“专家”正从美国东岸地区乘船前往欧洲,他们怀着更加坚定的决心前来解决德国的金融问题。
第10章 由混乱过渡到希望的桥梁
第11章 道威斯计划的开端
第12章 黄金财长
第13章 会战
第14章 第一次风暴
第15章 小杯威士忌
第四部分 新的一轮旋风
华尔街的传奇大鳄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曾经说过:“股票是可以被打败的,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打败股票市场。”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股市泡沫和随之而来的危机就是对此最好的说明。这次泡沫的开始和其他泡沫如出一辙,一轮普通的牛市,紧紧扎根于实体经济,被利润增长支撑着。
第16章 危机浮现
第17章 清除腐朽
第18章 经济的“永磁电机”失灵
第19章 偃旗息鼓
第20章 黄金束缚
第五部分 余波为了
上任第一天午夜刚过,罗斯福就采取了行动——关闭全国的银行。罗斯福决定给银行放假4天,并同时颁布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出口及美国境内私人囤积黄金的法令。令很多人吃惊的是,银行关闭之后,美国人们能够很好地适应这样的生活——最初的反应并不是恐慌而是相互合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安稳正常地生活。
第21章 金本位制盛世
第22章 继续前进
尾声
· · · · · · (收起)
第一部分 突如其来的风暴
1914年,伦敦是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信用体系的中心,这个体系的形成推动了全球贸易的急速扩张和繁荣。之前的40年里,整个世界风平浪静——既没有战争,也没有巨大变革。金本位是那个时代的图腾,人们对它的信仰超越一切,甚至超越对自由贸易、低税收、小政府等理念的崇拜。但是,由于过分相信国家理性以及被那个时代的经济成果所诱导,人们始终还是误判了一场把所有欧洲国家都卷进去的战争即将爆发的可能性。
第1章 楔子
第2章 一个奇怪孤独的人
第3章 年轻的奇才
第4章 一双安全的手
第5章 金融监管
第6章 金钱统领一切
第二部分 暴风雨过后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正像它的爆发一样,让人完全诧异。由于人和资本的损耗、工厂转向武器生产、牲畜遭到屠宰等原因,大部分欧洲国家的经济都在倒退,战争所造成的最有害的经济后果便是欧洲堆积如山的债务。为了筹措资金,他们提高税负,向自己的国民以及美国借巨款,并且简单地印刷越来越多的纸币。与之相反,战争却使美国受益匪浅,其对协约国的战争供应大大地推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7章 走火入魔的灵感
第8章 夏洛克大叔
第9章 野蛮的遗迹
第三部分 经济格局的重构
1923年,沙赫特恳求诺曼能够对德国的经济危机施以援手。沙赫特提议英格兰银行为德意志银行旗下新设立的一家分行提供一定数量的资本金贷款,帮助其建立英国货币准备金和营运资金。当沙赫特和诺曼正在炮制他们的计划时,一群美国“专家”正从美国东岸地区乘船前往欧洲,他们怀着更加坚定的决心前来解决德国的金融问题。
第10章 由混乱过渡到希望的桥梁
第11章 道威斯计划的开端
第12章 黄金财长
第13章 会战
第14章 第一次风暴
第15章 小杯威士忌
第四部分 新的一轮旋风
华尔街的传奇大鳄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曾经说过:“股票是可以被打败的,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打败股票市场。”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股市泡沫和随之而来的危机就是对此最好的说明。这次泡沫的开始和其他泡沫如出一辙,一轮普通的牛市,紧紧扎根于实体经济,被利润增长支撑着。
第16章 危机浮现
第17章 清除腐朽
第18章 经济的“永磁电机”失灵
第19章 偃旗息鼓
第20章 黄金束缚
第五部分 余波为了
上任第一天午夜刚过,罗斯福就采取了行动——关闭全国的银行。罗斯福决定给银行放假4天,并同时颁布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出口及美国境内私人囤积黄金的法令。令很多人吃惊的是,银行关闭之后,美国人们能够很好地适应这样的生活——最初的反应并不是恐慌而是相互合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安稳正常地生活。
第21章 金本位制盛世
第22章 继续前进
尾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通货膨胀不只是简单的价格上涨,更是社会群体之间财富转移的一个微妙机制,从储蓄者、债权人和拿工资的人手中转移到政府、债务人和商人手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2页 -
In other words, Britain's problem was not its budget deficit, but rather that it clung to the role of banker to the world without having the money or the resources to do so and at a time when most of the world was a damn poor risk.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29页
