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说在《世界史的构造》这本书里,他从交换样式(而非生产方式)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了重新思索,并在交换样式A、B、C之外,发现了交换样式D。作者还指出,交换样式D必然收敛为宗教的形态,而在遥远的伊奥尼亚时代的政治和思想中,恰恰曾经存在过这具有普遍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当时因为篇幅的原因,未能充分探讨,于是另外写了《哲学的起源》这本书作为前书的续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考察。
哲学的起源的创作者
· · · · · ·
-
柄谷行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经济学本科和英文科硕士课程。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走向世界共和国》等,2004年岩波书店出版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
译者简介:
潘世圣,1960年生。1983年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同年入吉林大学开始硕士阶段学习,1986年起在北京语言学院任教。1994年赴日留学,获日本鹿儿岛大学硕士及九州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回国任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及中日比较文学的教学研究至今。曾任日本西南学院大学客座研究...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经济学本科和英文科硕士课程。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走向世界共和国》等,2004年岩波书店出版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
译者简介:
潘世圣,1960年生。1983年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同年入吉林大学开始硕士阶段学习,1986年起在北京语言学院任教。1994年赴日留学,获日本鹿儿岛大学硕士及九州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回国任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及中日比较文学的教学研究至今。曾任日本西南学院大学客座研究员、中部大学及九州大学客座教授。有著书《鲁迅明治日本漱石——关于影响及结构的综合性比较研究》(日文)《现代中国的文化》(日文、合著)、译著《现代行政法》及各类研究论文若干。
目录 · · · · · ·
1普世宗教
2伦理型先知
3模范型先知
第一章伊奥尼亚的社会与思想
1雅典与伊奥尼亚
2Isonomia(无支配)与Democracy(多数者统治)
3雅典的Democracy
4国家与民主主义
5移民与Isonomia
6冰岛与北美洲
7Isonomia与评议会
第二章伊奥尼亚自然哲学的背景
1自然哲学与伦理
2希波克拉底
3希罗多德
4荷马
5赫西奥德
第三章伊奥尼亚自然哲学的特质
1宗教批判
2运动的物质
3制作与生成
第四章伊奥尼亚没落后的思想
1毕达哥拉斯
a轮回的观念
b二重世界
c数学与音乐
2赫拉克利特
a反民众
b反毕达哥拉斯
3巴门尼德
a巴门尼德
b毕达哥拉斯批判
c间接证明
4埃利亚学派之后
a恩培多克勒
b原子论
c从城邦到世界
第五章雅典帝国与苏格拉底
1雅典帝国与民主政
2智者与辩论的支配
3苏格拉底审判
4苏格拉底的谜
5灵机
6苏格拉底的问答方法
7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
8哲学王
9Isonomia与哲学王
附录从《世界史的构造》到《哲学的起源》
古代希腊史年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赫拉克利特这一举动,很像被判了死刑但仍宁可留在雅典也不肯逃走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在《国家》中说道,市民的义务是忠于城邦的 Nomos(法律和制度),而那法律和制度则要通过一个杰出的领导者来实现。他又说,这些想法都来自于赫拉克利特。可事实上,赫拉克利特既不是统帅集团的领袖,也从未有过那样的想法。柏拉图崇仰的苏格拉底也是一样。因此,柏拉图的看法并非来自赫拉克利特和苏格拉底,而是毕达哥拉斯。实际上,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一样,都曾想在外国(锡拉库萨, Siracusa)ー一而不是雅典一一实现自己的理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赫拉克利特 -
神话的世界、有的一切都是过事后的观点米和解释。即、将业已发生的事情作为神的意志或目的来加以说明。如此看来、伊奥尼亚的自然哲学家们所否定的、并非众神而是以事后观点或目的论的观点来看待事物。他们摒弃以目的论来把握物质的运动,并由此产生出进化论的思想。毕达哥拉斯以事后观点思考运动,并将通过事后观点所发现的世界视为“真实世界”。柏拉图的观念论、以及作为 Demiurge(工作者)的神、亚里士多德的原因论(目的因和形式因)均由此派生而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a巴门尼德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哲学的起源"的人也喜欢 · · · · · ·
哲学的起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更多书评 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2017)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8)7.9分 148人读过
-
心靈工坊文化 (2014)8.2分 27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23)7.8分 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柄谷行人その可能性の中心 (松果腺)
- Olin (胖达叔)
- 2016 (疯清扬)
- 日本思想研究 (哲夫成城)
- 读瘾如滔滔江水4 (binzomle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0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哲学的起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乱眉先生 2016-12-09 13:10:53
Isonomia无支配
3 有用 雨宫优子 2021-08-16 09:50:11
在柄谷行人那里,苏格拉底代表了伊奥尼亚传统这一被压抑物的回归,是 isonomia 作为一种超越 democracy 之可能性的象征。但是他的弟子柏拉图却背叛了他,走向了通往基督教之路。
5 有用 松果腺 2016-09-11 17:44:59
译本很微妙。各种奇怪的错译。对我来说确实是毫无阅读快感的一本。介于全书都是一些犄角旮旯从未见过的人类学地政学(是我孤陋寡闻),和以前的阅读履历与问题关心全然无法产生呼应,结果就是,柄谷说的那些还是那些,其他的也没记住。另外介于这本书中有一处说到了“isonomia的实在性”却没给出很好的解释,被各种人揪着打也不足为奇。历史主义并不是那么好玩的,多少人埋在考据的纸堆里等着抓你小辫子。之后《游动论》《... 译本很微妙。各种奇怪的错译。对我来说确实是毫无阅读快感的一本。介于全书都是一些犄角旮旯从未见过的人类学地政学(是我孤陋寡闻),和以前的阅读履历与问题关心全然无法产生呼应,结果就是,柄谷说的那些还是那些,其他的也没记住。另外介于这本书中有一处说到了“isonomia的实在性”却没给出很好的解释,被各种人揪着打也不足为奇。历史主义并不是那么好玩的,多少人埋在考据的纸堆里等着抓你小辫子。之后《游动论》《宪法的无意识》里爷爷退让了,告诉大家,山人和普遍宗教的这个实在呢,其实是物自体的实在。。 (展开)
2 有用 Grusenka 2018-04-08 22:06:10
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语言二度诠释哲学史,但是有讲出更多的东西,推。特别是宗教的部分,这个解读厉害。
12 有用 יוֹחָנָן 2016-12-02 15:44:42
对柏拉图之前的哲学进行了清算,认为isonomia是整个爱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概念,而毕达哥拉斯才是要否定一切为一不为二的罪魁祸首,认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路完全是站在后天理性立场上的。