丛书信息
· · · · · ·
湛庐文化·财富汇(共46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一个对冲基金经理的日记》《音爆》《创新者的处方》《2011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伯恩斯坦金融三部曲3》
等
。
喜欢读"金融之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大而不倒 8.4
-
- 美联储 7.7
-
- 我在高盛的经济预测法 7.6
-
- 史上最伟大的交易 8.1
-
- 在不确定的世界 8.1
-
-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 7.8
-
-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8.2
-
- 价值评估 9.1
-
- 利奥·梅拉梅德 9.1
-
- 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 9.1
金融之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表面上讲的是金融,我看到的是人基因里面自私和贪婪
花了好几个晚上,终于把这本五百多页的书读完了。开始看很慢,很多的人名,官名和地名,有一些金融的专业术语,还需要一些基本的经济常识。不过后来慢慢就熟悉了,越看越快,像看小说一样。 整本书读下来,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书主要是讲美英法德四国央行是如何建立起来,...
(展开)
>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德国一战赔款不是按美元计吗,为啥又说马克贬值会... | 来自安煮盐 | 2018-04-10 14:34:51 | |
我们存在对金融的根本认知误区,就是还以为上世纪... | 来自政经人生 | 2 回应 | 2013-02-01 01:23:5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Penguin Press HC, The (2009)8.8分 146人读过
-
Windmill Books (201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William Heinemann Ltd (200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2009)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乱翻书的科技商业书单 (潘乱)
- 立人推荐书目 (陈远良)
- moon's 2009-2011 全新阅读 (Moon)
- 【金融投资】拆解金钱。 (小马过河)
- 华尔街(历史) (IV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金融之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拉小康 2012-10-30 20:23:28
荐购一直被拒,悲剧。
0 有用 freeman1003 2011-12-11 11:32:59
其中有关一战之后欧洲国家对自身所欠美国债务之态度的讨论非常值得一读,尤其是整个世界寄望钱多人傻的中国去救深处债务危机之中的欧洲的时候。
2 有用 IceFree 2015-01-17 15:30:29
有一点晦涩,不算难懂。翻译不错,整个文风比较好看。挺有意义的一本书。看了半年终于看完了。
0 有用 月印 2011-12-17 20:34:49
写得不错,版面字数40万字的书,我竟然一周多时间就读完了。
0 有用 猫熊不要黑眼圈 2011-09-15 19:38:36
摘一段:尽管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这一贵金属的供给时多时少,导致物价在一个大的经济周期内上下波动,但这种波动非常温和,最后物价也会回归到正常水平。金本位制度可以控制通货膨胀,但不可能阻止金融泡沫的产生和破灭。这些泡沫和危机好像是深深根植于人类的天性中,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根据一项统计,自17 世纪早期以来,历史上曾经发生过60 次经济危机———有记载的第一次金融危机发生在公元33 年的台比留时期... 摘一段:尽管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这一贵金属的供给时多时少,导致物价在一个大的经济周期内上下波动,但这种波动非常温和,最后物价也会回归到正常水平。金本位制度可以控制通货膨胀,但不可能阻止金融泡沫的产生和破灭。这些泡沫和危机好像是深深根植于人类的天性中,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根据一项统计,自17 世纪早期以来,历史上曾经发生过60 次经济危机———有记载的第一次金融危机发生在公元33 年的台比留时期,当时的罗马帝国为了防止金融系统崩溃,向金融市场注入了100万个金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